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的特点与启示

2020-11-26张亚群

关键词:学堂清华大学清华

张亚群, 庞 瑶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清华学校招生考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留学而创办的清华学校(堂),其招生考试与办学活动相互促进,会通中西文化,培育精英人才,历经二十年由留美预备部发展为影响广泛的国立清华大学。自1909年举办首届庚款留美招生考试,至1929年最后一批高等科学生毕业,清华学校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生源,总计留美者1279人(1)赵赓飏:《梅贻琦传稿》,台北:邦信文化资讯公司,1989年,第32页。。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为清华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从人才选拔的视角,考察和分析清华学校招生考试发展特点及其成因,总结其招生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留学生选拔与培养的启示。

一、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的特点

晚清官派留学始于洋务时期的“幼童留美”(1872—1875),而1908年中美达成的“庚款兴学”计划则开启了中国近代规模化留美教育的新阶段。与“幼童留美”招生选拔迥异,清华学校留美招生选拔制度独具特色。作为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逐步实行“养成—派选”的选拔模式;采用国际学术标准,招生考试严格;招考途径多样,招生类别不断增多;招生规模及层次不断发展;生源分布广。其招生考试与办学活动衔接中高等教育,促进中美教育交流,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科学、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留学招生方式从“甄选—派遣”到“养成—派选”

庚款留美前三届学生的选拔,采取面向社会招考方式,考中即派遣出洋。1909年7月,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拟定办法大纲》,在京师设置游美学务处,负责留学生的考选、管理、遣送及中美双方通信协商等事宜;同时在清华园附设游美肄业馆,承担学生赴美前的教育培训事务。已经被选取的各省学生暂留肄业馆学习数月或一年,再由该馆甄别。实际上,前两批庚款留学生从考选到出洋,在肄业馆学习时间甚短。1909年9月录取的首批留美学生,10月即出洋;1910年8月招考的第二批学生,9月即出洋。因此,在清华学堂成立前,肄业馆“仅作到甄选和派遣,并未曾依原订章程草案实施半年至一年的养成教育”(2)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6页。。

1910年,学务处扩大肄业馆原定学额,以期储备人才,为将来的派遣提供更为充足的优质生源。鉴于此,外务部、学部呈请用清华园旧址之名,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使得“未经派往各生,在馆毕业,亦得各具专门之学,成材尤属较多。如此办理,则该馆学生不仅限于游美一途”(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1页。。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正式改名,并颁布学堂章程。章程规定学堂按照美国学制分高等、中等两科,各修习四年。中等科实行高等科之预备教育;高等科按照美国大学课程体系,实行分科教学。每年从高等科毕业生中择其成绩优异者,按照经费数目,酌定名额,送往美国留学,可直接分入美国大学甚至大学研究科(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42、149页。。清华学堂的成立,使这所留美预备学校真正发挥了“养成”功能,留美学生的考选方式,遂从“甄选—派遣”转变为“养成—派选”。

1912年4月,北洋政府外交部裁撤游美学务处,所有庚款留美选拔考试、录取、监督等事宜,一并交归清华学堂管理。随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将“学堂”一律改为“学校”,清华学堂遂改称清华学校,但仍沿用原来的两级学制与留学规定,继续实施留美预备养成教育,继而进行留学生的选拔派送。在办学过程中,“自民国五年以来,学校当局感于留美政策之难期久远,即有改变教育方针之计划,嗣后课程内容,逐年充实,而程度亦逐渐提高”(5)章寅:《清华学制沿革述略及历年毕业生统计》,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廿周年纪念刊》,北京: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1925年,清华学校开始设立大学部,并创办研究院,招收国学研究生。清华学校转型期间,留美学生的选拔未曾间断,选拔方式仍是从旧制留美预备部高等科毕业生中,择其成绩优异者遣送赴美。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次年,最后一批旧制高等科学生毕业。

(二)招生选拔标准高,学业考试严格

清华学校为保障留学教育质量,招生标准与考试要求颇为严格,宁缺毋滥。游美肄业馆时期,学生的考选分为高等、中等两格:第一格年二十以下,国文通达,英文及科学程度可入美国大学或专门学校,每年拟取学生100名;第二格年十五以下,国文通达,资禀特异,根据各省分摊庚款的比例定额招取,拟取200名(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20-121页。。同时规定,学生入馆后,经过学习仍需进行甄别,“除择取学行尤为优美者遣派游学外,其有实难造就者,则令退学”(7)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25页。。

