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家校联系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020-11-26陈璐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陈璐

摘 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互动也就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积极作用;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改变,现代教育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了,而是一种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教育好未成年人,单靠老师或者是家长都是不行的,因为老师和家长任何一方对未成年人的了解都不够全面,而通过家校的联系,使得学校和家庭能更全面了解未成年人,这样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所以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教育者,特别是部分处在农村地区的家长,大量学龄儿童面对的都是爷爷奶奶,他们一味的把教育推向老师,对未成年人只管吃好、穿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是中国目前大部分家长的思想误区。

面对这样的现状,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一、家校联系的必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地处农村的学校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大多数孩子在学校学习一天,放学回家就写作业、看电视等,家就是孩子的另一所学校,学校和家庭就如同爸爸妈妈,如果缺失任何一方,孩子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

(一)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但由于家庭的不同,对孩子们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然而家长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老师的教育初衷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与家长沟通。

(二)信任是家校合作的纽带。家校之间要想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关系,双方必须要高度地相互信任,而这种信任只有在一种长期的相互接触、相互沟通中才能建立起来,如果只是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双方才接触,就容易导致家校关系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三)交流是家校合作的关键。教师与家长不断交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甚至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些教育方法,这样双方统一教育思想,共商教育方法,达到家校合力通气,共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二、家校联系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在每一件事情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校联系不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庭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家长对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都对孩子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教育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二)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教师家访、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发放家校联系单、告家长书、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搭建“家庭教育大家谈”交流平台、设立校长信箱、开通家校联系热线、开展家校共建等活动,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三)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 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也出现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是学生性格原因,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以此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家校联系的方式

就目前来说,对学生的教育,除了教师在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外,还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就必须进行家校联系。当前家校联系的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目前较普遍的一种联系方式。它利用家长会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学到一些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可以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交谈,具体地了解学校工作和孩子在校的真实的情况。

(二)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可以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三)电话联系。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每个家长也基本都有手机。在这个社会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都忙于生计,生活节奏快,利用电话联系和家长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有利于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四)班级博客。班级博客,就是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在班级博客中,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这样的联系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家长、教师在网络的空间中深度交流沟通,又可以让家长利用网络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这种家校联系方式新颖独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又有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是一种探索中的家校联系方式。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家长主动到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学校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等方式,都可以达到有针对性的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学校教育指导。

总之,家校联系是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致性的有力工具,是强化学校与家长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催化剂。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經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雾霾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