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和茵栀黄颗粒治疗51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11-28袁和秀袁珺

上海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

袁和秀 袁珺

摘 要 目的:对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和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1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蓝光间歇照射、口服茵栀黄颗粒以及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茵陈地黄汤药浴。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 vs 42.00%,96.08% vs 92.00%)。治疗5 d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为(70.22±13.2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76±15.44)mmol/L;平均黄疸消失时间为(2.41±0.6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2±0.71)d。结论: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照疗法和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茵陈地黄汤 蓝光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R289.6; R2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21-0034-03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Yinchen Dihu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and yinzhihuang granule on 51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YUAN Hexiu*, YUAN Ju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Jiangxi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inchen Dihu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and Yinzhihuang granule on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one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51) and a control group (n=50).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blue light intermittent irradiation, oral Yinzhihuang granules and routine neonatal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medical bath of Yinchendihuang decoc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covery rate,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jaundice disappearance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6.67% vs 42.00%, 96.08% vs 92.00%). After 5 days of treatment, total bilirubi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22±13.23) vs (109.76±15.44) mmol/L]. The mean time for jaundice disappeara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41±0.62) vs (3.62±0.71) d].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medical bath of Yinchen Dihu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therapy and oral Yinzhihuang granules on neonatal jaundice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Yinchen Dihuang decoction; blue light; Yinzhihuang granule;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兒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约80%的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1-2]。由于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摄取、排泄胆红素能力不足,加之肠道中b-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强,未能建立正常菌群,胆红素肠肝循环有所增加,造成胆红素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引起新生儿黄疸[3]。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巩膜以及小便呈黄色,部分患儿可出现呕吐、腹泻等表现[4]。新生儿黄疸发生后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新生儿肝、肾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患儿的智力以及运动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残疾甚至死亡等后果[5]。蓝光照射是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利用蓝光间歇照射或持续照射将患儿体内间接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光导构体,使之随尿液、胆汁排出体外,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6]。茵栀黄颗粒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成药,具有利湿退黄、泻火解毒、利胆健脾等功效,多篇文献 [7-8] 均指出茵栀黄颗粒在治疗黄疸患儿方面效果显著。蓝光间歇照射联合中成药茵栀黄颗粒口服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9]。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本文利用中药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及中成药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妇产科以及儿科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男24例,女27例,平均体质量(3.42±0.43)kg,日龄2~15 d,平均日龄(6.34±3.81)d,孕周38~43周,平均(39.01±0.83)周,总胆红素(254.23±24.44)μmol/L;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平均体质量(3.62±0.67)kg,日龄2~17 d,平均日龄(6.79±3.21)d,孕周38~43周,平均(40.13±0.66)周,总胆红素(261.22±26.12) μmol/L。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1)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3点中其中一点即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特征(如皮肤变黄等)且血清胆红素>102 μmol/L;②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③出生后超过24 h的患儿出现黄疸特征(如皮肤变黄等)且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

2)纳入标准 ①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③能够获得完整的病历资料者;④患儿为38~43周出生的足月新生儿;⑤患儿无明显先天肝肾等脏器畸形。

3)排除标准 ①患儿在服用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或者接受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治疗;②中途退出者;③患有感染性疾病及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儿;④生理性黄疸者;⑤ABO溶血症患儿;⑥早产儿;⑦过敏性肤质者;⑧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标准者;⑨直接胆红素升高者;⑩存在其他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准确者。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 给予蓝光(功率20~40 W,波长427~ 475 nm)间歇照射,每次照射2~4 h,间隔4 h照射1次,照射3次/d,同时辅以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2次/d,每次半袋(每袋装3 g),哺乳后或奶粉喂养后服用,3 d为一个疗程。

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陈地黄汤药浴。茵陈地黄汤组成:茵陈30 g,生地黄、猪苓、茯苓、泽泻、天花粉各15 g,川芎、赤芍、当归各9 g。上述药物加水浸泡30 min,水煎至4 000 ml,冷却至38 ℃左右实施药浴,每次10~20 min,1次/d,3 d为一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2个疗程。病室及治疗室的温度保持在22~28 ℃之間,相对湿度控制在50%~80%。治疗过程中给予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患儿给予奶粉喂养。

1.4 观察指标

治疗5 d后测定两组静脉血总胆红素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皮肤、尿液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两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黄疸消失:患儿全身肉眼可见黄染大部分消失。

临床疗效标准:①治愈,治疗后皮肤黄疸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34.2 μmol/L);②有效,治疗3 d后皮肤黄疸减轻,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下降值超过治疗前的1/3及以上);③无效,治疗后皮肤黄疸无明显变化,血清总胆红素无显著变化或血清总胆红素>220.6 μmol/L。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66.67%(34/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00%(21/50);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4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0%(46/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结果

治疗5 d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黄疸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黄疸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3)。

2.4 不良反应情况

入组所有患儿的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辅以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光照疗法是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我国多采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其操作简便、疗效好、见效快,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使用。但光照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对个别患儿机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改善效果不甚理想,时常出现治疗无效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耽误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光照结合中药口服方案治疗。中医认为,病理性黄疸属于“胎黄”、“胎疸”范畴,主要病机是湿热证,故治疗时以清热利湿为原则。茵栀黄颗粒主要成分为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黄疸治疗药物。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2.00%,疗效显著。

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我们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利用茵陈地黄汤进行药浴。中药泡浴可促进患儿全身血液循环,具有疏通气机的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可使湿热外邪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提高祛黄退疸效果[10]。胥媛等[11]也指出内外合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较好。茵陈地黄汤是我院治疗黄疸的协定方,由茵陈、生地黄、天花粉、猪苓、茯苓、泽泻、川芎、当归、赤芍组成,方中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君药;生地黄与天花粉清热生津,可增强君药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为臣药。黄疸的病机主要为湿热,君药茵陈利湿,臣药生地黄与天花粉清热,相辅相成,猪苓、茯苓、泽泻具有较好的健脾渗湿利水作用,能够利尿、清湿热,促进热邪湿邪通过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为佐药。婴儿者,其肉脆、气弱、血少,当归、川芎、赤芍三药合用可养血活血行气,亦起扶正祛邪之目的,且川芎、当归、赤芍均归肝经,具有较好的活血作用,可行血散瘀、泻肝火及疏通气机,促进患儿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药物的吸收,为使药。该方诸药合用起到了健脾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对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结果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照射和茵栀黄颗粒口服,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愈率达 66.67%,总有效率达96.08%,患儿黄疸消失时间显著缩短,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使用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照射和茵栀黄颗粒口服可加快患儿黄疸消失速度、改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周峰然.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临床疗效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37(2): 113-116.

[2] 李晶. 茵陈蒿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 34(19): 3016-3017.

[3] 王战胜, 刘雨露, 施雪颖, 等.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与双歧杆菌治疗黄疸患儿疗效及血红素影响分析[J]. 世界中医药, 2016, 11(6): 2081-2082.

[4] 陈依依. 中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進展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 5(8): 50-52.

[5] 闫旭.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19): 73-74.

[6] 刘大伟, 孟琳, 朱太芳. 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2): 193-194.

[7] 程德勇, 丁晓玲, 陈浩, 等.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6): 99-101.

[8] 林艾. 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联合双岐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机制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3): 397-400.

[9] 田艳华, 高永伟, 张永娇, 等. 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17): 2152-2153.

[10] 梁正, 谭惠元, 利幸芝, 等. 新型新生儿中药退黄洗液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 2017, 39(4): 450-452.

[11] 胥媛. 中药内外合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4): 416-417.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蓝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