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存到生活:武术散打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分析

2020-11-24

武术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技击技法竞技

白 鸽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武术散打发展的脉络梳理

人们对于散打运动的解读,部分学者认为散打就是现代的竞技武术,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散打只是西方竞技体育的表现形式之一,与传统武术并无任何瓜葛。然而在审视历史演进中的武术时,我们似乎又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寻觅到散打的身影。于是通过对武术起源的追溯,或许可以感悟到原始时期祖先对生存的诉求,以及与兽共存的经历迫使祖先练就了徒手对抗的搏击技巧过程,这似乎就是对武术存在的原始定义。但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降临以及对战规模的扩大,单一的徒手对抗似乎不能满足人们对胜利的渴求,为此人们开始挖掘徒手对抗作为一种身体训练手段对战役胜利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技击体系的演练创造了 “武舞”在时代中的价值,[1]威武的技法演练不仅是对部落士气的提升,更是对优秀技法的描绘,为武术套路的演进勾勒了雏形。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充裕,人们似乎不再局限于对生存的渴求,反观在柴米油盐中追寻愉悦与个体价值似乎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目标,在此基础上,武术仿佛又被演变为一种闲暇之余的娱乐手段,武术技法的演练,一方面凸显了武术套路演练的观赏价值,满足了人们对事物美的追求;另一方面技法的展示可以说是借助个体为载体对技术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同样就近代较为正规的比武形式“打擂台”来说,比赛形式的正规化映射出人们对比武的重视程度,也足以说明技法的较量在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地位。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将武术技法的发展称之为历史使然,甚至可以将散打运动的形成看作是时代必然。在对当代武术对抗本质的突显上,最终定义了“散打”作为徒手对抗运动的最终称谓,“打”字不仅可以从字面上直接陈述项目的性质,同时阐明了该项目的对抗形式。从散打发展的历程的回顾中,不难发现不同形式下的散打之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意义,既如此,以时代更迭为契机进而挖掘散打存在的意义,进而探究未来散打的发展价值,无疑为未来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构建了新的路径。

2 时代变迁视野下武术散打的角色重构

2.1 武术技法的传承与延续

岁月的流失逐渐演化为一种时代的更迭,飘流在时光旋涡中的事物或是宛若历经骇浪冲击而消逝沉寂,亦或是仿佛历经时光的洗礼而焕然一新。若是谈及经历时代沉淀的辉煌,或许就不得不将武术散打纳入人们所谈论的焦点话题,对于竞技规则制约下的散打运动而言,“胜”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2]而在对过程的感悟中,有学者指出“现代散打的创生是为了弥补套路运动只练不打的缺憾”。[3]对此,不妨立足于散打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个体表征来看,散打的对抗性似乎是对武术技法的别样展现形式,通过胜负的评判,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运动员技法的认可。从场内技法来看,散打的技术运用虽看似是较为简单的拳、腿、摔等技术的对战,但实则却融汇了国际搏击的多种技法展现,更是在某种意义上对中国繁杂技法体系的映射。

满足承载者的本体需求,似乎成为了事物发展的必备要素,因而可以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时代发展驱动下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散打的形成与发展承载了新时代背景下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故此逐渐发展为赛事相对完善的竞技体育项目。诚然,散打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凭空而来,回顾散打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打擂台”与散打有密切联系,深度挖掘其诞生之意,不可否认散打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主体的人与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身处于比赛的场域中通过投‘身’格斗‘场’建立技击的身体认知范式发展技击能力”。[4]在较为久远的时代,对于部落和国家的斗争而言,技击对抗的作用不言而喻,是生存的需求;在近代,对于门派的价值而言,技击对抗的作用不容小窥,是对地位的诉求。对于从武术中分裂而来的散打来说,不仅体现出技击在散打中的重要地位,更是演示了散打对于武术技法传承角色的价值意义。

2.2 国家形象的认识与塑造

倘若对一个国家的未来进行展望,那么目之所及就不仅仅局限于其宏观层面上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挖掘一个国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文化作为民族的符号,是对一个民族最真实的写照,透过民族文化内涵的橱窗似乎能够轻易的感悟到其隐匿的独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性。中国作为承载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疑对民族特性的展现及国家形象在的塑造具有深远价值。因此,在面对全球文化交融的发展态势时,一方面固然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民族机遇,以全球文化交融为契机,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开辟路径;另一方面更可以把它视为一个时代挑战,如何打破异国差异的制约而被他国文化所接受是学者所要探寻的新的命题。总而言之,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对于中国的发展颇有深远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亦或是国家形象的塑造。

伴随着异国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击,各国的民族特色文化正不断地涌现,代表着韩国的跆拳道礼仪、日本的相扑文化等象征国家及民族的本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武术的光彩。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不仅表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个性,更加是一种体现“民族性”的文化载体。[5]因此,中国武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国民族特性的文化符号,其民族价值在武术繁杂的技法中就可见一斑。散打运动作为一种传统武术技击的自我改造与升华的新型存在方式,[6]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同样能够迸发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绚丽色彩。因此对于深受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熏陶的武术散打来说,以一种国际手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民族内涵,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似乎塑造了一个简单易懂的中国形象。

