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契机巧设计

2020-11-28王晓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练笔契机设计

王晓英

[摘 要]想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小练笔是很好的训练途径。教师从课文写作方法、写作内容、单元主题入手,随文开展小练笔,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节日风俗等入手,抓住契机开展小练笔,能够帮助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让作文教学化难为易。

[关键词]小练笔;契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04-02

教师、学生怕作文,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教学阶段脱节,训练无序。而学生则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的状态。这些造成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不详的现状。

统编教材的实施给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强化练笔,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感,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文思泉涌,写出真情实感。如果说,大作文教学就是“江河”,那么它还得由平时的小练笔这些“小流”汇聚而成。

一、 立足教材,抓契机随文练笔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敏感性,要吃透教材,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1.以课文写作方法为例,小练笔习得作文之法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联系课文进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方法。仿写可以是对文章细节的仿写,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仿写。

人教版六年级《穷人》一课,有大量精彩的心理描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一次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如感动时、忐忑不安时、激动时、伤心时……六年级的学生大多走入了青春期,心理开始走向细腻,这一小练笔的设计,许多学生都能写得生动、真实、感人。

而整篇课文的仿写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明显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篇章。如教学三年级《荷花》一课,可让学生仿照写荷花的一段来观察一种植物;学习四年级的《白鹅》,可让学生写一种小动物,学习丰子恺从几个方面去描写白鹅的方法;学了《颐和园》,可让学生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处家乡的景点;学习小说《桥》,则让学生重点练习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方法。

仿写训练要注意读写结合,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迁移写法,从而习得写作方法。

2.以课文内容为例,小练笔解决作文选材

学生觉得作文难,怕作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生活体验,所以提起笔来就不知道写什么。选入教材的课文除了给学生以语言、方法上的参照外,其内容也是学生学习选材的依托。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引导,能够拓宽学生写作的范围,解决作文选材的难题。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争吵》一文选自书中的一个片段,小小故事仿佛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但这样的故事却很少有学生把它写下来。最熟悉的东西,没有点睛人,往往学生就发现不了它。于是,课后我设计了一次练笔:“想一想,你和同学之间有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吗?把你的故事也写下来,放进《爱的教育》里!”学生激动起来,一个个生动、真实的爱的故事诞生了,爱的教育又一次得到了延伸。

纵观小学中高年级教材,有无数这样的作品,有无数从儿童小说、儿童文学中选入的课文。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教师课后引导学生观察蚂蚁、蜘蛛等,编写自己的《昆虫记》;学习《生命 生命》后,可让学生写写生活中有关“生命”主题的片段;看了《窃读记》,学生可写写自己不一样的童年窃读记;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则写一写自己父母的爱的方式……

这样的小练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愿意写,有东西写,就能写好。

3.以单元主题为目标,小练笔确定作文主题

无论人教版还是统编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来选文,单元大作文也围绕着这一主题来设置。然而,很多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还是觉得作文难写。如果教学时教师能把单元主题分散到小练笔中,让学生多写多练,单元大作文的写作就轻而易举了。统编教材就有意把教学主题分散到平时课文的学习和课后习题中,安排了相应的小练笔。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生灵”,而写写“我的植物朋友”始终贯穿于课文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练习写花、写草、写树,单元作文时学生就很容易写了。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爱读书”为主题,开篇就是《窃读记》。学完这篇课文,教师设计了小练笔让学生写自己的读书故事,写喜欢的书,写读书体会,写读后感等,这一系列作文源自于学生平时的阅读生活,因此写起来也不难。

这样抓住单元主题,边学习课文,边进行主题小练笔,读写结合,学生的写作基础就夯实了。

二、立足生活,情趣浓时练笔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在写大作文时,学生眼中的生活就变得简单和单一了。为什么呢?因為学生用无意识的思维对待生活,对身边的事物就变得熟视无睹了。如果教师平时能够以小练笔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他们就能明白生活处处皆文章。

1. 立足学校,生动活泼小练笔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活动多。语文教师不能放过练笔机会,每次活动后都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过程、感受。活动前,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活动后,聊一聊活动过程中精彩的、有趣的或者感受特别深的,再把过程写具体。因为趁热打铁,又是亲身经历,学生写起来肯定轻松。

秋季运动会,比赛结束从操场回到教室,休息闲暇,教师和学生聊起比赛中的趣事、得失,学生津津乐道。于是,教师趁热打铁:“今天的比赛真有意思,现在把它写下来吧!”一篇篇小练笔在短短三四十分钟内就完成了。

和大事件同等地位的是学校生活中班级的偶发事件,为全班学生所关注,他们能够信手拈来,这也是一块不错的练笔阵地。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去记录一个个生动的班级故事。例如,平时测试,来一次试卷签名,写下“试卷签名时”;眼保健操时间,因为教师迟几分钟“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写下“眼保健操进行时”;同学间闹矛盾打架了,一篇“谁谁打架记”就能新鲜出炉;新老师来借班上课,“                的一堂课”跃然笔下……

做一个有心人,学校的美好生活就在学生平时的练笔中不断呈现出来。练笔多了,作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立足家庭,温馨生活小练笔

家庭有孩子所爱的亲人,有亲人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更是温暖的港湾。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的不同目标设计家庭小练笔板块。

如一个快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据他妈妈反映,每天和妈妈对着干,常把妈妈气得跳脚。一堂课上,和学生聊起怎么对待父母的问题后,我引导他们把这些写下来。当事学生写的那篇文章很感人,他记下了和妈妈争吵的过程:他气呼呼地关了房间门。吃饭的时候,看到妈妈红红的双眼,本来能吃满满一大碗饭的他却只吃了一点点,一句话也不说……文章感情细腻、真实,也写出他的内疚。

我有感而发,对六年级学生设计了“家的小练笔”板块。

亲人画像: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家庭故事:写温馨的事,快乐的事,烦心的事。进入青春期,更多了和父母的“战”事。

一系列小练笔训练下来,每个学生对写人写事一类的作文都达到了下笔如有神。

3.立足节日,温情感恩小练笔

每当节日,有心的班主任一定会引导学生做一些感恩的事、庆祝的事,学生从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了欢乐,感受到了亲情。教师再让学生写一写节日的事,写节日中看到的、感受到的,这样的小练笔将充满真情实感。

如三八妇女节,学校号召学生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有的学生自己做贺卡送给妈妈,有的用自己的零钱买了康乃馨为妈妈庆祝节日,有的趁妈妈还没回家就烧好了菜,打扫了卫生……学生的灵感喷涌而来,充满灵气的小练笔也一篇篇地呈现出来。

又如立夏天,一学生提议大家带立夏蛋,并利用午餐时间,进行了有趣的撞蛋活动。事后,一篇篇趣味盎然的“撞蛋”文又纷纷呈现出来。

节日可以分为传统节日和国际节日。传统节日重在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国际节日重在记录节日里的事。

这些节日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练笔素材。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是从中年段到高年段,小练筆的开展也分学段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中年级重点在于段的训练,练习细节,写具体,写细腻;高年级多了一些篇的练笔,选材料,定主题,布局谋篇。每一学期,持之以恒,渐渐地,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小练笔契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