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公益众筹的校园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2020-11-28杨秋月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指导项目“校园微公益社会化引导研究”(项目批准号16FYHLX055)。

摘 要:“互联网+”微公益的勃兴,昭示着人人可公益的“公民慈善”时代已然来临。大学生作为深度涉网者,在微公益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本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调查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和参与现状,探讨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根源所在,并从多角度提出建议,以促进微公益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微公益;强关系;弱关系

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数字技术及“万物互联”等思维方式的兴起,传统的公益参与方式正在被逐渐革新。2011年7月,国内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此后各种公益平台相继涌现。短短几年时间,微信、微博、众筹、公益类APP等,成为慈善公益界最为风靡的形式。[1]据《中国众筹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仅众筹平台一项,全国就上线过854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为251家,下线或转型的为603家;2018年上半年共有4.9万个众筹项目,其中已成功项目有4万多个,占比超过80%,实际融资额超过137亿元。[2]可见,微公益的“微”,一方面强调的是由微博、微信等各类包括草根平台发起,另一方面由指参与之中的人群的力量之微、地位之微。这样的公益形式,本身就带有门槛低、传播快、互动性强等基因,而互联网最为重要的公开、透明等特性,就为微公益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巨大契机。

通过知网搜索,我们发现当前专门研究“微公益”的成果并不少,主要是围绕微公益的理念、模式、机制、传播手段和效果等方面展开;专门针对大学生微公益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参与现状入手,围绕德育功能、社会化价值,重点讨论信任度、态度和认知等问题。如,《“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多元化意向、援助对象趋向等问题;[3]《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大学生对微公益认知的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对于微公益的认知情况,[4]但理论层次较浅。

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是社会网络中的一员,其行为是嵌入整个社会网络之中的,人际关系、关系内涵以及社会网结构对于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那么,关系是如何在这当中发挥作用,并最终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选择?这当中,绕不过去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社会学家斯特劳斯指出,“行动是指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全部反应,它不仅包括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且包括他们对环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的注意,以及他们对那些事物或人的感觉和想法。”[5]大学生参与微公益,首先需要对微公益有所认知。另一个是信任。信任与风险有关,寄予信任,即“下赌注”于其他人的未来行动。这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总是伴随着风险。[6]为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从一系列视角去解读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一些本质问题,力求为实践中引导大学生从事微公益、参与微公益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一、研究假设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和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行为情况,研究设计了以下模型,如图1。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南京4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课题组通过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两种方式,总计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17份。调查抽取男女比例约为1.2:1;大一约占22%,大二约占32%,大三约占33%,大四约占13%;文科类占36%,理科类占30%,工科类占22%,体育和艺术类占12%。与此同时,我们还访谈了部分大学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微公益活动的组织者。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是否了解微公益;(2)有没参加过微公益;(3)参与微公益的渠道是什么;(4)参与微公益的初衷是什么;(5)对微公益看法;(6)会不会介绍朋友继续参加微公益,等等。

三、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稍微了解的学生占比达到69%,完全不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学生都只占少数,可见学生普遍知道微公益,但也都了解不深。如表1。

通过了解微公益的渠道分析,我们发现,大众传媒和偶然听说的比例非常高,而真正因为相熟的朋友参与,才参与的比例相对较少。如表2。

了解并参与其中的人数和未参与人数基本持平。如表3。

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平台的初衷,大多是为了做好事或服务他人,其次是为了丰富个人的经历,只是想尝试一下或纯粹出于好玩的比例较少。如表4。

四、理论剖析

格兰诺维特在其论文《弱联系的力量》中指出,传统社会中,每个人接触最多、联系最为紧密的是亲人、朋友和同学、同事,即一种相对稳定的但传播范围又相对有限的社会认知,也是就是其强调的“强联系”现象,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关系双方信任度较高。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存在另外一种,更为广泛也更为肤浅的社会认知。比如,一个无意间被人提到,或者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一个人。其称这种关系为“弱联系”。[7]格兰诺维特认为,在研究一些社会网络现象时,运用弱联系这一概念来加以解释,比运用强联系要更为重要。[8]其实,通过日常的实践经历,我们也可以发现,与个人事业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关系,往往确实不是“强联系”,而是更为肤浅的“弱联系”。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弱联系”虽然不如“强联系”那样稳定,但其传播效率极快且可能低成本极低。

