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11-23孙中艮李玉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农村

孙中艮 李玉娟

摘要:大龄未婚男性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导致的现象之一,带来的社会风险与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和大量年轻女性外流的影响,大龄未婚男性越来越多。由于缺少自有家庭的支持和依靠,他们大多面临孤独终老的生活困境,并给当地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患。基于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村大龄男性的问卷调查,系统考察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状况,厘清其面临的生存困境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这一群体生存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困境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8-0203-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8.040

Study on the survival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lder unmarried men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Zhumadian city in Henan province

SUN Zhong-gen,LI Yu-jua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Older unmarried men were one of the phenomena of the imbalance of population gender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risk and harm brought  by it can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ideology and the outflow of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women,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unmarried men. Due to the lack of support and dependence from their own families, most of them were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lonely life, which brought hidden dangers to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ety.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older men in rural areas  in Zhumadian city of Henan province,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survival conditions of older unmarried men in rural areas, clarified the survival dilemma and its cause,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conditions of this group.

Key words: rural areas; older unmarried men; survival dilemma

隨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在老龄化加速的同时,性别结构失衡问题也日益严峻。2000年,中国男性就存在严重的婚姻挤压;2013年以后,每年男性过剩人口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预计2020—2045年男性过剩人口占男性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5%以上,平均每年约120万男性被迫未婚[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男性71 351万人,女性68 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2];按照人口总量计算,男性比女性多      3 164万人。此外,受重男轻女思想、性别选择技术和生育政策的影响,性别结构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3],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年轻女性外流,大龄未婚男性越来越多。

由于中国农村普遍存在早婚(即早于法定结婚年龄)的习惯,特别是农村男性初次结婚的年龄较早,本研究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定义为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办理过法定婚姻登记的农村男性。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是性别结构失衡的直接受害者[4],由于身处农村与外界长期缺乏沟通,往往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生产生活技能有限,思想观念落后,性格孤僻[5],久而久之易养成自我封闭、好逸恶劳的不良品性,进而陷入经济贫困、无依无靠、孤独终老的生存困境,有的甚至会沾染黄赌毒、偷盗抢等恶习,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和健康风险[6]。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问卷调查,系统考察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状况,厘清其面临的生存困境,探寻改善这一群体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健全当地保障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1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状况分析

通过整体抽样法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村大龄男性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76份。经过整理,对问卷进行编码后,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统计的调查结果,对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调查样本中,未婚的占57.95%,已婚的占42.05%。年龄方面,30~40 岁的占17.05%,41~50岁的占47.73%,51~60岁的占28.41%,61岁及以上的占6.81%。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的占59.09%,初中、中专的占28.41%,高中、技校的占7.95%,大专、高职的占4.55%。职业方面,务农的占35.80%,外出打工的占44.32%,无固定工作的占19.88%。

1.1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工作状况

通过职务状况、行业类型、工作地点3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基本情况见表2。职务状况方面,一线生产人员中,未婚男性占46.08%,已婚男性占39.19%,未婚男性明显高于已婚男性;行政、销售、后勤人员中,未婚男性占12.74%,已婚男性占18.92%,已婚男性明显高于未婚男性;普通管理人员中,二者所占比重都较少,原因可能是二者的劳动力资本存量较低,缺乏胜任该种类工作的能力;其他职务状况主要为在家务农,未婚男性占39.22%,已婚男性占33.78%,未婚男性明显高于已婚男性。行业类型方面,建筑业中未婚男性占37.25%,已婚男性占29.73%,未婚男性明显高于已婚男性。工作地点方面,在外村和外县市打工的未婚男性占42.16%,已婚男性占33.78%,未婚男性明显高于已婚男性。总体上,相较于已婚男性,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建筑业的一线生产人员和在家务农。同时,相较于已婚男性,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外出打工者较多。

1.2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健康状况

通过身体状况和就医次数2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基本情况见表3。身体状况方面,身体状况很差和比较差的未婚男性占67.65%,已婚男性占56.76%,相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身体状况较差。就医次数方面,未婚男性的就医次数明显低于已婚男性,可能受限于自身经济条件,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无家庭责任羁绊,即使生病也不愿花钱看病。总体上,相较于已婚男性,农村大龄未婚男性身体状况偏差,就医次数偏少。

1.3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活状况

通过收入、消费、住房面积、生活满意度4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基本情况见表4。收入方面,月   1 000元及以下收入中,未婚男性占43.14%,已婚男性占18.92%,未婚男性明显高于已婚男性;2 000元以上收入中,未婚男性占25.49%,已婚男性占32.43%,未婚男性明显低于已婚男性。消费方面,农村整体消费水平较低,大多集中在月2 000元以下,1 000元及以下消费中未婚男性占50.98%,已婚男性占27.02%,相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明显消费水平较低。住房面积方面,相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居住面积更小。生活满意度方面,不满意情绪中未婚男性占54.91%,已婚男性占40.55%,相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生活满意度也较低。总体上,相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的收入和消费都较低,住房面积较小,生活满意度也较低。

