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建构

2020-11-24冒卫国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小学

灌篮 2020年5期
关键词:田径身体素质体育

冒卫国 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小学

体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许多其他科目的教师甚至将体育作为一门副科,大量抢占体育教学的时间,进行文化教学。如此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及锻炼意识的培养,也直接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在新型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有效的田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质量,强健学生体魄,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感知田径运动的乐趣,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理念

1.注重基础,提高身体素质。在建构设计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基础为重,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性、柔韧、耐力、反应等方面。

2.注重姿态,训练基础技能。田径运动中基础技能包括走、跑、跳、投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对学生动作姿态的矫正,在内容设计中也应围绕田径运动的动作技能特点进行着重强调。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动作要求,细化步骤来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并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地对错误动作予以纠正,达到具体教学要求。

3.培养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从体育认知度开始,逐渐地让学生喜爱上体育运动,在切身体验中感受体育锻炼对自身带来的好处。另外,在情感方面,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团结互助、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策略

(一)课前做好安全准备与设施准备

田径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教师在教学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也没有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在课堂上受伤。

如在进行赛跑比赛时,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跑步的方法,很可能出现摔跤的情况。因此,在运动之前,教师要提前准备一些创可贴和药水。这样一来,如果学生出现意外状况,教师也能及时处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保障整个课堂的安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感受温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设备与运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各种器材对学生造成威胁。又如在教学“垒球及实心球”时,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准备,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捡球,掷球有序,同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这样的教学也更加安全有效。

(二)增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我国的大部分小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在身体素质方面却仍然有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受到当今应试教育的重大压力都出现了各种身体疾病,容易产生疾病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所具备的身体素质较差。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锻炼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才刚刚接触体育课程,田径活动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说更加容易,对于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田径活动只有跑步这一项目,这是错误的。田径运动所包含的形式非常多样,只是都是以跑步运动为活动基础。田径存在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他们平时的追逐打闹。由于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决定着他们对田径活动充满着极强的兴趣,虽然活动过程中很累,但是在他们的意识里愿意坚持下去。在保证每个学生在田径活动中投入兴趣的前提下,如果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引导和规范他们的动作,很快身体素质就会有质的飞跃,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田径运动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与柔韧,也要注重对耐力等素质的训练,这些都是田径运动的基本素质。在速度上,除了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还要培养学生的反应速度;在力量上,既要增加上肢的抛投力量,也要增加下肢的跳跃力量;在柔韧度上,除了下肢、腰腹和肩关节,还要发展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度,采用动态与静态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柔韧度;在灵敏素质方面,一般以跑动、突停、转身等训练为主。此外,在具体训练项目的选择上,既要从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出发,也要考虑到个人项目与团队集体项目的融合。

(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作为儿童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必备科目,不仅发挥着培养学生们拥有健康体魄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们在学校教育中全面综合性的成长。学生们在体育项目中得到了身体层次锻炼的同时,还能够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健全学生各方面人格的形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方面都在高速发展。我国在多年的发展中也成为体育强国,国家运动队在各种大型国际赛事上也获得过一项又一项的荣誉,充分体现了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的顽强精神。田径运动包含着单人项目与多人项目,通过单人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们在比赛竞争中的拼搏意识,形成荣誉感。其中,多人项目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生们在这个项目下,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开比赛,需要学生们在竞争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通过彼此之间不断地磨合,形成默契,从而更加利于团队竞争,保持竞争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田径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主修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田径训练应以大力发展柔韧、身体协调、速度、灵敏、耐力以及适当力量为主。只有摸清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够制定出真正适合学生、能够被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田径身体素质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计数:田径小能手
锻炼
新发现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