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

2020-11-25周晓梅

时代人物 2020年20期
关键词:视域心理学危机

摘要就教学实践分析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在教育实践中被忽视,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教育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明确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研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推动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进步。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作者简介:周晓梅(1982-)女,吉林锦州市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度校本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研究—以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编号:JZSZ202020)

就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来看,其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有科学的思想指导。就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现来看,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相应工作的具体开展实效会更加突出,大学生健康人格特质教育进程会明显的进步,这对于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营造,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抵御不良心理问题的防御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分析

要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必须要明确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从概念理解来看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其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就具体的应用分析来看,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总的来讲,心理作用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是有显著作用的,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的明确心理学的价值,并基于心理改善确定方法和策略,这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在目前的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突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做心理教学和干预强调,这对于现阶段的高校心理教学工作具体开展意义显著。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具体分析来看,其原因主要包括了5个要素:1)危机源。从现实分析来看,危机源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发因素。2)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在对待事情、人物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在危机应对方面同样存在,所以不同人格特质的心理危机产生概率不同。3)人生观、价值观。4)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2]。不同的应对方式在处理心理危机方面的效果不同,而且社会支持系统的差异也会让学生有心理方面的感知差异。总的来讲,明确具体的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并做好相应的分析与控制意义显著。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而且在大学生相关报道中,因为心理问题伤害他人或者是伤害自己的情况比较常见,可见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虽然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有心理教育课程,学校和家庭也会积极联合进行乡里危机干预,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就现阶段的资料总结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和干预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心理问题的认识层面有消极影响。从现阶段掌握的具体资料分析来看,高校学生患有障碍性心理疾病的人数并不多[3]。从高校学生的整体表现来看,其普遍会表现出对环境适应不良的心理负面情绪,从严格的心理疾病定义来看,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表现。但是目前的社会会给学生带来比较大的压力,而且媒体在高校学生自杀率宣传方面表现的比较积极,这使得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情况下,学生会受到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会导致学生产生抑郁心理或者恐慌心理。简言之,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的判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而目前对大学生心理认识方面的错误,会导致具体工作开展没有准确的方向,自然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心理干预的方式采用不恰当。在目前的高校教育实践中,为了积极有效的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高校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积极的进行了多级心理危机防御机制构建,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很好的执行相关策略,即存在着消极被动或者是忙于应对的问题[4]。举个简单的例子,部分学校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进行学生心理测试并进行档案构建,这样的方式虽然在排查学生心理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学校采取此种方式是基于消极应对心理的,所以具体的工作开展难以以更加积极、阳光、向上的态度展开。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分析会发现其目光会集中在所谓的学生问题之上,从而忽略了对正常学生的良好教育,这种情况会造成辅导员不能及时掌握正常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正常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的心理情绪排解等会存在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比较弱。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存在的第三个显著问题是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比较弱[5]。就目前的分析来看,虽然有比较多的高校都建立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但是在工作实践中,老师们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比较滞后,危机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在工作实践中并不能好好的处理所有的工作。资料显示,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老师会将重点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结果方面,也就是说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心理危機干预系统强调的问题发生的预防,而是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思想使得干预工作的具体开展无法准确定位,所以干预实效性比较差。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

针对目前大学生危机心理干预的具体情况,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分析,并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策略制定和实施做讨论,目的是要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将大学生心理应变向正向导向转变。就目前的分析来看,要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问题,实现干预效果的加强,需要积极的将对大学生做心理应变的正向引导。就目前的高校开设课程统计来看,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而且不少学校还开设了专门面向新生的心理适应课。就课程的具体内容分析来看,其主要探讨的是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6]。就生命价值的探讨以及相应的辅导来看,涉及的不多。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要改变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强调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对心理选修课的具体教育方法等进行转变。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老师需要强调学生心理应变的正向引导。比如在面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时候,老师可以在给予适当的扶助措施同时让学生将目光转向经济困难对自身的磨练,这样,经济问题带给学生的困惑会有效缓解,学生自我心理的独立性、积极性等会更加突出。总的来讲,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引导,所以基于此特征,老师可以在心理教学实践中积极的强调正向性的引导,即使学生处在困境中,老师也有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让学生看到希望和出路,这样,学生的消极心理或者是负面心理作用会明显减弱,相反,积极心理会对其的生活、学习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简言之,强调当代大学生教育实践中的心理正向引导,并做积极的沟通和帮助,学生的心理积极性表现会更加突出。   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其它的学科渗透。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可知,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其他的学科进行渗透是有突出价值的。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因为高校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是比较多的,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術,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一般会基于专业进行限制[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比重比较小,所以难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将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向其他的学科进行渗透,这样可以实现心理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普遍性。总的来讲,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渗透,学生能够实时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内容,受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显著性好转。针对目前的教育实践做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反感的教育方式是说教式教育,所以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积极的规避此种教学方式。通过心理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实现专业教学中的心理学内容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心理状况会有显著改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效果会有显著的提升。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预警机制。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践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预警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从现实分析来看,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这样,干预效果会更加的突出。为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了解与掌握,需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警机制,基于该机制的健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行动习惯等进行分类研究与总结,明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质以及问题发生的概率等。针对相应的标准对学生的行为等进行判断,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明显与标准不符的行为,积极的进行学生调查与心理状况了解,并做相应的引导教育,这样,问题会及时的解决。总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预警机制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践来讲意义显著。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有不少大学生平时表现与常人无异,但是其心理负面情绪积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不能及时的疏导,其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及时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实况,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心理试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构建心理健康预警体系,并在该体系的引导下针对性的和学生做沟通与交流,及时的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状况会有好转。简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需要以积极预防和引导为主要策略,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心理问题爆发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   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抵抗能力。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抵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从现实分析来看,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抵抗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锻炼[8]。就大学生心理素质锻炼来看,主要有如下几项措施:1)学习锻炼,即让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参与到探索性学习实践中,通过不断的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构建心理自信,使其对自己更加肯定。通过探索学习的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会明显的提升。2)实践锻炼。在教育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心理坚强度,这样,学生在遇到危机或者是挫折的时候,其抵抗能力会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危机心理防御和干预对策进行讨论,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掌握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这于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干预实践工作落实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展开分析,主要是为当前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静.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02):104-105+116.

[2]李俊丽.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研究[J].知识经济, 2018,000(010):106.

[3]章雪,昌晓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改进[J]. 江苏高教,2019,000(005):119-124.

[4]王世伟,马海珊,李阿特,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9,000(004):90-91.

猜你喜欢

视域心理学危机
“没有用”的心理学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停电“危机”
跟踪导练(二)5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