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0-11-24耿红霞

武术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品德体育课体育教师

耿红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1 前言

大学生要想以后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大学公共体育课如何教学,值的我们深思,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不怕吃苦、勇于挑战、自尊自信和坚韧不拔的体育品德精神。所以,大学公共体育课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纳入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中,不仅要“育体”,更要“育德”,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真正落实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2 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的现状

目前,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并不完善,受传统学校教育机制的影响,大学体育的教学定位主要是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公共基础课、体育选项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这样的教学定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战术动作,和小初高的体育教学形式没什么两样,不一样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学习运动项目不同。

2.2 大学公共体育课发展趋势

体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是指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和参加日常身体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符合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品格和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系。既追求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在参加比赛时,做到团结合作、尊重对手和尊重裁判等的品德精神。从以上核心素养和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里,我们可以把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理解为大学生在接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今后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趋势,不仅要改变运动技术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强调学生运动参与体验和尊重学生情感需求的体育教学,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加大对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3 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目标

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培养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也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关键内容,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锻炼、体育文化和品德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发布,我国大学公共体育的发展,应向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目标去发展,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方式,深化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掌握;从运动技能学习上,获得体育情感和体育道德的提高;并让学生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为他们今后形成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2 建立具有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体育基础课和体育选项课为主。体育基础课是学校体育科室的领导和老师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具体设定的课程,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都不一样,体育基础课一般是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而体育选项课是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特色,在同一时间,不同的老师,开设多门体育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上课的时间和项目,这样的体育选项课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完成。这种“基础”+“选项”课的教学模式,看上去教学内容即丰富又人性化,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喜好。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我国提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后,大学公共体育课应完善教学内容,在“基础”+“选项”课的教学模式上,增加社会责任的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真正把素质教育和体育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3.3 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

在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支柱,是学生的引路人,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在体育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创设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才能促进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创新,才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课堂中多引导和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运动中体现自尊自信和自主学习的行为;在比赛中体现不怕失败、勇敢挑战、尊重队员和尊重比赛的品德素养。可见,教师核心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最终实现,是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根本保障。所以,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外,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高尚的核心素养。

3.4 完善大学公共体育考核评价制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大学公共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把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成一个理论与实践,技能与身体素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按照体育核心素养的方向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所以,在整个考核评价中,不能单单局限于某一项运动的技术和套路动作是否规范流畅,更不能因为考试中有小小的失误,而影响考试成绩。大学公共体育应全面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品德意识,把良好的体育品德精神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放在首要位子,考核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是否丰富了体育文化知识;在比赛中是否有不怕失败、积极进取、勇敢拼搏和团结合作的品德精神;是否对比赛中产生的身体碰撞,能够以宽容大度的心态去面对;是否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否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认真仔细观察,并制定考核标准。

猜你喜欢

品德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论茶的君子品德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