1909年首批留美招生考试,报考者达600多人,考试竞争激烈。经过国文、英文两场考试后,初选68人;再经过代数、平面几何、法文、德文、拉丁文、立体几何、物理、美史、英史、三角、化学、罗马史、希腊史多场考试后,最终仅录取47名。次年第二批招考,考生有400多人,仅录取70人(8)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24页。。后人评论:“此次考试科目之多,水平之高,录取之难,在清代留学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9)李守郡:《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选派》,《历史档案》1989年第3期。就考试影响而言,第一批庚款学生选拔考试是中国近代出国留学考试的重要转折点。它有效地扭转了长期以来留学生选派过程中的冒滥风气,为才华出众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严格的考试,使留美学生的质量大为提高(10)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8页。。据清外务部对第一次派遣学生到美入学情形的描述,此次仓促考试,录取虽未足百名之额,所派学生仅47名,但“程度均有可观,年龄亦皆合格”,“经学务处送入美国各大学暨各高等学校,分班肄业,办理尚属妥协。因材授学既未凌节而施,殊途同归足收树人之效”(11)《政治官报》,折奏类,宣统二年二月初五日。。当时有媒体称:“惟此番派遣之学生,在美名誉甚好,彼中讲师,群称其前途颇有希望云。”(12)《外国之部:游美留学生之成绩》,《教育杂志》1910年第3期。

清华学堂时期,招生考选方式发生变化。《清华学堂章程》规定,选派赴美的学生,在高等科学习,最后二年功课成绩平均达十分之八者,可根据名额选送出国;不满二年之毕业学生,按照入学后的成绩,也须平均成绩达十分之八者,才可咨送出国(1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49页。。1911年选派的第三批63名学生,即按此规定从备取的143名第一格学生中甄选出来,淘汰率高达55.9%。

清华学校不仅录取学生标准较高,且入校后管理严格,实行考试计分淘汰制。学校对学生的升级、毕业订有严格章程,规定学生每学期各项功课修业成绩,教员于学期终汇合平时、小考、大考三种分数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与小考占70%,大考占30%。每学年总平均分数在70分以上,各科分数均满60分者升级;或有一科未及60分者,可暂行升级,此科须于下学年内补考及格,否则不得续行升级或毕业。每学年总平均分数不及70分者,或留级或退学(1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66页。。学业成绩评定采用等级计分,分为超、上、中、下、末、不列等六等。普通学生和优异学生不仅有分数等第差别,还有修课时数的不同要求:“普通学生在一、二年级所习学科时不得多于17或少于17,其优异生所习之学科时不得少于17多于21;在三、四年级普通学生所习之学科时不得多于16或少于16,其优异学生所习之学科时不得少于16多于20。”(1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85页。考取留美的学生,需高等科毕业且成绩达到优异水平。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大学后,对于旧制出国学生的考取标准亦有所提高:“最后一年总平均分数,非在八十分以上,并须每门及格(六十分),而品行优良者,不得派遣。”(16)《旧制学生留美标准》,《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28年12月21日,第1版。

清华学校严格的升学筛选和毕业标准,使在学淘汰率和毕业留学率呈现“双高”特征。据统计,1911—1921年,清华学校入校学生中只有42%能毕业,301名学生被开除,135名学生因个人或健康原因辍学,另有45名学生死亡(17)史黛西·比勒:《中国留美学生史》,张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96页。。另据《清华周刊》统计,1921年之前,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学生,除去病故或其他特殊原因,几乎全体出洋(18)程树仁:《对于清华辛酉级今夏来美留学的感言》,《清华周刊》1921年增刊第7期。。1912—1929年,清华留美预备部毕业者共计973人,出洋者967人(19)赵赓飏:《梅贻琦传稿》,第32页。。高毕业出国率所折射的留学招考之严于此可见一斑。

