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小学7—9岁儿童动作熟练度特征研究

2020-11-22陈俊仪张志辉廖艳清黄鸿艳顾大成

运动精品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移动性滑步抛球

陈俊仪 张志辉 廖艳清 黄鸿艳 张 幸 顾大成

南宁市小学7—9岁儿童动作熟练度特征研究

陈俊仪1张志辉2廖艳清3黄鸿艳2张 幸2顾大成4

(1.南宁市第八中学,广西 南宁 530022;2.南宁市新际路小学,广西 南宁 530011; 3.五塘镇第二小学,广西 南宁 530215;4.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299)

评估南宁市7—9岁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技能水平。选用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TGMD-3)对457名7—9岁儿童进行动作技能测试,分析儿童的动作熟练度和年龄变化趋势。在移动性技能中,侧滑步和冲刺跑动作熟练度最高,蹦跳动作熟练度最低。在操作性技能测试中,双手接球和原地运球动作熟练度最高,挥棒击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熟练度最低。结论为:儿童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中常涉及到的动作模式成熟度较高,在生活和运动中极少使用的动作模式成熟度较低。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熟练度也随之增长,各动作之间的熟练度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小学;儿童;大肌肉动作;动作特征

儿童时期的动作发展以大肌肉动作发展为主,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运动能力开始发展并日益趋向成熟[1],掌握多项大肌肉动作技能不仅能够增加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儿童在未来适应高难度运动技能的学习。国内动作发展的研究集中在3—6岁幼儿阶段,而关注小学7—9岁儿童动作发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南宁市7—9岁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技能水平,试图揭示儿童大肌肉动作熟练度的项目特征,水平和年龄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证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新际路小学和五塘镇第二小学1—3年级选取7—9岁儿童457人,其中男生258人,女生199人。将受试儿童按年龄分成三组,7岁组156人,8岁组136人,9岁组145人。

1.2 研究方法

1.2.1测试法

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表(TGMD-3)是专门用于测量和评估3-10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状况的测试工具,是在TGMD-2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证研究的检验持续反馈修订而来的,最新的TGMD-3量表在实用性和结构清晰度上能够更准确的评价儿童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水平。该量表按照大肌肉动作发展特征分为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共13种基本动作模式,多方面考察了儿童的大肌肉基本动作表现的情况(详情见表1)。已有研究证明该量表适合评估我国儿童动作发展的水平[2-3]。参加测试的人员都已经过专门的培训,测试过程严格按照TGMD-3指导手册的规定进行。

表1 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项目和分数(TGMD-3)

移动性技能测试操作性技能测试 测试项目满分测试项目满分 冲刺跑8分双手接球6分 单脚跳8分原地单手运球6分 立定跳远8分上手投球8分 前滑步8分下手抛球8分 侧滑步8分助跑踢球8分 蹦跳6分单手挥拍击球8分 双手挥棒击球10分 总计46分 54分

1.2.2录像分析法

为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评分员通过观看测试录像的回放,根据测试动作中的每项得分标准对受试儿童的动作表现进行评分。采用“点式记分法”进行对儿童的动作表现进行评分,既受试儿童在完成测试项目时达到了某项动作标准的得分要求,记录“1”分,没有达到则记录“0”分。

1.2.3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儿童动作技能的得分。

2 结果

TGMD-3测试各项目的满分有6分,8分,10分三种,为便于比较儿童各项基本动作技能的得分情况,采用动作熟练度来表示动作技能的难易表现水平,动作熟练度的计算公式为项目平均得分与满分的比值, 熟练度比值越接近1,则表明儿童此项大肌肉动作技能的表现越好。

表2 各项移动性技能熟练度(N=457)

(M±SD)项目满分动作熟练度 侧滑步6.25±1.338分0.78 冲刺跑5.59±1.378分0.70 单脚跳5.43±1.498分0.68 前滑步5.11±1.698分0.64 立定跳远4.83±1.508分0.60 蹦跳2.75±1.576分0.46

表3 不同年龄组儿童移动性技能熟练度(N=457)

7岁(一年级)8岁(二年级)9岁(三年级) (M±SD)熟练度(M±SD)熟练度(M±SD)熟练度 侧滑步5.85±1.470.736.18±1.180.776.76±1.150.84 冲刺跑5.04±1.290.635.64±1.340.716.14±1.260.77 单脚跳5.03±1.490.635.27±1.510.666.03±1.260.75 前滑步4.75±1.890.595.28±1.550.665.30±1.570.67 立定跳远4.36±1.690.544.94±1.130.625.23±1.500.65 蹦跳2.40±1.680.402.63±1.520.443.25±1.380.54 移动性技能总分27.42±4.450.6029.95±3.440.6532.71±3.800.71

2.1 各项移动性技能的熟练度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移动性技能测试中,侧滑步(0.78)和冲刺跑(0.70)的动作熟练度最高,单脚跳(0.68)、前滑步(0.64)和立定跳远(0.60)动作熟练度次之,蹦跳(0.46)的动作熟练度最弱。结果表明,移动性动作熟练度在不同项目上表现出水平不一的现象。

