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靶向羟基喜树碱PLGA纳米微球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研究

2020-11-21吴小祥邢亚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药代微球靶向

吴小祥 朱 娜 邢亚群▲

1.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安徽蚌埠 233030;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192

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是从中国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一种吲哚类生物碱,能选择性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发挥抗肿瘤作用,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宫颈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1-2]。然而羟基喜树碱在水及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差,且内酯环结构不稳定降低了其的抗肿瘤活性。目前,现有的HCPT注射液在体内半衰期极短,需要频繁给药,故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较大的限制[3-4]。因此,寻求一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的新制剂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毒且无免疫原性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成囊和成膜性能,可在体内生物降解为CO2和水,已被FDA批准用于医用注射用微球、微囊、植入剂等制剂的辅料[5-7]。

本课题组探索了基于PLGA负载羟基喜树碱的纳米微球,考察体外释放行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旨在制备出具有长效缓释、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低的新型制剂,为HCPTPLGA纳米微球应用于临床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Alliance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2998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Empower3工作站等(美国Waters公司);扫描电镜(JSM-T330A,日本);激光粒度分析仪(Zetasizer,英国Malvern公司);G285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Thermo ST16R(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KQ2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HCPT(纯度>98%,上海摩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CPT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532-200401,纯度>98%);HCPT-PLGA(自制,生产批号:190405);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MW=50 000,LA∶GA=50∶50,济南岱罡);聚乙烯醇(PVA,分子量30 000~70 000,Sigma公司);吐温80(国药集团);乙腈为色谱纯;水为Millipore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动物

健康SD雄性大鼠,体重200~240g,由蚌埠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HCPT-PLGA纳米微球的制备

W1/O/W2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HPTCPLGA纳米微球。首先在一定量的PLGA二氯甲烷溶液(O)中加入规定量的HCPT溶液(W1),冰浴下超声乳化制得初乳;将初乳液迅速滴加入10mL 3%的PVA溶液(W2)中,1000rpm,磁力搅拌2min成复乳;复乳液加入去离子水30mL,500rpm磁力搅拌过夜,使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将混合液于10 000r/min转速下冷冻离心5min,除去未包裹的HCPT等杂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后4℃保存。

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HCPT-PLGA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取适量HCPT-PLGA用蒸馏水分散均匀,在石英皿中加入20μL溶液,并用蒸馏水滴加至标记线,结果见图1A。可见,HCPT-PLGA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237.2±2.15)nm,分散指数(PDI)为0.29,Zeta电位为-(34.0±1.1)mV,表明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形态,可见粒子均匀性较好,呈较规则的球形,见图1B。

图1 HCPT-PLGA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及扫描电镜图

2.2 色谱条件

采用HPLC法测定HCPT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含0.05%甲酸)=25∶75;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

2.3 体外释放动力学

采用动态透析袋法(MWCO=8000)考察载药HCPT-PLGA在含1%吐温80生理盐水中的释药情况。分别精密吸取2.0mL HCPT-PLGA溶液以及等量浓度的HCPT溶液,置于透析袋内,每组平行3份,将袋口扎紧后浸入释放介质中。在37℃,100r/min条件下搅拌,且隔一定时间取样1.0mL,并补充等量新鲜介质。样品经0.45μm微孔滤膜后高效液相进样,得药物浓度。由图2可知,游离HCPT在开始阶段迅速释放进入介质中,8h时累积释放率接近80%,此后药物的释放趋于平缓,至12h时几乎释放完全;而载HCPT的PLGA纳米微球的释放明显缓慢,前12h内药物累积释放率为55%,12h后载药纳米微球中HCPT的释放呈现缓慢上升,72h时累积释放率为79%。

图2 HCPT与HCPT-PLGA体外释药曲线

2.4 样品处理方法

血样:大鼠眼眦静脉丛采血0.5mL,置于含有肝素的离心管中,10 000r/min离心15min,精密吸取血浆100μL,涡旋混合均匀,精密吸取200μL乙腈沉淀蛋白,充分涡旋混合,于10 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或4℃冰箱备用)。

组织样品:分别取大鼠心、肝、脾、肺、肾、直肠组织,称重后按照1∶3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于高速匀浆器上制成组织匀浆,10 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200μL,以400μL的乙腈沉淀蛋白,10 000r/min再次离心15min,取匀浆上清液进样分析(或4℃冰箱备用)。

2.5 方法学考察

2.5.1 系统适用性实验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HCPT-PLGA中的其他成分和血浆组织样品中的内源性成分不干扰HCPT的测定,具体见图3,其中HCPT出峰时间在10.5min左右。

图3 高效液相色谱图(A为HCPT溶液;B为空白血浆;C为血浆样品+HCPT)

2.5.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HCPT对照品2.4mg,置于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定容,得到HCPT储备液。分别取空白血浆或空白组织匀浆100μL,加入适量HCPT溶液,得质量浓度分别为0.075、0.15、0.75、1.50、6.00、24.00、48.00μg/mL的HCPT标准液。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Y),HCPT浓度(C)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HCPT标准溶液在0.075~48.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为:Y=43.02X-0.8741,r=0.9996。结果表明,血浆样品及各组织样品在0.075~48.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075μg/mL。