(三)招考途径与招生类别不断增多

早期清华学校留美学生的考选,按照各省赔款比例定额分配,学生由各省选拔咨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依成绩优劣而仅凭人际关系等徇私舞弊现象,导致学生入校后淘汰率高,造成资源浪费。为了兼顾区域公平与招生效率,清华学校开始拓宽招考途径。除中等科学生大部分仍由各省咨送外,学校公开招考高等科插班生、专科生、中等科南洋侨生,以及少量中等科插班生,实行各省咨送与学校公开招考并行的招生选拔制度。

清华学校对高等科插班生的招考十分严格:“年龄自十五岁至十七岁者可报考一、二年级;十七岁至十九岁者可报考三年级。如年在十七岁以下而程度高优者亦可插入三年级,如年貌不符,无论何时,一经查出,即行剔除。”考生须中学毕业,英文达到相应水平,还须学习过纳氏文法四册、卫生、生理、地理及代数等书,才能报考一年级。报考高年级要根据清华学校的学科单量力而行,且“应考级次虽由报考生自认,但本校招收处仍得按其成绩证书所开各学科程度而更定其与考之相当级次”,每年招收名额也只有数十名。高等科插班生,“在校循序毕业后,择其成绩最优、体质健全、性行嘉美、志趣高尚者资送美国大学肄业”(20)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71-174页。。如1917年有310人参加清华学校高等科插班生考试,最终录取80人,录取率为25.8%;1919年经过报名审查合格准考高等科插班生有185人,正式录取21人,录取率为11.4%(21)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第195-196页。。这也印证了清华学校留学招考之严格。

除了招收接受留学预备教育的学生,清华学校还招收专科生,经过严格考选后直接赴美。1914年首次公开招取10名专科女生赴美留学,此后一般每隔一年,选派专科女生10名(1923年后改为5名)。1916年首次招取10名专科男生赴美留学,之后每年选派5—10名专科男生(2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001年,第12-15页。。《专科学生赴美留学试验规则》要求,考取学生需在国内外专门学校毕业,所习专业为法科、矿科、电机科、机械科、土木工程科、纺织科、农科、林科,能直接进入美国大学院各专科研究高深学问;试验之及格与否,“全视投考生所习学科之成绩与本校试验之分数为衡”(2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224-225页。。女生赴美留学,需“体态健全、品行端淑、天足、且未订婚者”,“国学至少须有中学毕业,英文及其他学科,须能直进美国大学校肄业”(2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226-227页。。根据有关资料整理,1910—1929年,清华学校(堂)各科招生共计2379人(见表1)。

(表1) 1910—1929年清华学校(堂)招取各科学生人数统计 单位:人

此外,游美肄业馆时期已有津贴在美自费生的规定,清华学校时期对品行纯正、学业优美、家境贫寒且在美国大学第二年本科肄业者提供津贴,此类学生虽不是经清华考选,但对资助学生的资格有较高要求,并实行动态监管。有求学不勤或成绩欠佳者、加入政党者、有不名誉不道德之举动者等,一旦发现,立即停止其津贴。据有的学者统计,1909—1929年,津贴生有476人(25)赵赓飏:《梅贻琦传稿》,第32页。。另据统计,截至1930年,在5200名自美国归国学生中,有1784人得到了庚款资助。若加上前三届庚款留美生180人,女学生54人,赴美读研57人,以及在人文社会科学院学习的62人和在美期间接受过部分奖学金的500人,则获得庚款资助的人还要更多(26)史黛西·比勒:《中国留美学生史》,第97页。。

(四)招生来源、规模及层次呈阶段性发展

清华学校的创建与规范化办学,改变了留美选拔方式和生源结构。通过不断拓宽招生途径,学生类别增多,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学校规模逐步扩大,1922年赴美留学生数量达到高峰。自第一届庚款留美招生考试至1929年,清华学校共派送21批留美学生。其历年在校生、毕业生和留美学生人数参见表2。

(表2) 1909—1929年清华学校(堂)在校暨毕业、留美人数统计 单位:人

从招生来源、留美人数的变化来看,清华学校(含游美肄业馆、清华学堂)招生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

