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2020-11-25杨德文

名师在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小学校长领导力

杨德文

(甘肃省古浪县古丰中心小学,甘肃武威 733100)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是否真正实现彻底的改革,改革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所决定的,也就是校长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认同程度和改革实施的积极领导作用。小学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校长不仅要将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熟记于心,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担负起新课改下的重任。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概述

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构建具有学校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已势在必行。在这一形势下,小学校长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其本身的领导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对学校课程的质量、教师专业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所谓课程领导力,简言之就是以校长为核心,并由校长与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组建成一个课程革新的新团队,在校长的领导下,使得这一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课程变革中,并为之付出努力。可以说,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仅仅是校长的专业水准的集中体现,还是实现“教育家办教育”的基本特征[1]。

二、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发挥制约因素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领导意识

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属于一种特定形态下的社会意识,主要反映了校长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对学校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思考。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校长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从以往的管理层逐渐走向领导层,并从学校课程领导的视角对其进行思考。但就目前而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理念相对比较落后、比较僵化。小学校长仅仅将自己看作学校的管理层、决策层,将学校整体性教育管理作为自己的工作核心,而片面地认为课程领导力属于教研室主任的事情,而并非自己的职责。

(二)课程管理能力不足

课程管理能力是校长课程领导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长应对课程整体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在开展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同时,校长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课程难度、课堂效率等给予有效的关注。但是,受到传统小学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小学校长在进行课程管理时,常常未能及时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对自身的整体领导力片面强调,并未以小学当前发展的核心为出发点,进而在此核心上进行管理,以至于小学校长课程管理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不足[2]。

(三)课程教研领导力不足

课程教研领导力也是课程领导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内核。校长应充分结合学校的传统、教育特色,将学校本身的课程研究能力作为出发点,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创新。但多数小学的校长常常片面地认为课程实践活动才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忽视了课程教研这一方面。事实上,只有重视课程教研领导力,对小学课程教研方向进行指引,不断强化课程教研领导力,才能促使课程实践教学更加有深度、宽度,进而全面提升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并推动小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四)缺乏课程评价领导力

课程评价领导力是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根本保障,对课程实施起着监控、激励、导向的作用,能够建立、完善学生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体系可保证学生和教师的内在动力,不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学校长在进行课程教学评价时,仍然片面地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并未对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衡量。这种课程评价模式与当前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相背离的,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提升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有效措施

(一)更新理念,加快自身的发展

针对理念落后的现状,小学校长在提升课程领导能力时,首先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并对该理念进行更新和优化。一方面,小学校长必须对自己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并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是促进学校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小学校长还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站在现代教育的整体布局上,秉承“以生为本”的课程教育理念,引导全校的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在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同时,校长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建设,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校长专业的发展,是提升其课程领导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校长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思想,确保思想成熟,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不断强化自身的课程领导能力。

(二)提升课程管理能力

课程管理能力是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此,校长必须积极走出办公室,并扎根于教育工作一线,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讨论和研究,进而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另外,在进行课程管理的过程中,校长还应针对无法进行课程革新的教学内容,着重与相关的教师进行交流,并向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展开。

(三)强化课程教研领导能力

课程教研的领导能力是校长课程领导能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校长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不仅要关注学校的课程,还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教育特色、学校的课程建设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充分结合学校课程规划的愿景,对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进而建立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在不断提升课程教研领导能力时,校长还要积极选拔一些比较优秀的课程教师,组建成为课程教研组,由校长担任课程教研组的小组长,共同对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拓展进行不断的革新。最后,小学校长在提升自身科研领导能力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课程教研活动进行有效的落实,并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通过开展“课程教研研讨会、精品课大赛、教研活动周”等形式,不断丰富学校的教研实践活动。

(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小学校长在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一方面,小学校长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机制,并结合影响课程教学的因素,制定出全新的课程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小学校长在进行课程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还要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突出的业绩表现、综合素养等全部纳入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中,从而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直接决定了小学课程改革的课程品质、教育质量。鉴于传统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的现象,现在的小学校长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借助新理念、加快自身的发展、提升课程管理能力、强化课程教研领导能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小学校长领导力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小学校长4年与学生击掌16万次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优化小学校长德育工作的方式研究
吴亚民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小学校长
《领导力21法则》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