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式太极拳“提手上势”攻防技术探讨

2020-11-24

武术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杨氏太极拳身体

马 蕾

山东神韵太极服饰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求越来越高,太极拳成为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助力之一。太极拳是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发展至今,分为很多流派,杨氏太极拳作为传播范围最为广泛的拳种,成为当前老年人自我组织、自我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肢体语言或者面目表情来传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因此,文章就杨式太极拳“提手上势”的攻防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1 杨氏太极拳概述

杨氏太极拳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拳种,是近年来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而出现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杨氏太极拳是经合组织在确定素养与遴选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时主要应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与文化建设当中,随着杨氏太极拳的内涵不断发展与扩展,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与人们劳动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和民间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杨氏太极拳是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技击动作和修身养性的功效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较,杨氏太极拳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与群众性等特征。现阶段我国对于杨氏太极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平时的健身锻炼当中,人们对于拳架动作特征还不熟悉。拳架以立身中正、动作缓和和刚柔并存为主,杨氏太极拳内容与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传承文化精神,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除此之外,杨氏太极拳练习场地不受限制,公园、广场、学校等公共场所都是杨氏太极拳的舞台,人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当前社会,人们不断追求有利于身体锻炼的活动,杨氏太极拳进一步提升了的表演性与感染力,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杨氏太极拳锻炼的队伍当中。[2]

2 杨式太极拳“提手上势”的动作说明

杨式太极拳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着先锋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杨式太极拳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流行起来。古代的武术一般都是以技击为主,在对抗中招式千变万化,形式多种多样,也就是说并没有固定的方式来攻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很多招式也被遗忘,但是也创设出很多新型的动作。杨式太极拳的出现与发展其实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众多拳种中,杨式太极拳更加能烘托出广场的气氛,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杨式太极拳只是其中一种,作为群众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杨式太极拳具有一定的先锋作用。杨式太极拳的练习主要是以方法和经验为主,套路动作都是从实践中编制出来的,提手上势在不同的套路中具有不同的动作形式,中国人讲究悟,由于人的悟性不同,提手上势的练法也就不同。提手上势作为杨式太极拳比较典型的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杨式太极拳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群众文化的进一步提升,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3 提手上势的攻防特点

首先,提手上势的开与合。作为杨式太极拳的经典动作之一,开合劲的体现与两臂具有紧密的联系,所谓“一阴一阳,一开为阳,一合为阴”。开既见人劲来时化开为劲,提手上势的开与合与身法、步法必须协调一致,距离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多种多样和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根据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在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对文化所蕴含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历史背景开发出来的一种文化交流和继承的文化产品。杨式太极拳作为我国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杨式太极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提手上势在化开劲中寓意着圆合的内劲,开时需用腰腿劲,也就是说身体各个部位必须协调,每个动作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杨式太极拳不能直开直合,运用时并不是单纯应用手臂,手臂必须具有螺旋式开化的能力,否则动作会发僵发钝。圆化开合劲需要多多练习提手上势,身体要中正、劲力要饱满、上肢伸展可以使气血运行通畅。杨式太极拳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着重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继承和发挥着传统群众文化的作用。对于杨式太极拳来说,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杨式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发扬和传承。[4]

其次,提手上势的提与沉。沉式表现在外形身体重心下沉,提手上势的“重心的后移,重心移于左腿”,这种在于保持自身的平衡。提即提上拔高的意思,用腰腿劲向上提,使其重心倾斜,如果手提重又笨,则整个动作就失去灵活性与柔软性。提手上势的提和沉是并重的,以人的身体为中心,在手法运用过程中,提起拔高对方的重心,通过动作姿势的改变与劲力的变化,破坏其中平衡的同时还可以使自身的重心随之改变,将敌手的平衡打破,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对着各种压力,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可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代表着一切将成为泡影。杨式太极拳是人锻炼身体、促进肢体协调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人们通过杨式太极拳的提手上势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改善自身肌肉的结构和力量,促进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人们通过杨式太极拳可以减轻压力,对整个身体状态进行调整,减缓身体各方面的衰老,从而保持身体和心里健康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指数。[5]

最后,提手上势的拿与发。拿劲即抓拿、控制之术,拿劲的主动性在于意念的运用,要想将劲发到对手的身体,必须先拿住对方的手,如果不能拿,则不能发,所以在拿劲之前,要深入理解与掌握“动中取静、静中取动。”欲拿人不是用力拿,太过用力则会呆滞脱离,拿和发的掌控在于瞬间控制其对手,再瞬间放力于对手。提手上势中“左臂伸展、右臂屈至左臂下方,右手置左肘内侧,”在拿动作时必须要快且轻,拿与发配合一致,手的位置不可以过身体的中轴线。[7]杨式太极拳有利于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杨式太极拳在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里也提升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现代生活,人们面临着生活与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但是在杨式太极拳的熏陶之下,人们自身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陶冶情操,从而培养人们真善美的健全人格,认识到心灵美的重要意义。[8]其实,杨式太极拳都是通过长期训练才可以熟练掌握和表演的,而表演者在训练过程中慢慢养成了克服困难、树立良好品质的习惯,形成了吃苦耐劳与持之以恒的精准和品质,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与品质,对于开展其他活动和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杨式太极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前传播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拳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杨式太极拳已经成为国内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项目和途径,同时也受到了当前广大群众的喜爱与认可。文章从多个角度就杨式太极拳“提手上势”的攻防技术深入分析。杨式太极拳不断提高人们精神文化水平,健全品质发展和思维的扩展,在未来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

猜你喜欢

杨氏太极拳身体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42式太极拳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