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

2020-11-29李玲

智慧健康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肌瘤病患例数

李玲

(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广东 阳江 529600)

0 引言

作为妇科常见良性肿瘤疾病,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为保障子宫肌瘤病患的生活质量及疾病康复效果,需尤其注意对病患的护理服务。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遵循以病患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致力于不断改善、完善护理服务质量,以便改善病患生活质量、满意度[1-3]。本次研究即分析施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病患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于阳春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子宫肌瘤病患94 例,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疾病;(2)年龄高于30 岁;(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4)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血液疾病、免疫疾病;(3)存在宫颈癌、宫颈管或子宫内膜恶性疾病;(4)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

94 例子宫肌瘤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7 例患者年龄为32-48 岁,平 均(40.25±2.17)岁,病程为1~5 年,平 均(3.05±0.58)年,子宫肌瘤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病患例数分别为9、10、23、5;观察组47 例患者年龄为31-49 岁,平均(40.51±2.13)岁,病程为1~5 年,平均(3.08±0.51)年,子宫肌瘤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病患例数分别为10、10、22、5。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患年龄、病程、疾病分期等基线资料可得知,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子宫肌瘤病患常规护理干预,即指导病患用药、饮食,并为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做好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即:(1)完善管理体系。由护士长、主管护师、质控人员、责任护士、组成护理管理小组,其中护士长安排护理任务,责任护士施行护理任务,质控人员进行制度完善、护理质量管控。需对现有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优化,以确保管理制度人性化、工作流程实际化。(2)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对本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临床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考核,其中尤其需注重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的培训,确保其考核合格后上岗。其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安全管理、质量规范、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及流程等。(3)优化护理服务质量。①动态监测病患体征。持续监测病患体征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便作为临床治疗依据。②强化宣教。通过开展宣教活动、开通宣教网络平台、播放宣教视频等各种形式强化对病患的宣教力度。同时,在常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外,做好疾病自我保健、预防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内容的宣教,尽可能满足病患的认知需求。③强化心理干预。了解病患心理健康状态并作评估,对评估结果针对性情绪疏导,消除病患心理顾虑,并协同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提升其生存信心。④生活行为习惯干预。告知病患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运动等各方面生活行为习惯对疾病康复、预防均有积极意义。同时指导病患不断改善自身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⑤完善病房管理制度。根据本院人员具体情况,灵活化、机动化排班,确保时刻有值班人员,工作量大的时间段需安排足够护理人员,确保患者的护理需求。(4)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考核,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或护患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定期召开总结会议,本组护理人员针对上一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讨论整改方案。

1.3 评价指标

以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两组子宫肌瘤病患生活质量情况,评估内容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疾病状况、社会功能等方面,各指标得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佳。

定期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等,各指标得分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以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总分为100 分,“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值为≥80 分、60 分~79 分、<60 分,总满意率=(一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数据处理

结果数据采用软件SPSS 21.0 分析,计数结果采取率(%)表示,以χ2检验行比较;计量结果采取()表示,以t检验行比较。对比结果为P<0.05,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较对照组,观察组病患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P<0.05,具体见表1。

2.2 护理质量

较对照组,观察组病患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更高,P<0.05,具体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较对照组,观察组病患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具体见表3。

表1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患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1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患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患护理质量情况(,分)

表2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患护理质量情况(,分)

表3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患满意度[n(%)]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良性肿瘤疾病,主要疾病症状为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临床可施行手术治疗以控制疾病发展,且安全性较高。而随着人们对于临床治疗、护理要求的提升,常规护理服务已逐渐无法满足病患的需求[4-6]。为保障子宫肌瘤病患的生活质量及疾病康复,需注重为病患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以病患为中心,不断改善、完善护理服务质量,以提升病患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7]。对子宫肌瘤病患施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优化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8]。通过完善管理体系、优化排班制度及工作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护理人员强化培训、考核,确保其护理能力[9-13]。同时通过做好体征动态监测、强化宣教及心理干预、做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指导、完善病房管理制度等措施,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于此基础上,定期对护理质量、护理效果进行考核、评定,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整改,进而不断完善护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14-16]。结合本文结果数据可知,观察组病患各生活质量评分、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总满意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病患施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改善子宫肌瘤病患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有积极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肌瘤病患例数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