第一阶段(1909—1911)为清华学堂创始期,筹建肄业馆,面向社会招考留美学生。在招生人数上,根据1909年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奏《收还美国赔款遣派学生赴美留学办法折》,自拨还赔款之年起,最初四年每年选派学生约一百名赴美留学,但由于前三届学生招考时间匆忙,考选办法严格,出洋学生未达此数。其生源主要来自高等教育机构。如首届录取47名考生中,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圣约翰大学、复旦公学分别考取14人、6人、3人,京师大学堂译学馆、顺天高等学堂、北京汇文书院及唐山路矿学堂各考取2人(27)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0页。;第二次庚款留美考录70人中,圣约翰大学、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分别考取12人、6人,岭南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各考取5人,上海南洋中学、江南高等学堂、东吴大学、复旦公学各考取4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家塾分别有3人,其他高等专门学堂各有1人(28)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第187-191页。。

第二阶段(1912—1922)留美招生人数逐渐恢复、增长,招生类别增多。民国初年,受政治制度变革和社会动荡影响,清华学校招生、毕业和留美人数少,1916年开始逐步增加,1922年留美学生人数达高峰94人。其间,延续面向社会考选留学生的办法,招考专科生、插班生,增加留学选拔类型,提高留学生源的教育层次。专科生一般为大中学校毕业,其学历层次相当于清末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包括专科女生。这些举措对留美教育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1923—1929)留美学生人数呈递减趋势。随着新学制的实施,国内中学普遍推行六三三学制,延长中学年限,取消大学预科,降低大学设置标准,清华学校留学优势减弱,庚款留美招考学历层次逐步提升到大学毕业。

(五)生源分布区域差异显著

从生源籍贯分布来看,清华学校招生来源几乎遍及各省,但数量分布很不均衡;其前后期招生名额的地域分布也有较大变化。因缺少清华学校招生籍贯资料,现根据其毕业生的籍贯进行统计,考察生源的地域分布(见表3)。受招生政策、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清华学校留学招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表3) 1909—1929年清华学校(堂)毕业生籍贯统计 单位:人

从表3可见,清华学校毕业生的籍贯来自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但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从总体上看,江浙沿海省份学生人数有明显优势,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居前四位,人数在92—274之间。其次为中部8省及西部1省,人数在24—81之间。西南(四川除外)、西北、东北地区留美学生极少,人数在2—15之间。同一大区内,毕业人数也悬殊,有的相差3倍左右,四川毕业人数则是贵州、云南的5倍和7倍。从纵向来看,前期生源主要来自东南部沿海地区及一些中部省份,后期来自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学生有所增加,生源分布相对平衡。前期生源地域分布呈“金字塔”型,清华学校毕业生中,江苏籍学生人数占据塔尖,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处于塔身位置,中西部地区几乎空白。随着时间推移和教育变迁,江苏与其他沿海地区的学生人数差距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生源开始增加;尤其是1920年代后期,各省籍毕业生人数逐渐拉平,呈现扁平化的分布状态。

清华学校留美招生的地域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从留美毕业回国学生的籍贯统计中反映出来。根据相关资料整理,1909—1922年清华学校(堂)留美回国毕业生籍贯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1909—1922年清华学校(堂)留美回国毕业生籍贯统计 单位:人

比较表3、表4,清华学校毕业生与其留美毕业归国学生的籍贯分布比例大致相同,只有少数几个省份人数排位略有变动:安徽前移3位,四川后退4位,山西后退6位。由于留学攻读各级学位需要较长时间,从纵向来看,1919年之后,归国毕业生人数较少,其籍贯分布难以反映全貌。

二、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特点的成因

留学教育是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基本路径和重要载体,招生考试是其首要环节。清华学校招生与办学活动,与中美外交政策演变、教育发展、文化传统和经济状态密切相连。其招生考试的特点反映了留美招生政策的要求,适应留学人才选拔的客观需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美国的外交政策、教育模式和清末民国初期的教育变革,对留美招生选拔方式的演变产生直接影响。美国作为最早接受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国家,通过“幼童留美”、在华教会学校等途径,对洋务运动时期教育变革产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初,为了同日本争夺中国留学生,加之受中国国内抵制美货影响,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制定并实施“庚款兴学”计划(29)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第155-156页。,以培植亲美“领袖人才”。由于清末教育变革模仿日本学制,而后者源于德国、法国学制,因此与美国学制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清末兴学时间短,新式学堂毕业生少。因此,选拔庚款留学生,除了依靠基督教教会学校,还需要创建美式学校,才能衔接留美教育。