2.2 不同年龄组移动性技能的熟练度结果

分别观测7,8,9岁三个年龄组儿童各项移动性技能的熟练度,侧滑步(0.73,0.77,0.84)和冲刺跑(0.63,0.71,0.77)动作在各年龄组中熟练度最高,单脚跳(0.63,0.66,0.75),前滑步(0.59,0.66,0.67),立定跳远(0.54,0.62,0.65)动作在各年龄组中熟练度次之,蹦跳(0.40,0.44,0.54)动作在各年龄组中熟练度最低。从移动技能总分(0.60,0.65,0.71)看,该技能的熟练度都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的情况(见表3)。

2.3 各项操作性技能熟练度结果

由表4可看出,在操控性技能测试中,双手接球(0.81)和原地运球(0.77)的动作熟练度最高,助跑踢球(0.75)和下手抛球(0.70)动作熟练度次之,双手挥棒击球(0.52)、上手投球(0.50)和单手挥拍击球(0.44)三项基本动作技能的熟练度较弱。操作性技能熟练度的排序和得分结果表明,在不同项目上儿童的动作熟练度水平有参次不齐的现象。

表4 各项操作性技能熟练度(N=457)

(M±SD)项目满分动作熟练度 双手接球4.87±1.126分0.81 原地运球4.65±1.526分0.77 助跑踢球6.02±1.388分0.75 下手抛球5.56±1.518分0.70 双手挥棒击球5.16±1.4610分0.52 上手投球3.98±1.758分0.50 单手挥拍击球3.55±1.438分0.44

2.4 不同年龄组儿童操作性技能熟练度结果

表5 不同年龄组儿童操作性技能熟练度(N=457)

7岁(一年级)8岁(二年级)9岁(三年级) (M±SD)熟练度(M±SD)熟练度(M±SD)熟练度 双手接球4.63±1.150.774.86±1.080.815.13±1.080.86 原地运球4.19±1.780.704.58±1.520.765.21±0.930.87 助跑踢球5.46±1.300.686.01±1.310.756.64±1.280.83 下手抛球5.05±1.690.635.37±1.280.676.32±1.220.79 挥棒击球4.72±1.320.474.96±1.350.505.85±1.470.58 上手投球3.78±1.600.473.92±1.870.494.24±1.740.53 挥拍击球3.34±1.290.423.41±1.500.433.92±1.430.49 操作性技能总分31.18±4.440.5833.11±4.710.6137.32±4.070.69

表5表明,分别观测7,8,9岁三个年龄组儿童各项操作性技能的熟练度,双手接球(0.77,0.81,0.86)和原地运球(0.70,0.76,0.87)动作在各年龄组中熟练度最高,助跑踢球(0.68,0.75,0.83)和下手抛球(0.63,0.67,0.79)动作熟练度次之,挥棒击球(0.47,0.50,0.58),上手投球(0.47,0.49,0.53),挥拍击球(0.42,0.43,0.49)动作在各年龄组中熟练度最低。从操作技能总分(0.58,0.61,0.69)看,该技能的熟练度都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的趋势。

3 讨论

3.1 儿童移动性技能熟练度原因分析

移动性技能是个体独立和安全地将自己的身体在空间中产生位移的动作技能[4],动作形式包括奔跑、跳跃、单滑步、跨步跳等,移动性技能的发展是儿童维持日常生活、参与社交和进行身体活动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在移动性技能测试中,侧滑步要求儿童采用不对称的步伐左右移动,受试儿童的动作特征为:能够流畅完成左右的滑步动作,滑步时腾空不明显,部分儿童在滑步过程中会出现身体转向前进方向的变化,该动作是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的基本移动步伐,在体育课中经常能得到练习机会。冲刺跑要求儿童在规定距离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测试,是考验儿童在快速移动中四肢协调配合能力的动作,受试儿童的动作特征为:手臂前后摆动不充分,上体正直,步幅较小,落地时采用全脚掌着地,跑步是儿童开展各种体育游戏的基本技能,接触时间较早。因此,冲刺跑和侧滑步的熟练度最高。单脚跳是一个考验儿童单侧腿部力量支撑和身体控制平衡能力的动作,受试儿童的动作特征为:能轻松完成4次以上的单脚跳,手臂和非支撑腿多用于维持身体平衡而不是配合躯干产生向前的动力,该年龄段儿童下肢力量发展尚未成熟,身体控制能力较差,完成动作时容易变形。前滑步是儿童接触到的首个使用不对称步伐向前移动的技能,这个技能平时使用频率较低。立定跳远是考察学生下肢与髋部肌肉、上肢协调用力的动作,动作技术复杂。因此,单脚跳、前滑步和立定跳远的熟练度相对较低。蹦跳动作熟练度最弱,此动作要求节奏性和四肢协调配合的能力较高,难度相对较大,熟练度较低也与该项目的得分标准比较严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3.2 儿童操作性技能熟练度原因分析

