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信息化管理“最后一公里”探索与思考

2020-11-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如今,我国高校已逐步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信息化体现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对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一些学校存在着各种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过时的管理方法,这些都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信息化时代对于管理效率的追求,同时也阻碍了学校发展的活力,制约了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的融合。

1 当前部分高校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管理陈旧,信息化滞后

很多高校在管理上仍采取老办法,即围绕着人展开的层级管理,很显然在很长的时期来看,这种垂直的管理方式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符合时代发展的信息化管理和系统的搭建,但从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高校没有有效的实施信息化管理,而有些高校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理解有偏差,仍然习惯于“人治”,信息化管理的开展效果不大,效率低。那么,面对当今信息时代,管理手段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高校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就会受到阻碍。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很多教育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领导者从源头抓起,以身作则,成为信息化的管理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转变各级观念,充分协调和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走上信息化管理的阳光之路。

1.2 摒弃了人文关怀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如果学校一味的只追求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而缺乏人文关怀,希望仅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理想化的管理效果,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文缺失,使他们在制定教育政策、规划学校发展等方面缺乏深度。更重要的是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在某种程度上会变得削弱,所以信息化的先进理念与科学思维也需要注入人文关怀。

1.3 教育的规章制度形式化和陈旧化严重

在高校管理体制中,有规章制度,包括奖惩规定,也有考核制度,包括量化标准,这些规章的规范化和细则化几乎达到了极致。对教育管理者来说,他们成了严格的监督者;对普通教师来说,一切行动都是有针对性的,限制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来说,考虑更多的是不要做错。教育的真谛被形式主义了,缺乏生机和活力。而这些沿用了十几年的规章制度将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得以更好的实现。

2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系统问题分析

2.1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改革的进一步实施,通过对信息化管理水平上的优化,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为高校实施量化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管理者评价学校整体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它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有效地解决管理中的一些人为缺陷。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优化高校资源,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2.2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统筹发展中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指导。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涵盖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顶层加强对这一管理体系的指导,从而有助于提高系统管理的质量水平。在实际的管理系统计划中,缺乏顶层设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我们不注重统筹规划、把握全局,导致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度不强。不同系统开发人员在管理系统中的技术应用标准不同,技术架构也不同。在实际中,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缺乏集成,使得数据和功能相互不兼容。在这样的系统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信息孤岛问题。在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中,数据资源的共享性不强,学校各部门的信息不共享,这必然影响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由于数据格式不同,信息标准化目标不统一,因此不同系统中的一些数据信息容易发生冲突。另外,用户登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门户网站,给系统运行带来不便。

3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设计

3.1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在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这样,管理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应遵循适用性原则,应充分考虑管理层内部不同的业务和应用类型,以体现系统的适用性。其次应强调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原则,借鉴一些成功的技术管理技术,注意业务流程的调整和扩展。另外,还要注意系统设计的开放性和先进性,保证系统的兼容性。这些设计原则将有助于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3.2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设计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以提高各类办公事务的效率为目的,主要有以下几大块内容,如图1。

(1)人事劳资:人事信息、薪酬信息、考核结果、职务信息、职级信息。

(2)公共事务:会议管理等公共事务管理。

(3)年度绩效:人事管理绩效、本科生培养绩效、研究生培养绩效、科研成果绩效、学科建设绩效、实验室建设绩效、人员绩效。

图1

(4)监考管理:本科、研究生监考。

(5)学科绩点:教师聘期内达到学科绩点的分值信息。

(6)研究生培养:教学成果获奖、教材编写、教改项目、优秀论文、教学团队、课程建设。

(7)科研成果:纵向项目、横向项目、专利、软件著作权、获奖、学术交流、项目申报、担任评审情况。

(8)学科建设:学术兼职情况、人才引进、指导青年教师、对外合作、对学院的其他贡献。

(9)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规划、技术、设备管理。

以上这些是系统中的各大版块,需要在平时工作中由教师和行政人员自行登陆系统填写与自己相关的工作,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二级单位领导可随时掌握全院教职工的工作信息,并于年底发放绩效时将系统中的信息作为依据来核算工作量、计劳酬。

3.3 完善信息化管理子系统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内容设计面广,包括教务管理子系统、学生管理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招生管理子系统、毕业生管理子系统、资产设备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等,各子系统的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一致。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加强逻辑架构上的考虑,注重设计架构的灵活性和服务能力的发挥。可以联合高校门户网站和服务总线的实际建设。在接口层的设计中,可以在后台集成一个业务系统。在应用层的设计过程中,服务总线主要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连接。在业务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组件化和耦合,在技术应用中注重相关技术的针对性选择。对于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服务总线核心基础设施平台集成到该体系结构中,对于数据与信息的整合,应重视以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论为重要指导,建立以主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库,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通过对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各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为系统的完善设计提供积极的思路,促进系统的良好应用。

4 提高高校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思考

4.1 构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硬件、网络信息化为手段,通过系统操作平台,利用管理软件,对学校的工作信息进行管理。根据学校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按模块进行分类,进一步完善子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来出发,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校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后一公里”的理念中去思考教育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员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从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出发,去真正的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

4.2 利用信息化契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对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能力。管理者应具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信息管理素养,能够熟练运用管理系统进行学校管理,提高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只有教师队伍能从根本上去适应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和要求,才能更好的为全面的实行信息化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需要提高和完善教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外其它先进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经验,发现不足,更好的掌握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4.3 树立高校服务理念,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人性化管理创新

在高校管理中,应持续将信息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植入到现代高校的管理中去,但同时也要做好与传统管理模式相融合,逐步实现全面管理的升级。特别是在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上通过加强高校服务理念的深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现代高校管理形象,从而可以弥补过去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感情缺失。实现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5 结束语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是现代高校管理工具化和科学化的结果,更是时代的产物,从本文提到的系统模块设计来看,是完全符合科学有序地实施,并立足实际在设计各个环节中考虑到了全面性,利用好“最后一公里”的机会对于高校的自我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