民国成立后,随着清华学校办学的发展,留美预备部毕业生成为留美学生的主要来源。良好的教育环境、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全对接美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使得清华学校在校生经过几年学习,大多具备留学美国的能力(30)李喜所主编、元青等撰著:《中国留学通史·民国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9页。。1922年新学制颁行后,全面推广六三三学制,中小学和大学教育逐渐采用美国模式,庚款留美学生的选拔,逐步从中学“养成—选派”制转为大学“养成—选派”制,清华学校逐渐完成其留学预备和选拔使命。

第二,留美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推动严格招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留学作为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其基本流向折射出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差异。美国通过学习、借鉴德国等国大学先进制度与教育经验,其高等教育在19世纪后半期得到快速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层次大幅提升,跃居世界前列。相比之下,中国新式高等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教育开始兴办,专门人才极为匮乏,出洋学习先进科学、文化,造就各类人才,为国内所急需。《派遣美国留学生的章程草案》规定,派遣留美学生的目的在于“获得充实的学习效果”(3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07页。。为适应留学美国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考试筛选和系统完整的课程学习,才能弥补国内普通教育之不足,保障生源质量,实现留美学业衔接和正常学习。

清华学校招考严格也是出国留学激烈竞争的结果。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引发新旧教育的深刻变革,为出国留学注入了强大动力,出国留学成为废除科举后莘莘学子的必然选择。“庚款兴学”计划直接推动了留美热潮,出国留学的重心开始从东洋转向西洋。这也是留学者比较东西洋高等教育优劣后作出的更高层次的选择(32)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由此加剧了留学招生考试的竞争。此外,在较长时间里,清华学校由外交部直接管辖,担任教育总长者及学校任教者多为留美学生,与美国教育理念相近。因此,清华学校办学严格参照美国标准,招生要求更高,选拔环节择优录取,学习管理严格执行淘汰机制。

第三,文化观念的转变和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留美招考途径扩大及学科程度提升。受传统文化观念和教育现状的影响,前四届庚款留美招生没有为女生提供参加考试的机会,被录取者全部为男生。在国内民主共和观念及美国女子教育的影响下,1914年,清华学校利用退还庚款的一笔扩充资金,开始实施派送专科女生留美政策。时人记载:“本校为提倡女学起见,现规定于今年夏间选资合格女生十名,赴美游学,所考程度甚高,须能直接入美国大学云。”(33)复生:《清华要闻》,《益智》1914年第4期。此举是庚款招生考试史上的一大突破,为女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留学竞争的权利,也拓展了留美招生选拔范围。

此后,受国内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清华学校陆续招收多届专科生,累计有专科女生54人,专科男生67人,不断提升招生和办学的学科程度。值得指出的是,清华学校招考的专科女生主要来自教会学校。例如,1914年所招10名专科女生,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塾6人,圣玛利亚女校2人,苏州景海女学、中英女子医学院各1人。圣玛利亚女校、上海中西女塾为创办较早的教会女校,重视英文和西学教学,学制长,主要招收富家女子入学,张爱玲、俞庆棠和宋氏三姐妹分别毕业于这两所学校。在清华学校54名专科女生中,有25名左右毕业于圣玛利亚女校和上海中西女塾(34)王晓慧:《全球史视野下的清华专科女生留美教育述略》,《全球史评论》2019年第1期。。随着新式教育发展,留美专科生来源学校层次提高。例如,1925年招收5名专科女生,除了1人毕业于私立大同大学,其余4人均毕业于基督教教会大学(金陵大学2人,协和医学院、沪江大学各1人)(35)《留美专科女生表》,《清华周刊》1925年第1期。;1927年招收的5名专科男生,毕业于燕京大学等校。

