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观察

2020-11-26刘北彦

哈尔滨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传导注射液

李 林 刘北彦

(1.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新乡453100;2.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河南新乡453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多发慢性并发症之一,多发于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发病率高达60%,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代谢功能紊乱、神经营养障碍、氧化应激等因素相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痛、肢体麻木、感觉衰退、脚踏海绵感等,且多发于下肢,也是造成截肢的主要因素,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甲钴胺注射液是一种内源性维生素B12,对轴索再生、轴索内输送、髓鞘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并可修复神经组织损伤,提高神经传导功能[2]。鼠神经生长因子是提取自鼠颌下腺中的26.5KD的生物活性蛋白,对神经具有营养与保护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2例,旨在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标准[3],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n=51)和甲钴胺组(n=51),联合组男 27例,女 24例;年龄 28~72 岁,平均年龄(49.36±8.56)岁;糖尿病病程 4~21年,平均病程(12.58±3.32)年。甲钴胺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 27~71 岁,平均年龄(48.57±7.23)岁;糖尿病病程 3~20年,平均病程(11.83±3.74)年。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入院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加强足部护理,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同时2组接受不同方案药物治疗。甲钴胺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0.5mg/次,2 次/d,连续用药 4 周。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使用0.9%氯化钠溶液 2mL溶解,30μg/次,1次/d,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肌电图仪对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进行检测,并计算平均值;③不良反应变化。

1.4 疗效标准:①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提高幅度≥5m/s为显效;②症状及体征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提高幅度<5m/s为有效;③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4]。有效、显效计入总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94.12%较甲钴胺组 76.47%高(χ2值=6.331,P值=0.012),详见表 1。

表1 比较2组临床疗效 [n(%)]

2.2 神经传导速度变化:2组治疗前MCV、SC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 4周后,2组 MCV、SCV升高,且联合组较甲钴胺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

表2 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

时间 组别 n MCV S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治疗前 联合组 51 32.42±3.20 35.58±3.87 35.38±3.24 37.71±3.33甲钴胺组 51 33.01±3.56 35.96±4.02 35.11±3.33 38.04±3.31 t值 0.880 0.486 0.415 0.502 P值 0.381 0.628 0.679 0.617治疗4周后 联合组 51 37.92±2.10 40.97±3.27 40.47±2.89 42.83±4.11甲钴胺组 51 35.14±2.75 37.51±2.86 37.30±2.11 40.13±3.74 t值 5.738 5.678 6.327 3.470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甲钴胺组9.8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102;P 值=0.750),详见表 3。

表3 比较2组不良反应 [n(%)]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除加强自身护理、针对性控糖外,主要以神经代谢调节剂、钙离子抗结剂、血管扩张类药物等药物治疗为主[5]。甲钴胺为临床常见内源性辅酶B12,可进入机体神经细胞,在甲基转移过程中产生辅酶作用,并可促进卵磷脂及乙酰胆碱毒合成,达到提高神经功能作用[6]。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促突起生长、神经元营养双重生物学特性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对机体感觉、交感神经元发育及存活具有维持与保护作用,当神经系统遭受化学及物理侵害时,其可保护神经系统减轻或免遭损害,并可促进机体再生神经纤维生长,改善神经功能[7]。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主要成分来自小鼠颌下腺中的一种神经生长因子,与人类同源性>90%,可促进神经细胞增殖、生长,并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8]。本研究将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结果发现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可见联合用药方案疗效显著。此外有学者指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修复经纤维组织病损的同时,可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均存在改善作用[9]。本研究发现,治疗4周后,联合组MCV、SCV高于甲钴胺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可见甲钴胺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传导注射液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