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2020-11-21杨凤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雄激素卵巢遗传

杨凤华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江苏常州 213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初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加[1]。血液雄性激素过高、无排卵是其主要临床特点[2]。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是其主要发病原因,从而引发内分泌失调。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成效。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 顾 性 选 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 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1.6±7.6)岁;病程1~5年,平均(3.20±1.02)年。在年龄分布情况方面,22~30岁12例(48.0%),31~40岁13例(52.0%)。在 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轻度10例(40.0%),中度9例(36.0%),重度6例(24.0%)。对照组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32.3±6.7)岁;病程2~5年,平均(3.41±1.14)年。在年龄分布情况方面,23~30岁11例(44.0%),31~42岁14例(56.0%)。在 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轻度11例(44.0%),中度9例(36.0%),重度5例(2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有血液雄性激素过多、排卵数量过少、内分泌紊乱等临床症状。(2)均经超声检查发现有卵泡现象存在于卵巢部位。(3)均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③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10cm3)。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排除标准:(1)异常月经者;(2)不孕者;(3)有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依据医院的护理常规,遵医嘱及护理标准执行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将健康宣教手册发放给患者,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规检查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并将具体的护理计划制定出来,临床护理人员随时督促患者,提醒患者完善各项检查等。

1.3.2 观察组护理方法 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施以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具体操作如下。(1)健康教育。在诊疗患者疾病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准确认知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促进患者诊疗依从性的提升,对诊疗进行积极配合,遵医嘱服药[2]。临床实践证实,每天09:00~15:00人体精神处于亢奋状态,具有平和的态度,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一时间段主动和患者沟通,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促进患者认知自身疾病程度的增强。(2)用药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了解,遵医嘱熟练掌握用药剂量,从而将最有效的药物诊疗内容提供给患者。(3)饮食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实际体质、具体病情将个体化的用餐方案及用餐量制订给患者。(4)调整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增强运动以降低体重和缩小腰围,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睾酮水平,从而恢复排卵及生育功能。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完全无各项病症,具有正常的经期、血清中性激素指标,持续排卵3周期以上;显效:患者基本无各项病症,具有基本正常的经期、血清中性激素指标,3周期内排卵1次;有效:患者具有较轻的各项病症、较好的经期、血清中性激素指标,6周期内排卵1次;无效:患者的各项病症均没有减轻或加重[4]。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出院后随访3个月,评定治疗效果。(2)护理前后评定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界值为50分,评分越低焦虑抑郁越轻;(3)出院时评定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总分0~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80~89分为较满意,90~100分为很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诊疗情况比较

在诊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24/25),对照组为84%(21/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疗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SDS、SAS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2%(23/25),对照组为68%(1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指性激素分泌异常,并且伴随代谢紊乱的一组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紊乱、多毛、肥胖,部分患者伴随不孕,甚至痤疮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3方面:(1)稀发排卵或者没有排卵,具体的表现是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缩短、延长等。(2)高雄激素血症,表现为多毛、痤疮、高雄性的脱发等症状,另外也可以表现为雄激素水平的升高。(3)在B超时发现一侧或者两侧卵巢的多囊样改变。如果这三条中符合两条,又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高雄激素或者不排卵情况,需考虑患者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也有非遗传因素。从非遗传的因素来讲,母体在孕期暴露于高的雄激素环境下,容易导致出生后的小女孩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的因素主要是指遗传方面所导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其与母亲的多囊卵巢或者是父亲的秃发相关,可能是同一个遗传的位点。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是母亲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或者是常染色体的遗传,或者是多个染色体的多基因的遗传异常相关的一组疾病,所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育龄女性多认为该疾病会导致不孕,引起恐慌。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25 25 53.81±5.14 54.22±5.13 34.75±4.78 43.26±4.97 6.965 4.541<0.05<0.05 50.29±5.51 50.70±4.42 38.74±4.25 44.23±5.36 3.365 3.306<0.05<0.05 t 1.886 4.303 1.638 3.182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n(%)]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一种女性内分泌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血液雄性激素过高、无排卵是其主要临床表现[5-6]。发病机制为内分泌在机体对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调控饮食起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7-8]。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为胰岛素缺乏充足的分泌、具有抵抗性。在用药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各方面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开展[9-10]。从总体上来说,整体护理包括用药宣教、心理护理、锻炼引导、健康指导等内容,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将个体化的护理策略制定出来,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将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11-12]。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3-15],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护理成效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诊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SDS、SAS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6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成效。

综上所述,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护理疗效,并且能够明显改善病症带来的焦虑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成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雄激素卵巢遗传
非遗传承
男性50岁后雄激素还很旺盛是好还是坏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中年男人也需要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