第四,稳定的资金支持与专项留学政策,为留美招生发展提供了经济与管理的保障。由于清华学校资金来自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学及留学经费有稳定保障。庚款留美计划预算达32年,学务经费颇为充裕,平均每年约40万美元。未用完的退款积存为清华基金,清华学校时期这笔基金达六百万银元。1916年清华学校每年人均培养经费约一千三百余银元,相当于同年复旦公学、北洋大学、北京大学三校人均经费之和(36)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5-56页。。清华学校毕业生留美期限一般为五年,1909至1916年留学者为六年,但各人所学科系与程度不同,学理工者多延长年限,学文法科者多半缩短年限。据统计,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留美生,五年所需费用约六千余美元,为同期国内培养一名毕业生费用的六七倍,但清华学校留美生仍能获得较充足公费,在美生活比较安定(37)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第69页。。可见,在当时国内高校资金普遍匮乏的情况下,清华学校办学经费颇为充裕。加之中美双方签订长期协议,民国初期,政权逐步稳定,留学招考恢复正常,这些都为留美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办学规模来看,受国际环境和自身办学调整影响,清华学校在校生和留美学生的数量发生变化。1914年,受欧洲战事影响,美国物价上涨,留美学务开支大增,清华学校规模扩张也需要资金支撑,因此,20年代初学校开始紧缩各项开支,减少留美专科生派遣。1916年清华学校已规划改办大学,1922年停招中等科学生,1924年停招高等科学生,导致在校生人数逐渐减少。直至1925年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之后,在校生人数才逐步增多。

第五,招生政策和区域教育发展差异,导致留美招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清华学校的生源籍贯分布广、区域人数差异显著、前后期变化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摊缴庚款政策、招考方式的影响(38)张铭雨:《民国时期清华招生制度沿革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也与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考生状况、国家教育政策调整以及大学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清华学校留美招生作为“庚款兴学”的举措,在各省招生名额按其分摊的赔款数目分配。依据清末派遣游美章程,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招考,除了外务部、学部在京招考外,还分咨各省提学使在其省内招考。“至于学生名额,自应按照各省赔款数目,分匀摊给,以示平允。其满洲、蒙古、汉军、旗籍以及东三省、内外蒙古、西藏,亦应酌给名额,以昭公溥”(39)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第145页。。清华学校时期,采取各省定额咨送和学校公开招考两种招考办法,但学校公开招考数量有限,占主要比重的中等科幼年学生,仍由各省依照分配名额甄选。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江浙等沿海富庶地区分摊的赔款多,分得的招生名额也就多,而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处于劣势地位,招生名额少。分省定额招生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清华学校生源的区域差异,由此决定其毕业生、考选留美学生籍贯分布差异。

从文化传统和教育发展程度来看,东南沿海一带交通便利,文化传统相对开放,较早接触西方现代文明,教育近代化进程起步早,尤其是沿海城市教会教育日益兴盛,教会学校普遍重视英语教学和科学教育,因此,沿海地区考生在留学考选中占有优势。早在留学风气未开的洋务运动时期,留美幼童主要选自东南沿海地区。“在全体四批一百廿名留美幼童中,来自广东一省的超过百分之七十。籍属容闳故乡香山县一地者,多达卅七名”(40)勒法吉:《中国幼童留美史》,高宗鲁译注,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第23页。。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历来以严格标准、保障质量为根本原则,无论是直接派遣专科生,还是预备部招生,对学生的英文水平均有较高要求。前几批招生考试除了国文、德文或法文,其他各科要求用英语答题。考试科目注重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与中西方历史文化,对知识面要求广。为了达到留学美国大学的标准,清华学校主要从东南沿海、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乃至在美国的华侨学生中选拔生源。清末省会所在的高等学堂与沿海开放口岸的教会中学、教会大学毕业生占优势。相比之下,中西部及偏远地区由于文化闭塞、教育落后,其考生在激烈的留学考试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随着国内学制改革的推进和教育政策的调整,中西部学校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清华学校留学生的区域分布差异开始缩小。清华学校拓宽留学招考途径和招生类别,在公平考试录取机制下,为中西部学生提供更多入学机会。此外,19世纪20年代,随着东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国立东南大学、私立厦门大学以及一些教会大学等吸引众多学子尤其是当地学生报考,致使清华学校东南沿海地区生源部分流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华学校留学生的省籍分布。

三、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的历史启示

清华学校实施严格的招生选拔和培养,保障了留美生源质量,为留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近代出国留学招生考试的重要转折点,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留学选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提升了留学招生成效,对于英、法、德、比等国调整对华教育策略,退还庚款以吸引中国留学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清华学校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藉由留美教育,对中美文化交流、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以及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其留美招生考试经验,对当前我国出国留学生的选拔与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一,考学相长,择优选才。学校教育是考试选才的基础,招生考试是学校办学的首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庚款兴学”计划实施之初,得益于清末教育变革。据统计,1909年,全国各地府州县所办普通中学堂约有400余所;全国高等专门学堂111所,学生数量20648人(41)此据潘懋元、刘海峰所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57-364页)相关资料整理统计,其中包括官立大学堂、高等学堂以及文、理、法、医、艺术等专门学堂,而中国公学、复旦公学、教会大学以及其他一些高等巡警学堂、存古学堂尚未计入。。在办学程度上,高等学校学科设置趋于正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42)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第128页。。这些无疑为庚款留美招生考选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

