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述评①
——基于CNKI数据库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体系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河南商丘 476000)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首次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加以推进,这也为随后学校体育深化改革定下了基调。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6个素养、18个基本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1]。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制订了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育全面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发展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是教育战线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众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育更多满足新时期社会要求的未来人才,本研究对已有的关于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整合分析,梳理已有的成果,并且找出仍然存在的纰漏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看法和意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

本文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体育核心素养”“中学生”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出66条结果。通过阅读题目进行排除后,共计纳入研究57篇,其中硕士论文8篇、期刊论文49篇。根据其研究主题内容,将其分为体育核心素养现状分析、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分析、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构建分析3个主要方面进行探究。

1 研究内容分析

1.1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将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纳入课程标准,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自该标准颁布之后,高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各地中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方向。为了探清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找出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考察,对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是推进教育工作改革的基础。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深入实地进行了调查取证。丁晨选取了苏州市相城区的5所中学为研究对象,针对体育核心素养具体表现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指出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上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也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另外有王鸿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青岛市高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青岛市高中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素养整体一般,但运动能力整体较差。并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3]。此外,还有刘亚茹对济南市中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调查等研究,为了解各地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持续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目标。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教学条件等差别,各地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已有的现状分析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发展仍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若干个地区的情况还不足以反映整体的水平,仍缺乏大范围、大群体的相关研究,已有的研究虽有一定的价值,但还缺乏代表性,不足以作为更高层次的指导意见。

1.2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分析

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培养标准出台后,围绕着如何发展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探讨层出不穷。体育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要的一环,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已经被逐渐边缘化的体育,究竟该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成为中学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相关工作者或从理论构思,或从实践研究出发,针对如何利用有限的现实条件来促进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献计纳策,提出相当多的建议,为落实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推行,中学教育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有学者提出,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与体育教育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教育改革为手段,通过不断探索,在体育教育改革中不断地完善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4]。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在应试教育的竞争前,学生疲于文化课的学习,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运动能力低、体育意识缺乏、健康知识和行为重视不足等已成为当前中学生的常态,针对这种情况,李贵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体育情感、养成运动习惯、引导健康行为以及重视核心素养评价5项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5]。中学生升学压力大,体育课常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因此,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之上,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刘桂丽等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大课间活动期间要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协同发展来推动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6]。体育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从加强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体育道德素养方面入手。学校要积极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要通过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等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7]。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教育是长久之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看到效果。因此,各种理论上的培养策略仍需要实践的检验。已有的研究各有侧重,综合来看,推动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依靠体育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学校、家庭、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到重视体育、参与体育,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改革,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才能真正做到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已有的研究仍处于理论设计阶段,缺乏实践性的研究来检验,且有研究雷同现象,缺乏具有一定深度的创新研究。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是国之大计,找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培养路径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和路径的探索,仍任重而道远。

1.3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分析

对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重中之重。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如何评价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制定出完善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检验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成效的关键。

尚力沛围绕学科核心培养的体育学习情景展开讨论,以“如何创设”“如何生成”“如何评价”为逻辑层次,构建了一个体育课堂开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的整体框架,认为可操作化的评价方法必须将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和指标化,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有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参与以及课前的评价准备是实现体育核心素养评价的关键[8]。课外体育活动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郭凯燕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理论指导,构建了以“活动机制”“资源配置”“活动组织”“活动效果”“社会环境”5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并包含16个二级指标以及66个三级指标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核心素养下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9]。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验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成效的科学依据,对开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有的研究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评价体系的设计,但是体育核心素养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有着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已有的评价体系还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因此,学术界应加强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制定出一套全面、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2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国家根据时代需要而制定的教学要求,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已有的研究及论述为未来相关研究的纵深发展和学术传播提供了帮助。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存在的纰漏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中学生核心体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