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实效性探究

2020-11-24吴震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阵型实验组体育教师

吴震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所谓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学习任务进行合作研究,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收获启发、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模式。对于初中时期的体育篮球教学而言,其技战术的难度明显上升,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否提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效性,是笔者主要研究的目的。下面,笔者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对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所能起到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一、合作学习在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一)研究概述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技术中的“蝴蝶穿花”“投石问路”。

研究对象:选择初一年级2班的13名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班级男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较大。以王周周、李轩、张展三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最为突出,且这三名学生平素有一定的篮球运动经验,接受篮球新知识的速度较快。其他10名男学生的身体比较普通,对篮球了解较少,可以归为初学者的层次。

研究时间:1-3课时。

(二)研究案例

首先,将王周周、李轩、张展分别作为三个研究个体,其他的男学生归为一类,分为研究组。在教导完“蝴蝶穿花”和“投石问路”之后,对三名学生放任不管,让他们独立领悟。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合作交流,讨论两种运球的技术要点。并让他们多进行实践,找出运球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改进的方法。经过3课时的练习后,王周周、李轩、张展三名学生只掌握了蝴蝶穿花,投石问路尚未找到运球的窍门。而实验组的10名男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蝴蝶穿花,一半以上的学生还能完整做出投石问路的标准动作,在学习的进度上明显超过了这三人。

(三)研究小结

根据研究表明,虽然实验班的10男学生在篮球基础、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均与王周周、李轩、张展等三人具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实验班的学习进度不仅赶上了三名学生个体,甚至还略有超出。由此可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初中篮球课程中的运球技术,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超过个人的钻研。

二、合作学习在篮球阵型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一)研究概述

教学内容:篮球经典阵型“2-1-2”区域联防

研究对象:本文选择某中学初三1班的20名男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该班学生将篮球视为班球,喜欢篮球的人数较多,且大多数男学生篮球的技术水平比较平均。本文从男学生群体中任选五人,作为传统篮球教学的对照组。其他人归为一组,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实验组。

研究时间:5课时。

(二)研究案例

体育教师在教学完“2-1-2”区域联防后,让对照组的五名学生独自领悟这个阵型的运用技巧。对于实验组的学生,则让他们合作互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分析这个阵型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实验组的人数较多,可以组成多个五人小队,针对这个篮球阵型进行实际演练。完成5课时的教学后,教师从理论和比赛两个角度来验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果。

(三)研究小结

从理论角度上看,对照组的学生对“2-1-2”区域联防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的程度,实验组的学生已经能准确分析出这个阵型的优缺点。例如,优点为队员的分布比较均衡,便于相互协作。由于移动的距离较近,可以迅速控制篮下,有利于篮板球的抢夺以及发动快攻。缺点为对三分线的正面、篮下、30°到45°的投篮区域防范不足。随后,体育教师从实验组中任选五人,与对照组打了一场交流赛。分为上下半场,两个半场各用10分钟。要求对照组在上半场使用“2-1-2”区域联防阵型,实验组在下半场使用。结果发现,实验组在上下半场的比分,都远远超过对照组。由此可见,在教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学习,实验组在篮球阵型的掌握效率上明显超过了对照组。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实效性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分配小组成员

若想将合作学习的效率充分发挥,首先要根据组内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分配小组成员。如果采用无序的自由组合,初中生很容易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篮球技术较强的学生作为队友,而其他篮球技术不佳的学生则会无人问津。在这种强强联合、弱弱组合的极端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初中生篮球学习的两极分化。因此,在分组阶段,体育教师应当介入其中,针对学生的篮球技术能力、身体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虑,将篮球技术强、学习速度快的学优生,篮球技术和学习速度一般的中等生,篮球技术差、学习速度慢的学困生按照合理的比例分为一组。并将具有统筹才能的学优生作为各小组的组长,带动着整个小组的成员一同完成相应的篮球练习课程。这样的分组方式符合“以优带困”的理念,学困生可以从学优生处汲取篮球运动经验,学优生也能在为组员讲解篮球技术要点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篮球基础。由此,可以让合作学习实现双赢,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篮球学习效率。

(二)适当融入竞争元素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普遍具有不服输的心理,而篮球也属于竞争性较强的竞技运动。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融入竞争元素,合理利用学生的争胜心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篮球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从组内竞争和小组竞争两方面入手。在组内竞争上,设置进步奖和优秀奖,这两个奖项旨在刺激各小组组内成员的竞争动力。进步奖用于表扬篮球技术水平进步最快的学生,而优秀奖则用于表扬篮球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运用水平最优秀的学生。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上,教师可以设置优秀团队奖,让各小组相互进行半场对抗赛,由最后的优胜者获取这一奖项,以表彰篮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小组。通过小组竞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荣誉,让学生之间的关系变的更为融洽,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集体运动的魅力,对篮球运动的内涵理解的更为深刻。

(三)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模式虽然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有集思广益的优势,但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存在上限。例如,某小组在研究篮球“3-2”区域联防阵型时发现两个场角及限制区是防守的薄弱区域,不知该怎样解决。此时,教师可以出面,告诉学生这是“3-2”阵型的缺点,学生不必纠结于这个问题,而是要全面发挥“3-2”区域联防的优点,从外围防守入手,提高远距离投篮和抢断球的进攻频率,由此,教师可以帮助该小组全体学生排忧解难。除此之外,初中生在组内的合作研究,也可能对某些篮球技术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做好监督工作,及时介入其中,纠正学生出错的地方,并展示篮球技术正确的操作方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突破篮球学习的难关。

(四)重视课堂评价环节

对于合作学习而言,篮球课堂的教学评价环节十分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梳理本堂课的知识要点,找出学习上的收获与不足之处,并分析出合理的改正策略,优化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制定下阶段的学习方案。对此,教师可以从自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师评等角度入手,对学生展开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例如,有学生反馈自己用标准的投篮姿势很难将球扔到篮筐的高度。经教师和同学们分析,是因为该生投篮右手的手腕力量不足,需要通过力量训练来提高右手腕的投球能力。再比如,学生甲评论学生乙在合作篮球阵型时,常常不够默契,与其他队友相脱节,这也可以作为体育教师点评这名学生的参考。

四、结语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善“一刀切”课堂的弊端,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突出体育学科在实践操作上的互补优势。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篮球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在能力较高的学生的带动下,迅速掌握篮球技术的要点,与组内成员形成良好的默契。同时,组内的合作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阵型实验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受限水声阵列阵型定位算法比较研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欢乐世界杯之排兵布阵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