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究

2020-11-23魏红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魏红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愿景与规划的实现,须以语言沟通为基础;倡议提出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剧增,人才培养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中心,从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借鉴国外TESOL、TESL、TEFL及TEIL教学模式,从教学组织、实习实践、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四个方面,推动漢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0-0018-04

一 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化人才成为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国际间教育文化往来日趋频繁,高等院校担负起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重任。2018年10月,教育部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方面提出“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1]。

汉语国际教育肩负着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增强、对外交流频次增加,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数量剧增。2019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加大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力度”[2]。“一带一路”倡议为汉语文化走出国门、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平台;倡议的实现又以语言沟通为基础,因而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数量、质量以及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国际教育承载着向沿线国家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该专业亟待思考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如何培养国家和市场急需的国际化人才。

二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对某层次教育如高职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或某专业如外语、会计、旅游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国际化人才培养具体措施三个方面。研究多结合国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具体专业特点,总结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缺失、目标不够明确、国际化程度欠缺等问题,阐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提出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例如,梁燕华(2018)等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文“从国际化教学管理体系以及相关制度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国际化实习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三个方面探索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措施”[3]。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多从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文化传播、合作交流等角度。例如,“浅析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路径”一文提出“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或疏漏,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4]”也有较少部分研究谈到“一带一路”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建设,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如何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成为当前学科教育与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5]。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多集中于人才核心素养、某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某学科教学及存在问题及出路等。例如,杨红英、林丽(2018)提出“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为中国心、国际观、竞争力三要素”,并基于此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变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6]。

(二)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外较早起步,很多国家陆续在20世纪中后期就制定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例如“自1978年,欧洲教育委员会第一个提出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进行高等教育联合学习计划”[7]。国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多研究集中在学生国际交流和学校国际合作两个方面。Tristan Bunuel曾发表《日益规范化的教育国际化联合培养》一文,重点阐述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高等学院开展了学院联盟培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办学趋势”[8]。近年来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多为具体专业或某一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例如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ACCA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9]提出开设双语课、ACCA证书考试课程,实施学位+ACCA证书制度、建立实习基地等教学改革。

目前国外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或集中在某一课程的教学探究,例如针对汉语口语教学“Investigation on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who Major in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 Oral Chinese Teaching Demo Classes”一文总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汉语口语课存在问题及表现,并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解决办法[10];或结合当下“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研究,例如“一带一路”建设下对外汉语教学本地化研究“A Study on the Localization of TCSOL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11]等。

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带一路”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肩负“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承”重要使命的高校,在新时代下更需勇于改革探索、勇于对外开放,更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迎合国内外“一带一路”社会及市场需求。本文将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中心主题,聚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借鉴国外TESOL、TESL、TEFL及TEIL教学模式,从教学组织、实习实践、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其“一带一路”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素养

(一)国际化人才概念

简单地说,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意识,具备全面且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

(二)国际汉语教师资质

国家汉办发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简称《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描述:要求教师具备本国及外国语言文字、文化知识;“掌握跨文化交际基本规则;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12]等。

为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标,“一带一路”倡议急需培养四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本文着重探讨“跨语言文化交流专门人才”培养问题。

“一带一路”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人才即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国际化视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负责构架语言桥梁,能够促进了解,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政治经济合作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体地讲,“一带一路”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人才具备的素养包括: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国内外前沿知识技能(《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规定的各类知识能力素质),熟练掌握1门以上外语(英语及沿线国家小语种),熟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惯例,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跨文化沟通,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不断学习更新、开展团队协作、参与国际竞争,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树立中国国际形象,实现“中国梦”及世界和平共赢发展贡献力量。

四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一)人才培养方案未结合实际需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汉语国际教师标准脱节。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为语言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与综合素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标,推动学生符合职业资质与就业要求。然而,很多高校尚未参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探索适合本学院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汉语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在满足汉语国际教师社会需求方面,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汉语教育教育对象层次及教育对象地域两个方面。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仍主要面向英语国家,针对不同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区分度不高,尚未完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性差、就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不到位