1.4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交状况

通过社交频次、社交对象、日常休闲3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基本情况见表5。社交频次方面,社交频次很少的未婚男性占47.06%,而经常进行社交的已婚男性占51.35%,未婚男性明显低于已婚男性。社交对象方面,相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多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等亲戚进行来往,而与街坊近邻和同学朋友交往较少。日常休闲方面,看电视和听广播的未婚男性占76.47%,已婚男性占48.65%,未婚男性明显高于已婚男性;而聊天闲谈和闲逛的未婚男性占19.61%,已婚男性占45.95%,未婚男性明显低于已婚男性。总体上,相较于已婚男性,未婚男性社交频次较少,社交对象单一,社交范围较窄。同时,日常休闲方式通常也单一且枯燥,精神生活匮乏。

2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困境及其原因

2.1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困境

2.1.1 自身生存困境 通过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工作状况可知,该群体的工作类型多为体力劳动,较集中于建筑业、制造业或者在家务农,此外还有一部分处于没有固定工作的状态。由此可知,该群体文化素质较低,只能依靠体力劳动获得收入、维持生存;而且该群体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条件的限制,人力资本水平有限,不能得到较公平的就业机会,极易落入贫穷困苦、没有生活来源的境地。从收入状况可知,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收入多集中在月1 000元及以下,收入水平较低。总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面临经济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下、人力资本含量低的恶劣生存环境。

2.1.2 健康困境 通过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健康状况可知,未婚男性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比较差的占40.20%,但就医频次却比较少。由此可知,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作息及饮食规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自身身体状况较差,而且由于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多数人宁愿在家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愿去医院就医。此外,由于自身不能正常组建家庭,该群体会受到来自邻居、亲戚的嘲笑和歧视,更易患精神疾病。同时由于不正常的性行为或性交往,该群体易感染和传播性病、艾滋病,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该群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2.1.3 社交和社会融入困境 通过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交状况可知,该群体社交频次较少,社交对象多为父母和直系亲属,社交范围较窄。日常休闲方式多为看电视、听广播,聊天闲谈较少,说明了该群体的闭塞性,与外界缺少联系,日常休闲方式单一且枯燥,精神生活匮乏。相较于已婚男性,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更不愿意对自身以及外界进行投资,也更缺乏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1.4 对比已婚男性发现的生存困境 由表4可知,收入方面,未婚男性收入多集中在月1 000元及以下,占43.14%,已婚男性收入多集中在月1 001~2 000元,所占比例接近1/2,二者的收入差距悬殊。未婚男性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独身一人,没有家庭责任,加之自身的懒散态度,导致收入水平低下。住房面积方面,未婚男性住房多集中在70 m2以下,占49.02%;已婚男性住房多集中在91~110 m2,占40.54%。生活满意度方面,未婚男性对生活比较满意的占5.88%,不满意的占54.91%;已婚男性对生活比较满意的占24.32%,不满意的占40.55%,相较于已婚男性,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因缺乏家庭的关爱,社会融入困难,生活满意度也更低。

2.2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困境的原因分析

2.2.1 经济原因 一方面,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偏远地区发展落后,生活条件艰苦,收入水平低。另一方面,农村收入来源单一,缺少发展条件和致富路径,同时农村养老方式单一,多以家庭养老为主,而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由于没有组建家庭,其养老风险一般认为比普通家庭更为突出[7],因无法享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老年极易陷入贫困。

2.2.2 社会原因 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农村性别比严重失衡,导致出现大量大龄未婚男性,加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其生理和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使得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对自身的生存状况及预期比较迷茫。

2.2.3 个人原因 因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个人技能缺乏或生理心理健康等问题影响,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质量偏低。此外,家庭支持是人们获得生活支持的最直接来源[8],而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由于失婚,对生活满意度极低,个体懒散、不求上进,进而无法面对来自农村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对政府保障的刚性需求较大。

3 对策建议

3.1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经济收入

经济原因是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失婚的根本原因[9]。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就业安置政策,引进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项目和企业,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提供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帮助尚有劳动能力的实现就业,进而提高该群体的经济收入。同时,加大对这一群体的经济补贴与救助,帮助维持其基本生活。

3.2 鼓励积极的婚育观,促进社会融入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本质上是社会性别结构失衡的受害者和利益相关者[10],必须重视性别结构失衡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一方面,要积极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努力平衡性别出生比。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育问题,积极搭线牵桥,鼓励婚恋自由,限制高价彩礼,促进形成平等的婚姻价值观,帮助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实现社会融入。

3.3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完善福利设施建设

一方面,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整合多方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大龄未婚男性获得更多的社会和物质资本。另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建设,向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提供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配套设施及服务。同时,组织周边学校、医院、志愿者队伍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提供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帮助该群体走出心理困境。

参考文献:

[1] 王 磊.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政策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3):8-14,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2019-03-11.

[3] 于 潇,祝颖润,阚兴龙.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研究[J].人口研究,2019,43(4):3-16.

[4] 刘慧君.脆弱性视角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质量:现状与未来——基于陕南地区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社会,2017,33(1):33-43,51.

[5] 李树茁,孟 阳,杨 博.贫困、婚姻与养老——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的风险与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9(8):77-87.

[6] 孟 陽,李树茁.性别失衡背景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探索与争鸣,2017(4):81-88.

[7] 王跃生.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户结构及变动分析——以1982年以来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J].思想战线,2018,44(5):128-138.

[8] 陆卫群,赵 列.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州1037名男性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8,39(3):76-81,90.

[9] 王 磊.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冀北地区调查为基础[J].人口学刊,2012(2):21-31.

[10] 马汴京.大龄未婚对农村男性主观福利影响评估研究——来自CGSS2010的经验证据[J].南方人口,2017,32(3):11-22.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