从招生考试实践来看,前三届庚款留学面向社会招生,不限考生的学历层次,以考试成绩为取舍标准。正因为如此,留美招生选拔出一批真才实学者,且生源多样,来自大学、高等专门学堂、中等学堂乃至家塾。首届留美考录学生来自23所学校,其中江苏(含上海)11所31人,直隶(含天津)6所7人,北京4所7人,湖北、广东各1所1人。第二批考录学生来自29所学校,其中江苏(含上海)9所37人,直隶(含天津)5所9人,北京4所4人,浙江3所3人,广东1所5人,四川2所2人,福建、山东、安徽、湖南各1所1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3人,家塾3人。

留美考试录取标准严格,录取者排名基本反映出来源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考生实力。例如,上海圣约翰大学,首届考录6人,其中3人分别列第一、二、六名,第二届考录12人;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首届考录14人,其中1人名列第三名,第二届考录6人。梅贻琦,直隶天津人,毕业于南开学校、保定高等学堂,成绩优异,首届考列第六名,平均分为75.82分;秉志,河南正蓝驻防旗人,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首届考列第30名,平均分为62分(43)《外务部学部第一次考取游美学生一览表》,《政治官报》,报告类,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八月三十日。。顺天高等学堂素以英文教学见长,原定选最优等学生10名参加首届考试,但因“甲班年龄较大”,最后只“就乙班选择程度最优之学生六名”(44)李守郡:《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选派》。。顺天高等学堂贺懋庆,首届考列第11名,平均分为72.33分;袁钟铨,首届考列第36名,平均分为54.66分(45)《外务部学部第一次考取游美学生一览表》,《政治官报》,报告类,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八月三十日。。凡此表明,清末庚款留美招考与国内学校办学水平密切相关联。

第二,加强中高等教育衔接,促进留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庚款留美招生考试,吸取洋务时期选派留美幼童的教训,提高留学生的教育层次,并以严格考选制度为保障,成立清华学校(堂)以施行留美预备教育。这是清华学校发展的起点。作为连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桥梁,清华学校招生选拔国内生源,毕业输出留学生源,实现国内外教育的衔接。在选拔方式上,从清末“甄选—派遣”到民国时期“养成—派选”的转变,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结果。随着清华学校实力增强和转型发展,其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留学生可直接进入美国本科甚至研究院学习,极大地提高了留学教育成效。

随着办学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清华学校从最初的“甄选”功能发展为留学预备教育与升学教育并行的“双轨制”。清华学校一方面按照美国学制,实施完整的普通教育,保障留学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在“双轨制”办学体制中逐步扩充实力,为向国立大学转型奠定基础。此外,对于留美自费生,清华学校以择优津贴的方式,作为招考生源的补充,激励学生学习,提高留学生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官费助学的效应。这启示我们,对于公派留学生的选拔与资助,既应重视前期培养和选拔,也需加强留学过程监督,实现动态的教育管理。

第三,协调招生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关系,保障留学招生考试的公平与效率。从清华学校招生过程来看,效率与公平是最突出的矛盾所在。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留美教育发展需求等因素,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出严峻考验。在人才需求孔急的近代中国,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更为迫切。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与培养活动,坚持以追求效率为首要目标,以考试公平为主导,适当兼顾招生区域公平。这一招考原则,为留美教育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生源。在招生发展过程中,清华学校不断拓展招生路径、招考类别与资助途径,优化留学生的层次结构,促进留学生源的多样化,体现了在兼顾公平基础上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这些招生举措,“基本上达到维持品质和地区均衡的目标”(46)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 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第196页。。同时,在保障省区名额分配公平的前提下,清华学校加强招生自主权,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招收优质生源。实践证明,“公开招考的学生程度较各省选送者为高,也容易造就成材”(47)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第192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当今时代,招生选拔的效率与公平也是高考改革中的一大难题。实行统一高考为广大学子选择高等教育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平台,但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选拔和培养各类精英人才,需要重视招生考试和人才培养的效率。在高水平大学招生考试和公费留学生选拔中,如何在保障生源学术质量基础上,兼顾招生区域公平,清华学校留美招生考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路径与方法。

