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期间提供政府公共物品的保障性措施和配套手段
——以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提供线上教育教学为例

2020-11-23窦贤惠

就业与保障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通话板书方言

文/窦贤惠

一、产生公益物品的原因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立足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坚决防范疫情向校园蔓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实现自主成长。为实行国家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工作,安徽省全面实施普通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

二、外部效应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义务教育,其不但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且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强制性。由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所称的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公共事业,因此,义务教育是题中之义。义务教育不仅是一种公共物品,它更是接近准公共物品的一种公益物品。义务教育是由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获得个人受益的同时,社会也会获得较大收益,并且这种社会受益大于个人收益,因此,义务教育具有较明显的正外部性。

三、覆盖范围和实施步骤

2019年安徽省共有2846所初中,初中在校生共计218.8万人;7792所小学,小学在校生共计462.1万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值春季开学之际,安徽省坚持省级宏观指导、市县统筹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家庭社会共同支持的工作机制。通过网络平台、iTV三大运营商等多种平台,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根据《方案》,为确保此次疫情期间各地市线上教育教学课程资源的质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遴选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教研员和市、县(区)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作为授课老师,统筹各地技术力量,共同制作,并向各地推送在线教学资源,课程资源采取先录后播、四级审核制度,以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全省16个地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举行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教学活动,首期为期4周的视频录课于2020年3月2日正式上线。播放录课视频的平台有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中广有线、安广有线、iTV三大运营商、智慧教育平台阳光云课、名师云课堂等。各校原任课教师也可通过钉钉、学习通、微信群、QQ群、班级空间、校园平台、教师个人空间和微博等对学生进行线上答疑、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等个性化辅导教育教学。

2020年3月3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函》,各地市“一人一案”,共排查统计初步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共计1.7万人,其中1.2万人通过赠送手机、平板电脑和开通电视等方式得到解决,其余5千人通过赠送流量等方式得到帮助。线上教育教学,是利用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的方式,家校协同,在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上,作出的一种积极尝试。经过20天的线上教学视频的观看,课程内容较为丰富,讲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参与视频录课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把课本上原本静态的知识和画面变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课件的强大功能,也让学生们耳目一新。

四、进一步改进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相较于课件的强大功能,参与视频录课的教师选择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首期4周的录课视频来看,教学内容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正所谓“政府应做好义务教育供给中的‘检验官’的角色,政府要保护好其在群众中的‘品牌’,同时对其中进行的改革行为要用‘发展的眼光’加以辨别”。

(一)普通话教学

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1]。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既不以消灭方言为目标,也不以消灭方言为手段。由于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两者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处在完全不相同的时空之中,所以,我们不能把普通话和方言简单地对立起来。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它的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实用性。在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时期,方言之间过去所有的那种明显的界限会逐渐淡化,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削弱[2]。“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相反的,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三级六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教师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3]。

安徽是一个多方言省份,方言在分布上很复杂,皖北中原官话、皖中江淮官话、皖南吴语、皖西赣语、客家话(如畲话)、徽语等。皖北中原官话包括淮河以北所有市县及淮河以南的凤阳、蚌埠、寿县、霍邱、金寨等地;皖中江淮官话包括淮北的淮远、淮南的凤阳、蚌埠、寿县、霍邱、金寨,沿江南岸的马鞍山、当涂、芜湖、繁昌、铜陵市、铜陵县、池州市、东至及皖南的南陵、青阳、广德、郎溪、宣州市、泾县、旌德等地;皖南吴语包括今太平、石台、泾县、铜陵、繁昌、芜湖县及宁国、南陵、宣城、当涂、青阳、贵池等县市;皖西赣语主要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等地;客家话(如畲话)分布在宁国、广德、郎溪、泾县等地;徽语主要是安徽皖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养成说普通话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普通话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统筹相关技术和资源,统一对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线上教育教学,要更注重对视频录课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的遴选[4]。因此,对全省16个地市中小学在职、在编的各学科教师,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数据及名单信息、各学科教师的级别及名单信息等进行统计和完善。另外还需统计的数据,诸如:各中小学每年春秋季流感高发期,因流感疫情而导致整个班级停课的数据统计等。当发生因不同程度的疫情或者其他需要停课离校的情形时,视停课涉及学校的范围,就能实时制定并实施出高效率的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高质量的视频以及音频录课计划。

(二)板书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大大削弱了用笔写字的技能。然而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能写出一手好看的字,更能增强其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吸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板书对语文学科的教师要求要更高一些,特别是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统筹相关技术和资源,统一对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线上教育教学,涉及近681万学生观看学习,更要注重对视频录课教师的板书要求。在实际的视频或音频录课过程中,都是对着事先制作好的课件讲解,基本上用不到现场板书。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一些需要注意的生字在特殊笔画上就要求授课教师进行现场板书,以引起学生们对该字的书写重视。这时授课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更为课堂增彩。

(三)仪表仪态

教师在视频录课时要考虑到疫情期间,学生们的户外活动几乎没有,心情沉闷。这时候,视频录课教师的仪表仪态对学生们的心理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着装和发型应尽量做到活泼、不呆板,这样更能吸引学生仔细观看录课视频;其次,录课教师要摈弃说话时自己平时不易察觉的口头禅;另外,一些录课教师不习惯面对镜头讲课,一旦面对镜头录课时,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僵硬,有语调停顿不协调的、有手无处安放的、有眼睛忽而斜视和不停地眨,等等。

(四)视频音量

就此次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线上教育教学首期录制的4周视频课程来说,在终端播放时,声音忽大忽小。对此,录课视频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调整和对接好录课教师的音调和课件提前录制好的音频,以免发生在播放录课视频和音频时音量不协调情况,导致学生在短短20分钟的课堂上不停地来回调音量。

猜你喜欢

普通话板书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