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0-11-24黄汉池陈金婵宋福杰

武术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战略人才

黄汉池 陈金婵 宋福杰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云浮 5272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1]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人才的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2]基于对以上研究背景的理解,课题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机遇,以农村体育人才为立足点,提出新形势下农村体育人才的目标定位与其实施策略。农村教育事业对乡村的全面振兴,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农村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短板,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全面振兴等战略高度的要求,将会给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的整合与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与契机。

2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作用

2.1 培育农村体育人才,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及今后的一个时期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切实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3]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大国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因此积极推动农村体育发展,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全民健身、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就要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补齐农村体育这块“短板”,推动城乡体育事业均衡发展。大力而充分地发展与扶持农村体育事业,不仅仅是健康中国2030大政策的要求,也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对健康的高度定位,丰富生活与提高人民体质已经成为国民心中对生活的要求。故,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不仅仅是教育功能的体现,更是国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乡村学校体育人才是教育体系人才中的特殊群体,一来由于工作环境与待遇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要求这一群体有着不凡的心理素质与独特的三观;二来授课群体的特殊性,在教学技能、课程更新方面也是有着不一样的要求。想方设法培育农村体育人才,加快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2 农村学校体育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的关键

农村体育文化既是一种文明成果,也是一种实践过程,这一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通过农民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 身体活动来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4]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体育文化活动在农村基层有着与以往不一样的含义;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来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延伸,农村学校体育人才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与执行者,对于实现文化振兴有着非常适时的实践意义。

2.3 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

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鉴于我国国情,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由于经济、政治、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一直来说都是发展较缓慢。保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农村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实施主体,也是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与执行者,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延伸起着主导作用;在振兴农村学校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是教育工作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乡村文化振兴,是以教育事业的振兴为基点,只有全面的教育事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才得以进行。作为新时势下体育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

3 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期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目标定位

乡村学校体育人才在新时期来说,是教育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目标定位是相比其他群体有着特殊的定义。首先,农村地区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要求体育人才有足够的主观意志去面对严峻的客观因素,诸如偏僻与落后的工作环境、较低的工作待遇等;第二,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因当前的评价体系与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更加高。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有以下几个因素:应该受过专门的乡村教育工作的培训,对乡村教育工作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乡村学校体育工作有着理性的定位;第三,对教育工作有着过硬的技能与理论素养,能够克服艰苦的客观因素。

4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期农村学校体育人才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4.1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建立优化农村体育人才成长通道的政策法规,以培育与吸引高层次、高职称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任职

制定新形势下的体育政策法规,应该要以乡村振兴为政策依托,要制定适时适势适地的政策法规,以确保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畅通,以此来确保农村体育人才的健康发展,让农村体育得以健康发展。对于农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问题,应该要以待遇与成长空间导向,不受当地编制限制,吸引与鼓励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任职;成立专门的综合评估小组,对于此类高层次人才作出综合评定,可择优调任公务员;农村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引进高学历与高职称、新兴体育项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在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方面要加大财政保证力度,成立专项资金;在职称评定与学历提升等继续教育方面,要制定中长期的规划方案。

4.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加强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的培训培养模式。

提高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部门要积极向上级单位争取资金;要积极协同当地企业,成立社会捐赠的资金运作机制,要善于激活民间资金,多渠道资金来源,以待遇吸引体育人才。整体统筹,加强对城乡优秀体育人才的多岗位历练,统筹农村基层与城区优秀体育教师的岗位交换学习,特别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术、技术交流模式;建立城乡人才交流与共享机制,通过体育精准扶贫等手段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城市体育优质人才将城市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带入农村,并将农村问题反馈给城市,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共进的新局面。

4.3 以乡村振兴为发展机遇,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引进高层次或者高职称的农村体育人才,要实行领导问责制度,以着实落实农村基层的高层次或者高职称的优秀农村体育人才为工作内容。强化人才的服务保障机制,对其住房、交通,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要有相关的政策服务保障体系,做到有需求,就有保障的服务机制。对于人才服务机制,本课题认为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要为优秀的农村体育人才与高层次、高职称人才度身订做,要建立有效的中长期服务保障机制,做法应有法有章可依;在政策的落实方面,要实行分管领导的问责制度,落实工作条款的落实机制,多部门协同合作,做到有章必依。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战略人才
人才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战略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