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孕妇五色风险专案管理在产科门诊运用分析及对策

2020-11-21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五色产科孕产妇

韩 新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苏常州213000

高危孕妇主要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存在某种并发症或致病因素而诱发难产,甚至威胁到母婴生命安全的高危人群[1]。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孕妇不断增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危孕妇数量的增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攀升。以往研究报道,高危妊娠与孕妇个人因素、胎儿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其一方面会影响孕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增加难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引入五色风险专案管理策略,为探究其实施效果,收集2018年7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高危孕妇6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 我 院60例高危孕妇,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0~43岁,平均(31.6±2.7)岁;其中17例为初产妇,13例为经产妇;孕龄20~39周,平均(32.38±3.23)周。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31.7±2.5)岁;其中16例为初产妇,14例为经产妇,孕龄18~39周,平均(32.41±3.17)周。两组孕妇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年龄≥20岁;(2)孕妇临床资料及病史、检查记录等资料完善,检查前均告知孕妇,已了解且同意加入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3)能够正常语言交流的孕妇;(4)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1)经诊断合并心肝肾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2)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碍患者;(3)存在语言交流沟通障碍、听力障碍或无法配合研究者[3~4]。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风险管理。采用高危妊娠产妇综合评分法对危险程度予以评估,高危分值建议到三级以上医院进一步确诊。产科门诊助产士应向产妇及家属普及高危妊娠预防知识,结合产妇孕龄、体重以及危险因素等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教方案,为孕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定期开展讲座活动,进行现场指导。观察组针对高危孕妇采用五色风险评估后进行专案管理,由专人负责对高危孕产妇登记及管理工作。(1)评估风险等级。制订《高危孕产妇登记室工作人员职责》,根据《常州市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手册》中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流程图制订高危孕产妇登记室工作流程图,由医生对孕妇按五色风险评估表评估风险级别(低风险-绿色;一般风险-黄色;较高风险-橙色;高风险-红色;传染性疾病-紫色。绿色风险留基层社区产检,黄色风险转三级医院复评,橙色、红色风险留三级医院就诊),高危孕妇登记室护士对高危孕产妇按橙色、红色、紫色分类登记,配合产科组共同行专案管理,并指导孕妇下次就诊及登记的相关事项。红色24h内、橙色72h内及时上报医务科,定期统计相关数据上报医务科。(2)妊娠管理措施。①对已登记高危孕产妇按预约日期进行跟踪随访管理、电话提醒及督促孕妇按时来院产检,追踪妊娠风险评估情况,指导孕产妇严格执行专家医师制定的诊疗方案。根据医生评估情况,如高危因素消除或产后42d,及时结案,并在《高危孕产妇管理登记本》中做好结案登记归档。对已登记的高危孕产妇中失去联系者名单及时上报医务科,以及时通知孕妇所在的基层社区加强日常随访管理。②接收下级医院的转诊单,定诊室定人进行风险评估,按要求填报风险评估表,由高危孕产妇登记室护士收取转诊单及风险评估表,整理并核对报表与患者登记信息是否相符,做好保存及上报工作。③规范随访。在确诊妊娠12周内到医院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同时建立《孕妇保健手册》,接受健康教育,定时检查,了解胎儿胎盘发育情况。询问既往生育史、家族史,排除异常生育史。全身检查,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全身健康问题筛查。妇科查子宫位置、大小,确定与孕龄是否相当。化验及其他功能检查。胎儿B超排除多胎妊娠、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多少等高危妊娠。了解胎儿发育、胎盘功能。高危孕产妇登记室护士按产检要求进行随访:孕龄<28周每月一次,28~35周每两周一次,36周起每周一次,妊娠合并疾病按产检要求32周起每周一次,重症孕妇每周一次,特殊情况者按预约产检日期进行随访。④健康管理。加强初次登记孕妇的孕产期相关疾病知识指导宣教,促进高危孕妇了解或熟悉相关知识,能进行自我识别、检测、护理,通过满意率调查表调查护士宣教程度,保证高危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

1.4 观察指标

随访至产后42d,比较两组孕妇管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心理变化情况,随访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估均参照Zung编制的SAS、SDS量表,焦虑、抑郁轻度、中度、重度分值范围分别为51~59分、60~69分、≥70分[5]。新 生 儿Apgar评分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新生儿生理状况越好[6]。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表示产前五色风险管理法所筛选高危风险孕妇与临床实际的符合情况;分娩结局良好评估标准:在妊娠满37周~不满42足周(259 ~ 294d)期间,分娩自然发动,产程正常进展,整个分娩过程处于低危状态,胎儿以头位自然娩出。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管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孕妇管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孕妇SAS、SDS评分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管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孕妇管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管理前 管理后 t P 管理前 管理后 t P观察组30 64.15±2.36 44.62±2.53 30.918 <0.05 64.32±8.36 38.67±5.27 14.216 <0.05对照组30 63.21±1.26 55.47±1.16 24.753 <0.05 65.72±7.96 51.32±5.25 8.272 <0.05 t 1.925 21.352 0.664 9.314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孕妇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娩结局良好率比较

观察组孕妇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娩结局良好率分别为6.7%、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娩结局良好率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37±0.36)、(9.48±0.5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出生后1min 出生后5min观察组 30 8.37±0.36 9.48±0.52对照组 30 7.81±0.42 8.79±0.24 t 4.339 6.893 P<0.05 <0.05

3 讨论

作为一项特殊生理过程,妊娠、分娩是女性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该阶段孕产妇情绪敏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饮食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容易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尤其是高危孕妇,更是面对潜在的风险,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高危孕妇涉及范围很广,如慢性危险因素和疾病、急性的合并症以及孕晚期或者是临产前发生的异常情况,都可能导致胎儿或者母体高危[7-9]。

目前,就如何做好高危孕产妇安全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门诊医疗护理内涵质量,是产科门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门诊的做法是在产前筛查、普通产科门诊分别设置了风险评估专用门诊,经评估,较高风险孕妇需到产科、产前诊断专家门诊就诊。初次就诊评估后,较高风险以上孕妇需到登记室登记,以后每次产检均要求孕妇到登记室登记。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医生忘填《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或孕妇拿了报告单没来登记,造成登记疏漏;以及有些孕妇随访间隔时间太长[10-12],未按规范进行随访等问题;新登记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指导不到位,如高危病症的自我识别等。针对存在问题我院在五色管理运行中不断整改完善,门诊办及产科部督导产科门诊医生做好高危孕产妇的分级评估,规范接诊及转诊,及时认真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及转诊单,督促孕妇定期产检,随时了解高危孕妇健康状况,及时给予有效的防范处理[13-15]。自2018年4月起,我院根据《常州市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手册》规定要求,开展高危孕产妇登记管理工作,针对高危孕妇采用五色风险专案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管理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优于管理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五色风险专案管理对高危孕妇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五色风险专案管理对孕产妇危险等级进行精准评估,能够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通过颜色强化高危预警标识,便于各项护理工作快速得到落实,提升护理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16-17]。本研究中观察组孕妇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为9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分娩结局良好率为93.3%,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五色风险专案管理对妊娠结局的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将五色风险专案管理应用于高危孕妇,是缓解高危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分娩结局良好率的有效管理方案,高危风险评估符合率高,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五色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五色田畈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