操作性技能是个体直接或间接控制外界物体,按自己的意愿达到某种目标的动作技能[4],包括投掷、踢、抛接、挥击、运球等各种方式,操作性技能的发展能够提高儿童对外界各种物体的控制能力,有助于儿童身体协调、灵敏和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是基本运动技能的核心。在操作性技能测试中,双手接球是一项考察儿童手-眼协调的动作,受试儿童的动作特征为:大部分儿童接球前手臂没有弯曲放在胸前,双手没有迎球动作,能轻松完成仅用双手接住来球。原地运球是考察儿童在原地用手控制动态物体上下运动的动作,受试儿童的动作特征为:能连续完成4次以上的运球,运球高度能保持在腰间,大部分儿童运球时用手掌控制球,少部分儿童运球时用手指控制球。因为篮球在广西是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拍球和传接球游戏,到了小学阶段已积累了相关的运动经验,因此双手接球和原地运球熟练度较高。下手抛球和上手投球属于投掷动作模式的不同类型,旨在考察儿童四肢与躯干的协调发力,上手投球动作比下手抛球动作更复杂,评分标准也比较严格,因此在测试中儿童下手抛球的动作表现要优于上手投球,受试儿童上手投球的动作特征为:仅用持球手完成投掷动作,没有躯干和腰腹的转动,下肢静止,上下肢动作配合不流畅。受试儿童下手抛球的动作特征为:抛球前持球手向后摆动,抛球时持球手同侧脚上部,抛球后手臂随挥至胸部。助跑踢球是考察儿童的脚-眼协调以及个体在动态过程中控制静态物体的动作,受试儿童助跑踢球的动作特征为:能够快速助跑接近球,踢球时没有拉长步伐,踢球部位用的脚尖而不是脚背或脚内侧。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校园足球,足球也成为校园体育里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儿童平时接触足球运动的时间较多,对该测试动作认知程度较高,动作熟练度较高。挥棒击球和挥拍击球属于手持器械的挥击类动作,不仅考验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考察儿童对击球空间,击球时机,击球距离的感知能力,受试儿童挥棒击球的动作特征为:挥棒击球时动作较小,下肢保持静止,击球时几乎没有肩宽转动,击球成功率较低。受试儿童挥拍击球的动作特征为:站位面对击球方向,击球时从右向左水平挥拍,下肢保持静止或同侧脚上步击球,击球成功率较低。挥棒击球和挥拍击球熟练度较低是因为这两个项目难度较大,我国校园中棒球和网球项目场地设施不齐全,缺乏相关练习器材,儿童对这两个项目比较陌生。

3.3 儿童动作熟练度的水平和年龄特征分析

研究通过横向观测相同年龄的儿童各项动作技能的熟练度发现,在不同项目中儿童的动作熟练度有所不同,是因为儿童时期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Newell的动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动作发展会受到环境、个体和任务三个因素的影响[5],多项研究发现体育教学内容[6],个体的认知差异[7],家庭成员的运动价值观和身体活动频率[8]会影响儿童的动作熟练度。本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动作技能熟练度呈现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的趋势,是因为个体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建立新的动作模式,动作模式从当前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需要时间积累大量的动作经验,随着时间的发展,积累的动作经验使得个体的自我感知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感知能力是一种个体在完成运动任务时具备的信心和信念,可体现在运动中感觉自身的空间位置变化和力量的控制等[9],因此,儿童的运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度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这一变化规律符合seefelt提出的“动作发展金字塔模型”[9],该模型解释了大肌肉动作技能与年龄之间的变化关系。

4 结论

4.1儿童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中常涉及到的动作模式成熟度较高,在生活和运动中极少使用的动作模式成熟度较低。

4.2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熟练度也随之增长,各动作之间的熟练度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1]Clark J.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Motor development[J].InVS Ramachandram,1994,(4):235-255.

[2]宁科.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特征及教学指导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82-94.

[3]刁玉翠,董翠香,李静.大肌肉动作发展测验上海市常模的建立[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2.

[4]柳倩.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7-78.

[5]Newell KM,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AnnuRevpsychol,1991(42):213-237.

[6]刘波.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7]任园春,赵琳琳,王芳,等.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儿童体质、行为及认知功能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79-84.

[8]COOLS W, De MARTELAER K, SAMAEY C, et al.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 performance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relation to family context[J]. J Sports Sci, 2011,29(7):649-660.

[9]Payne G,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4-196.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vement Pro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ged 7~9 in Nanning City

CHEN Junyi,etal.

(Nanning NO.8 Middle School, Nanning 530022,Guangxi, China)

陈俊仪(1995—),硕士,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与促进。

猜你喜欢

移动性滑步抛球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运用排球攻防技术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教学策略
抛球机的介绍及运用方法庞见维
中小学课余篮球训练中滑步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
摄影作品电脑后期制作的重要性研究——以井冈山不可移动性资源题材摄影为例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法与学法
面向5G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基于泊松分布的无线物联网延迟接入路由研究
爱上抛球运动
滑步 优秀门将的葵花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