APP下载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0-11-29孙海珍

智慧健康 2020年29期
关键词:关元绝经期总分

孙海珍

(青海省西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言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绝经。人工绝经是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单独切除子宫而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者,不作为人工绝经[1-2]。中医理论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中医辨证从肾论治的最多,也有从其他四脏论治和五脏合病论治。更年期的主要症状为烦躁、心悸等,研究和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对保障妇女身心健康,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这次研究取我院2017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300 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探讨分析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300 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 例;在观察组中,年龄44~56 岁,平均(50.0±1.9)岁;在对照组中,年龄45~56 岁,平均(53.5±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莉芙敏治疗,使用方法:莉芙敏(批准文号:Z20 130001;规格:0.28 g×30 s;生产企业:德国夏菩天然药物制药公司)口服,1 片/次,2 次/d。连续治疗12 周。

观察组患者使用腹针治疗,具体方法:①患者平躺,充分露出腹部,做好皮肤消毒。②使用腹针一次性针管,规避患者毛孔和血管,刺入达一定深度后留针30 min,配合针刺局部TDP 治疗,1 次/d,连续治疗10 d。10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③取穴位: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引气归元)。配穴:滑肉门(双),外陵(双);关元下:太溪(双),三阴交(双)。

1.3 效果判定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显效-BKMI 得分下降≥70%;有效-BKMI 得分下降≥50%且<70%;无效-BKMI 得分下降<50%。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 周的BKMI总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 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 周的BKMI 总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BKMI 得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4 周,观察组患者的总分小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 周的BKMI 总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 周的BKMI 总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体重增加1 例,恶心、胸闷6 例,阴道出血1 例,总发生率5.33%;对照组患者中体重增加13 例,恶心、胸闷9 例,阴道出血10 例,总发生率21.33%,观察组患者的总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χ2=11.079,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女性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分泌含量衰减所导致的,多发于40~60 岁,会导致女性出现关节肌肉酸痛、疲劳、睡眠障碍、阴道干燥等;在中医上的解释为“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3-5]。莉芙敏是一种雌性激素受体调节剂,能够改善女性潮热和性交困难,对子宫内膜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不会刺激子宫肌瘤生长,减少骨折风险,但是会增加女性的体重,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6-7]。腹针疗法是通过对腹部穴位的刺激和调节脏腑气血失衡来实现治疗效果[8-10]。取穴位: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引气归元),有调理脾胃、补肝肾的功效,以后天补先天,配穴:滑肉门(双),外陵(双),起到通调气血、输布全身的功效。关元下:太溪,三阴交,加强滋阴补肾作用,辨证合理,诊断明确,治疗得当,安全、疗效好、周期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KMI 得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4 周后,运用腹针治疗的观察组的BKMI 得分明显优于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3%)明显大于对照组(5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3%)显著小于对照组(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使用腹针治疗安全性高、疗效好、周期短、复发率低,并且能很好地预防各种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关元绝经期总分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