高校多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例小且效果不佳。很多学院因学科设置及发展规模等原因,未接收留学生;除参观、讲座、座谈外,也未面向学生开展任何实习实践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在校学生无法参加汉语国际教师志愿者项目,很多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少、国际交流项目平台少、从观摩课或与留学生的不定期交流中收获较少,导致教学经验少、教学能力不强。因实践积累影响教学水平与就业竞争力,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就业压力大,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并未从事与汉语教育相关的工作。

五 TESOL、TESL、TEFL及TEIL教学模式的启示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以上问题,高校应紧紧围绕“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与“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与汉语国际教育类似,英语国际教育包括对外英语教学如TESOL(对外英语教学)、T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EFL(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IL(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教学)迅速发展。上述四种英语类教学专业/课程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质均为外语教学,虽然目的语不同,但差异中存在共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除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外,可采纳英语国际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下谋求新发展。

(一)專业/课程简介

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即“对外英语教学”)起源于美国,最初为帮助来美移民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及提高交流能力。TESOL专业主要探讨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论,旨在提升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在美国,TESOL专业多为硕士或博士学位项目。同时TESOL也有证书课程,该课程内容已被100多个国家的8000多所学校认可。国外很多大学针对该学位项目可提供网上课程和夜课课程两种学习形式。

TESL(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s即“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指面向英语为非母语学习者(通常指英语国家的新移民)教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以融入性为动机。TESL项目着重听、说、读、写技巧,并传授语法、词汇等传统教学领域中的方法,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强调学习的应用性及自主性。国外大学开设有TESL本科专业,或TESL证书培训项目。美国ESL教学法课程特点为“注重理论指导,精讲相关教学理论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注重动手能力,让大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教学大纲、课堂设计;注重课堂交互,运用工作坊和小组活动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兼顾网上教学平台反馈,突出多元化评价机制”[13]。

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指面向英语为非母语学习者教授英语作为外语,以工具性为动机,起源于英国。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于课堂的语言学习及教学研究、课堂管理、语言教学中的测试与评估、英语外语教学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之理论与实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六 结语

互联互通的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需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需要国际化教育,需要用国际意识和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本科高校应响应时代召唤,紧跟国家发展政策,紧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TESOL、TESL、TEFL、TEIL四种英语类教学专业/课程及其相互关系在教学组织、实习实践、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带来的启示,树立国际化培养理念、实施国际化培养方案、与国外高校加强对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新时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更好地传播汉语言文化,增强汉语认可度与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https://baike.baidu.com/item/加快 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EF%BC%882018-2022年%EF%BC%89/23303227?fr=aladdin

[3]梁燕华,蔡成涛,王立辉,刘志林,苏丽.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8(1): 8-9.

[4]白潔.浅析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路径[J].陕西教育(高教),2018(7): 35-36.

[5]面向“一带一路”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研究[J]. 河北职业教育, 2018(5): 69-72.

[6]杨红英,林丽.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2): 212-217.

[7][8]王书丹. 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9]Nan Nan.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ACCA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C].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CEM 2018), Atlantis Press, 2018.

[10]Lin Zhang.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who Major in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 Oral Chinese Teaching Demo Classes[D]. DEStech Publications, Inc., 2018.

[11]Xiaosheng Zhou. A Study on the Localization of TCSOL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D].2018 5th ERM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ERMI-AES 2018), 2018.

[12]国际汉语教师标准http://www.hanban.org/teachers/node_9732.htm.

[13]聂韶峰. 美国ESL教学法课程特点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590-594.

[14]苏华玲. 浅谈TEIL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理论研究[J].英语广场,2018(2): 76-78.

[15]屠海波. 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2): 188-190.

[16]张旸.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4): 125-126.

(责任编辑: 姜海晶)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