林南等学者在“弱关系的力量”这一理论上作为进一步拓展和研究,提出社会资源理论。他们认为,在社会体系的不同层级中,处于相同层级的人,往往权力、财富、人脉等方面的资源相似度较高,而连接这些人的往往也是强关系;而处于不同层级的人,资源相似性就相对较低,连接不同层级人的往往也是弱关系。当不同层级的人向上不断追求时,弱关系就为层级地位相对较低的人连接不同的社会资源,进而提供向上攀登的通道。[9]在林南看来,不同层级的人,正是通过弱关系来直接和间接地获取了不同的资源,且这些资源的获取包括使用,往往是暫时的、借用的[10]。

笔者以为,相对于“强联系”来说,“弱联系”仿佛是串联整个社会的“网络虚线”,也是就是说,“弱联系”并不是直接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原来就有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来关联,而是以一定的信息将人与人联系了起来。这种以信息勾连的方式,虽然不够稳定,但更加快捷和广泛。由此也可见,“强联系”的主体是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有的或称之为天生的关系,而“弱联系”的主体是信息,强调的是不同信息之间的传播、交流和交换。而这正是通过互联网产生的微公益平台的强项,这些平台为原本素不相识,地理、心理和阶层都不同的陌生人能够互相帮助提供了机会,是建立和增长“弱联系”的最好助力。

也就是说,现在蜂拥发展的微公益平台,实际上起到了正是全面联系的作用,承担着伯特理论所讲的“结构洞”作用。伯特认为,不同组织或个体在关系网络往往处于不同的位置,这些位置对于信息和资源传递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极大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组织或个体,承担网络中的“结构洞”作用,即可以让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组织或个人产生进一步的勾连,那么占据着“结构洞”的这一组织或个体,就有了信息和控制优势,而占据的“结构洞”越多,其各方面优势也就越明显。[11]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以为,微公益平台的作用,除了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还必须利用这一“结构洞”地位来建立并传递信任。也就是说,微公益平台要依靠专业组织的信誉,以及一定的信息优势,使原本属于“弱联系”的人们之间增强互信,最终对方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预期。而信息经过不同人群,大多是陌生人的转发,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建立起与大学生的联系,最终增加了大学生的公益行为。在此基础上,微公益平台还需要协调好公益者与受益者的关系,了解受益者的基本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題,进而更好地为受益者提供微公益服务。总之,微公益平台具有社会关系网络的信息优势和结构优势,可以通过这样的优势,勾连起不同层级的人们,并以某种制度化的形式,推进弱联系人们之间的互动、形成信任,并最终提高微公益行为的成效。

五、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微公益作为一个新事物,丰富了公益事业的形式,彰显了社会互助的坚强力量。这样的公益事业,往往发生在具有天然关系网络之外的不同地区、层级的陌生人之间,融入其中的群体互动,往往也都经历了一个由“无关系”到“有关系”、再由“弱联系”到“强联系”的进程。这当中,大学生是重要参与者,他们虽能力有限,但不可获取。为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微公益的积极性,我们建议:一是建立起更多的“弱关系”。重点是建立起更多的“结构洞”,通过电视、网络、海报等把微公益理念、活动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微公益,认可微公益,进而参与微公益。

二是增强微公益的吸引力。重点是让公益变得有趣,找到更多的共同利益点,这个利益点能把社会大众紧紧绑在一起,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这需要更多的优质内容,这个优质内容既来自媒体,也来自用户。

三是强化微公益的信任感。微公益的最大的魅力在于自发,但弱点也在于此。推动“弱关系”转化为行动,关键是要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这也是公益事业的基础。因此,应尽快完善公益组织评价机制,通过政府监管、公益组织自治自律、社会监督等监管方式规范公益慈善发展,培育一批品牌公益组织,更好地适应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

[3]高京丰.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探究[M].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4]Lin Nan,1999,“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5).

[5]罗纳德·S.伯特,敏等译.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7.

[6]李雪.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7]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人创咨询.中国众筹行业发展报告2018(上)[OL].来源于众筹家网站,2018.

[10]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杨秋月(1987-),女,江苏省滨海市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教育管理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