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静脉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比较

2020-11-21蒋艳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奈德阻塞性

蒋艳芳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丰县 221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呼吸内科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咳痰、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3]。相关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可能与有害颗粒、气体异常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通常采用吸氧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心理干预及运动锻炼等综合方案,其中临床常见治疗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甲泼尼龙等,给药方式有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口服等[4]。为探究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及静脉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选取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10月我院诊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选取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11版)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病情分级标准[5];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采用其他药物者;对该研究方案存在用药禁忌证者;恶性肿瘤者;其他肺部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精神疾病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1~76岁,平均(55.1±12.3)岁;平均病程(3.86±1.15)年;病情分级包括轻度13例,中度33例,重度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5岁,平均(56.0±11.6)岁;平均病程(3.91±1.22)年;病情分级包括轻度15例,中度34例,重度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及对症干预,研究组予以布地奈德(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y Ltd,H20140475),2mg/次,15min/次,2次/d,同 时 与沙丁胺醇(深圳大佛药业股份,H20000348)联合雾化吸入治疗,5mg/次,15min/次,2次/d。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用法用量同研究组)雾化吸入与治疗,联合甲泼尼龙(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H20133234)静脉滴注治疗,40m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随访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表示显效;症状显著改善表示有效;症状无改善表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的比较(±s,m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的比较(±s,mg/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50 17.56±3.54 7.12±1.23 19.6985 <0.05对照组 50 17.25±3.28 9.05±1.16 16.6661 <0.05 t 1.2658 8.0719 P>0.05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多发病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体,主要是指具备气流阻塞慢性的支气管炎、肺气肿,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呼吸衰竭与肺心病等[7-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原则是采用支气管舒张、平喘解痉、抗感染,有效改善机体肺通气功能[9]。为明确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及静脉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对本院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春荣等[10]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符合。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治疗,更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指标,具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原因分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是肺实质、气道、肺血管相关慢性炎症,机体发生应激反应、蛋白酶、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需要尽早进行诊治,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11]。目前多采用全身糖皮激素治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但其不良反应比较多,激素雾化吸入只是局部起效,对患者全身的影响比较小。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甲泼尼龙联合沙丁胺醇,其中沙丁胺醇属于支气管扩张用药,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强化收缩呼吸机与清除黏液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2]。而甲泼尼龙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免疫及抗炎作用,但静脉滴注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多。研究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其脂溶性比较高,能改善患者气道痉挛,缓解气道阻塞,有效抗炎,且能增加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进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13-15]。同时,采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少量用药的同时直接作用于气道,降低相关黏膜反应,且不良反应比较少,具有临床用药的安全性[16]。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外出,少去聚集人口场合,定时清理口腔,建立科学、合理饮食的干预习惯,均衡营养,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由于受样本数量、时间等的影响,本研究未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今后有待研究补充证实。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的比较(±s)

组别 FEV1(mL) FEV1/FVC(%)研究组(n=50)治疗前 1229.58±125.59 63.56±8.72治疗后 1825.35±161.62 84.52±6.32 t 20.5820 13.7621 P<0.05 <0.05对照组(n=50)治疗前 1242.25±132.52 63.81±7.29治疗后 1508.23±158.28 72.23±5.39 t 9.1108 6.5671 P<0.05 <0.05 t治疗前组间比较 1.5216 1.0337 P治疗前组间比较 >0.05 >0.05 t治疗后组间比较 9.9126 10.4624 P治疗后组间比较 <0.05 <0.05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治疗,相比静脉甲泼尼龙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奈德阻塞性
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