第四,坚持中学与西学并重,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招生考试内容来看,留学选择涉及不同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导向,需要妥善把握中西文化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清华学校招生考试积累了有益经验,其招考科目兼顾中西方文化课程。如1911年招生简章规定的考试学科目录包括:国文;英文文学作文;德文或法文作文、翻译英文;地理以本国为主兼及外国;本国历史;外国历史,上古、中古、近世通史;代数初等、高等;几何平面、立体;三角;物理;化学以无机为主兼及有机;动植(物)生理;地文地质(48)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37页。。胡适回忆自己参加第二届庚款留美招生考试:初试考国文、英文,及格者才准许考第二场;第二场考各种科学,如西洋史、动物学、物理学等(49)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第193页。。国文考一篇作文,题目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胡适的各门科学成绩一般,但国文获得满分,总成绩及平均分高于一般考生,因此被录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庚款留美考试的文化特色。胡适留学康奈尔大学农学科,后改学哲学、教育,或许渊源于其中国文化功底。

清华学校对于中西文化的重视,也体现在教学科目、课程设置乃至国学教育等方面。从科目设置来看,中等科之中国文化课程包括修身、国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西学课程包括英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外国历史、外国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地文地质;此外有手工、图画、乐歌、体操。高等科科目包括修身、国文等中国文化课程,英文、世界历史、美国史、高等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法文或德文、拉丁文等西学课程,以及手工、图画、体操(50)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152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后,国内教育界开始反思盲目移植西方教育之弊端,重视国学研究。闻一多在校刊发文呼吁:“惟吾清华以预备游美之校,似不遑注重国学者,乃能不忘其旧,刻自濯磨,故晨鸡始唱,踞阜高吟,其惟吾辈之责乎!”(51)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清华周刊》1916年第77期。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的创办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部分导师来源于清华学校留美毕业生。例如赵元任,清华肄业馆1910年留美,物理学与哲学、语言学大师;李济,清华学校1918年毕业,在美研究心理、社会及考古。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华学校中西会通的办学传统。

第五,正确把握出国留学与归国服务的政策导向,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汇聚人才。留学教育是借助国际高等教育资源,为国内培养更多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出发点和归宿应着眼于国内发展。在这方面,清华学校招生与培养活动作出了榜样。从清华学校留美毕业生来看,归国率颇高。据有关统计,留美预备部毕业生留美的967人中,习理工者占41.2%(习工者31.3%),习商科者占11%,习农科者占10.5%,习文史哲学者占7.2%,习政治(包括经济、法律、教育、新闻等)者占24.5%(其中习经济者9.6%),习军事者占2.3%。归国服务毕业生约620人,归国率达64.12%。从职业分布来看,教育占33.78%(包括教授),工程实业占15.8%,政界占14.6%,商界占11.9%,海事占2.24%,新闻占0.96%,军界占0.64%,其他占1.7%,无职业(富家子弟或多病)者占4.66%,余不详(52)赵赓飏:《梅贻琦传稿》,第38页。。在国家积贫积弱、战乱不已的社会条件下,大批清华留美生回国服务,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清华学校的留学教育经验也表明,鼓励发展留学教育,推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应当与国内培养高水平人才并举,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历史已经雄辩说明,“留学教育是后发国家兴学养才的必由之路;而兴学养才则是关系国家盛衰强弱的命脉”(53)李华兴、陈祖怀:《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史林》1996年第3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需要依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制订留学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完善各类公费留学生的选拔、管理机制,加强留学政策引导,为归国人才创造发挥作用的适宜环境和平台,避免智力资源外流与文化缺失。

作为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的招生与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它见证了中国近代招生考试、留学教育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也是中西文化教育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从考试与育人的互动关系来看,清华学校的招生考试和办学活动,奠基近代留美教育之路,构筑名校成长之路,给我们留下诸多历史启示。

猜你喜欢

学堂清华大学清华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孙清华作品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森林学堂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