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研究①
——以承德鱼儿山牧场为例

2020-11-25

市场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牧草牧场鱼儿

张 欣

一、 承德鱼儿山牧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承德鱼儿山牧场概况

河北省承德市国营鱼儿山牧场位于丰宁县鱼儿山镇。牧场总土地面积10.2 万亩(1 亩≈666.7 平方米,下同),其中草场面积4.2 万亩,占总面积的近1/2,耕地面积3.3 万亩,林地面积1.52 万亩,其他占地1.18 万亩。 牧场自然植被类型主要为高原草甸草原和高原干草原,牧草种子田0.5 万亩,种植品种为禾本科牧草,以老芒麦、披碱草为主。 牧场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形具有舒缓、坡状高原地貌,牧草质量好,是河北重要的优良天然牧场。

鱼儿山牧场主导产业以农业种植为主,畜牧养殖为辅。近年来,围绕创建生态型、特色型、服务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转变鱼儿山牧场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努力推进农业增效、农工增收,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步伐,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丰宁坝上,以农垦企业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牧场在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牧场“十三五”期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并且制定出“一区四园”,即“精品蔬菜园、休闲观光园、优质牧草园和生态牧业园”建设总体布局。 围绕此总体布局,牧场与昌达集团合作,建设精品有机蔬菜园区3000 亩,产品得到有机认证,退耕1000 亩种植优良牧草,优质牧草面积达1 万亩。

同时,牧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国家观光农场建设为中心建设内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7 年底,已完成调规建设用地130 亩,投资60 万元建设草地观光路1.51公里,投资100 万元,种植金莲花300 亩,移植金莲花种苗15万株。 谋划筹备建设牧草博物馆、鱼文化博物馆、农垦博物馆、高寒植物园等项目。

目前,鱼儿山牧场积极响应以休闲农业为主导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战略,助力承德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承德鱼儿山牧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 有利的政策支持

2017 年,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国家公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同年,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实施意见和规划,从国家层面,高屋建瓴地确定了中国乡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其步骤,这是中国乡村几千年来的一次巨大发展机遇。 并且在2012 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承德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这也促使更多政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

同时,承德市政府从政策、物资、人才等多方面给予鱼儿山牧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大力扶持,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发展。

2. 京津冀区位优势

承德南邻京津,北接赤峰,东西向与张家口、秦皇岛、朝阳紧密相连,具有联结京津冀辽蒙五省(市、自治区)的重要区位优势。

鱼儿山牧场位于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北部坝上高原浅山丘陵区,平均海拔在1460 米,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处冀蒙两省丰宁、沽源、多伦三县交界处,西部与张家口市沽源县相邻,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接壤。 距丰宁县城100 千米,距承德市240 千米,距张家口市270 千米,距北京市280 千米。 2013 年新修建的蓝大一级公路、国家第一风景大道均穿场而过,在场境内10 千米,距张承高速25 千米,交通便利。

3. 丰富的农业物产

鱼儿山牧场自然植被区系有320 多种植物分布,具有丰富的农业物产资源。 其中最多的是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和藜科植物。 牧场种植特有的作物包括莜麦、胡麻菜籽、马铃薯。

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 马铃薯俗称土豆,坝上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所生长的马铃薯肉质沙性强,大小均匀,口感好。 野生药材金莲花是稀有野生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阴清热等作用。

4. 独特的文化景观

承德是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依托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皇家文化、草原风情、精品民俗、创意农庄和美丽乡村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体验区。

在此基础上,鱼儿山牧场借助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与丰富的牧场资源,形成了以春季耕种、秋季收果、四季采摘、创意牧场为主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区;以满蒙民俗风情体验、乡村生活体验为主的农耕文化体验园区。 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

5. 先进的技术合作

鱼儿山牧场是承德市重要的优质牧草和牧草种子供应基地,年牧草种植面积1 万亩,牧草种子田0.5 万亩。 自20世纪70 年代起,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院便与鱼儿山牧场开展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的合作,双方合作承担完成的国家科研与示范推广项目有10 余项,培养研究生12 名,取得3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累计人工种草、草田轮作和种子田建设2 万亩,牧草播种机、收获机、清选机、去芒机、打捆机械齐全,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饲草,也积累了经验和基础。

(三)鱼儿山牧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休闲农业与旅游资源整合不足

近年来,政府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牧场与当地农民开发热情高涨,积极尝试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建设,但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并不显著。 盲目开发有可能带来偏离市场的低水平建设,以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建设需要长期战略规划,真正为当地经济建设、农村农民服务。

2. 品牌特色与市场竞争力不突出

鱼儿山牧场淳朴、真实、天然的市场定位为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品牌形象的打造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需要积极进行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引流。 同时,需要建设独具地方性、特色化的旅游产品留住游客,而不仅仅是“观赏游”“周边游”和“一日游”。

3.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利用不够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也需要积极进入“智慧游”的领域。 鱼儿山牧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数字化设备获取与使用率极低。 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工具获取市场资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同时,数字化营销与运营不到位,导致旅游资源无法高度转化。鱼儿山牧场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不完善,在线预订、支付等功能有待开发利用。

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把握政策机遇,引领乡村振兴

2015 年政府提出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和文化教育的价值。 2016 年中央文件强调要想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必须要强化规划引导,应采取多种形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向前发展。

2017 年国家积极倡导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2018 年国家政策明确具体要求:要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和特色小镇。 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政策红利。

(二)整合行业资源,产业协同发展

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在产业协同的基础上,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中国乡村继工业化模式之后驱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 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树立和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有利于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探索更多经营模式,并且明确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对经营者不仅要有约束性、规范性,也要维护其合法利益,真正实现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拉动乡村经济发展,形成健康发展的产业闭环。

(三)旅游产品创新,强化品牌建设

将鱼儿山旅游资源与文化特色植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在休闲观光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旅游文化创新。 重点打造“七月油菜花节”“暑期亲子游”“七夕相约鱼儿山”“青年徒步大会”“卖油翁计划”“收土豆计划”,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形成区域经济品牌。

同时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主动占领客源市场,使游客在体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鱼儿山”品牌有深刻的认知和认同,从而提升顾客忠诚度,带动二次游、多次游,形成社交营销和口碑营销。

(四)完善网络应用,构建乡村云体验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移动网络全面覆盖,游客顺畅体验云服务。 加强经营者的营销理念与网络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营销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落实共享理念,搭建乡村智慧旅游平台,提供特色农产品营销、农业技术推广、旅游地信息资讯、互动交流合作等服务内容。 利益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游客定制“个性化”乡村旅游。

伴随着中国智慧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引领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承德地区需要借鉴发达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探索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模式、新路径,以推动承德产业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繁荣发展,进而打造“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本文的研究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牧草牧场鱼儿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海上牧场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鱼儿乐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鱼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