2.3 健身方式的创新与构建

每个时代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们对时代的不同需求,因而基于物质充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追求逐渐被提上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健康中国似乎在以一个新的目标引领群众体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体育发展新世界,这是国家对新时代发展的新感悟,也是最深刻而重要的感悟,因而相关国家政策文件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提升全民健康与体育事业的决心。以至于在对 “健康中国2030”文件的解读中,不仅能够从不同层面体育设施的完善了解到国家对于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视,而且能够从国家对于民族体育运动的推广上看到了未来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希望。

众所周知,武术作为祖先与兽搏斗技巧的集合体,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演变为一种技法体系。作为中国固有的、提升生命力的艺术,武术在数千年的演进中,以健身为基础,又深化其独立的健身价值。[7]无论是作为一种对生命渴求的武术,还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的武术,不可否认提升身体素质水平已经成为武术为达成目标的首要一步,换言之武术对于健康的推动有着不容小窥的作用。纵观武术散打的价值历程,或许可以说,散打作为武术技击形式的展现,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制约下摈弃了传统武术的致命技法却惊奇地凸显了武术散打的体育价值,武术散打安全性能的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技击对抗的追求,通过运动双方的“互动”以及技法支配下身体的碰撞,似乎在以一种有趣别样的健身手段提升人们机能的素质水平,因此可以说武术散打的推动与发展为国家实行健康中国的重要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时代变迁视野下武术散打的价值解读

3.1 武术散打对本质内涵的寻绎

在各国文化不断交融与碰撞的新时代背景下,各民族的文化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呈现出较为迷茫的发展态势。传统运动项目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文化迷惘的时代背景下,同样呈现出本体对未来发展无奈的状态。武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运动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也是民族特性的展现。然而面对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冲击,武术在时代背景下逐渐面临竞技体育“高、新、难、美”的评判,其发展方向似乎正走向“艺术化”“体操化”。对于武术而言,其技击价值的消亡是武术发展中最大的悲伤,特别是轰动一时的“徐雷事件”,更是不禁引发人们对武术技击价值的质疑。

武术的发展不可以脱离“打”的核心要求,传统武术“打”的回归是未来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8]无论是祖先对生存的需要,还是军队对战事的需要,又或是现代对防卫的需求,不可否认武术的技击价值始终是处于一个较高的地位。散打作为由武术技击分裂而来的独立的体系,在竞技体育的规范下,围绕“打”的核心要义,在某种意义上自然跨越了西方竞技体育对武术仅作为“观赏”的局限。同时武术散打的技术体系不断鼓励传统武术优秀技法的融入,一方面借助国际赛场的平台对传统武术技法进行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通过散打对武术技击的寻觅,促使武术在面对各国文化冲击下依然能够回归本质,重拾武术的技击价值,正因如此,追寻散打的技击价值在新时代发展下才显得格外重要。

3.2 武术散打对民族形象的塑造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是中国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9]在各国和谐共生的当下时代,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在国际交流上无疑发挥了不容小窥的价值。与此同时,体育构建对外交往新格局的任务已然被提上了国家对外交流的新日程,[10]“以体会友”的交往模式能够展现出各国的本土文化与价值底蕴,诸如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泰国的泰拳等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似乎正在以体育的手段悄然地推开本国的大门,在其背后我们更能够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投影,在生长中更是吸纳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折射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

基于影视博弈的背景下,功夫电影热潮的兴起,影视功夫的展现无疑为中国武术打造了一个“能打,会打”的功夫形象,加之功夫演员对武术深厚技法的演绎,更是为武术的形象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加深外国友人对中国功夫的追求与向往。散打作为中国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产物,[11]可以说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为西方式的运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世界所容纳及吸收,散打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人们能够在运动员 “点到为止”的竞赛风度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礼仪内涵,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形式对优秀传统技法的继承与弘扬,更有助于找寻武术的本我价值,为武术在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从较为朦胧的视角来看,散打似乎是一项平淡无奇的竞技体育项目,但深入探究却可以看到散打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内涵,因而可以说,散打的发展无疑为中国塑造了一个新的形象。

3.3 武术散打对新时代的价值体悟

社会的变迁加剧了时代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健康的追求。与此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2]更加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健康之于人们特殊的价值。武术作为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优点,[13]诞生于远古时期祖先对生存诉求的武术运动,其技击价值自然是放在首位,虽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武术的需求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但无可厚非,技击价值仍是武术的本质与核心。传统武术讲求健体与防身,并且在功法中注重对“气”的內练,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內练一口气”,正是武术对身体从内到外所追求的健康的状态。

在对武术技击属性分离态势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散打同样拥有着武术本体价值与文化内涵。作为同场对抗类的竞技运动,在对散打技法的习练中,通过技术动作及步伐转换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对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核心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加之徒手对抗项目在竞技体育中的火热开展,更加坚定了武术散打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的价值与地位。同时,从散打的体育视角分析,激烈的对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在对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武术精神继承后,散打运动更能够培养个体坚强的意志品质,做到对人体机能与内涵两个层面的价值追求。

4 结语

众所周知,事物的不断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状态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武术价值内涵的悄然变化可以看做是基于时代进步的成果。作为武术的分支,散打在竞技体育与传统运动的融合下衍生而来,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与价值底蕴,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正因如此,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我们更应该准确的定位武术散打在时代发展中地位并分析其所具备的价值意义,以期武术散打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技击技法竞技
竞技精神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花与竞技少女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