2.5.3 提取回收率与精密度测定 精密量取HCPT质量浓度分别为0.15、1.5、24.0μg/mL的溶液,20μL进样后记录峰面积为A1。另取空白血浆或空白组织匀浆100μL,加入上述不同浓度的HCPT,按“2.4”项下方法进行处理,20μL进样后记录峰面积为A2,每个质量浓度测定3次。以A2/A1计算回收率。精密量取空白血浆100μL共3份,分别精密加入低(0.15μg/mL)、中(1.50μg/mL)、高(24.00μg/mL)3种浓度的药物标准溶液20μL,按照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每天分别进样5次,考察日内精密度。1周内连续测定3d,考察日间精密度,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结果显示,各浓度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6.39±0.39)%~(89.75±0.272)%,RSD为0.89%~7.63%。日内、日间RSD均<10%。

2.6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取SD大鼠,在实验前禁食12h,自由饮水。每只大鼠尾静脉注射剂量8mg/kg,分别于给药后5、15、30、45、60、90、120、240、360、480min自大鼠眼眦静脉丛用毛细管穿刺取血0.5mL,按“2.4”项下样品处理方法进行。

经DAS2.1.1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均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与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见表1,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图见图4。HCPT溶液在90min左右在体内基本代谢;HCPT-PLGA在480min左右基本代谢。由表1可知,大鼠静脉注射HCPT溶液以及HCPTPLGA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清除率CL减小至0.037μg/(mL·min),说明HCPT-PLGA具有更长的释药时间。HCPT-PLGA的曲线下面积AUC0-t约为HCPT的1.9倍,MRT0-∞约为HCPT的1.6倍,表明HCPT-PLGA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半衰期较长,能有效改善药物在体内迅速消除的缺点。

图4 HCPT与HCPT-PLGA给药后的血药-时间曲线

表1 大鼠尾静脉注射普通HCPT与HCPT-PLGA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s,n=5)

表1 大鼠尾静脉注射普通HCPT与HCPT-PLGA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s,n=5)

注:与HCPT方案比较,*P<0.05,**P<0.01

参数 HCPT方案 HCPT-PLGA V(mL/μg) 0.33±0.04 0.39±0.02 AUC0-t[μg/(mL·min)] 206.39±12.37 397.02±16.76**AUC0-∞[μg/(mL·min)] 318.07±3.06 506.98±5.41*CL(mL) 0.045±0.003 0.037±0.002 K10(min) 0.147±0.051 0.083±0.006*K12(min) 0.069±0.008 0.051±0.024 K21(min) 0.075±0.013 0.071±0.040 MRT0-t(min) 9.66±0.89 31.12±1.57**

2.7 大鼠体内组织分布实验

分别于给药后5、15、30、45、60、90、120、240、360、480min时间点取心、肝、脾、肺、肾、直肠组织,在有冰块的泡沫盒中匀浆,冷藏静置0.5h,按“2.4”项下方法进行处理样品与“2.2”项下色谱条件下方法进行分析。

图5 HCPT溶液与HCPT-PLGA给药后在心、肝、脾、肺、肾、直肠组织中的浓度(±s,n=5)

采用直方图直观的比较大鼠尾静脉给药后HCPT两种制剂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情况,见图5。结果表明,HCPT-PLGA在肝部浓集并滞留较长时间。在120min时,HCPT-PLGA药物浓度的分布顺序为肝>肺>直肠>肾>脾>心,240min时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有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浓度,说明药物能快速到达肝脏并长时间保留。在15min时,HCPT溶液药物浓度的分布顺序为肺>肝>直肠>肾>脾>心,虽然给药可以迅速达到较高浓度,但45min后药物浓度显著下降,表明药物虽能快速到达肺部和肝部,但保留时间较短。

2.8 靶向性评价

本实验以相对摄取率(Re)及峰浓度比(Ce)作为评价参数考察普通HCPT和HCPT-PLGA的靶 向 性。其 中Re=AUCHCPT-PLGA/AUCHCPT;Ce=CmaxHCPT-PLGA/CmaxHCPT。结果由表2可知,HCPT-PLGA在肝内的Ce及Re值分别为HCPT的2.94倍及5.51倍。HCPT-PLGA延长了HCPT在肝部的滞留时间,提高了靶向疗效。HCPT-PLGA在肝脏表现出明显的靶向性(Ce和Re分别为27.45和23.40)。

表2 HCPT与HCPT-PLGA在体内的靶向性评价结果

3 讨论

采用改良的W1/O/W2复乳法[8]制备得HPTCPLGA纳米微球的粒径为(237.2±2.15)nm,分散指数为0.29,其粒径大小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静脉注射制剂的要求。Zeta电位的绝对值大于30mV,表明粒子间存在较大的排斥力,有利于纳米溶液的稳定性并促使粒径大小均一[9]。HPTCPLGA纳米微球较大的电位绝对值预示其具备较好的物理稳定性。

参考相关文献[10],采用动态透析袋法考察HCPT-PLGA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HCPT-PLGA纳米微球能延缓HCPT的释放,具有长效缓释作用。由于HCPT不溶于水,在体外释放实验中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出介质时,几乎检测不到药物。另外,如果选择40%乙醇作为释放介质时,溶解迅速但制剂极不稳定。通过查询文献[11],当选用含0.02%(w/v)吐温80的PBS(pH 7.4)作为HCPT制剂的体外释放介质时,HCPT溶解性及稳定性都会相应提高。综合以上特征,本研究选用了含1%吐温80的生理盐水为HCPT-PLGA纳米微球的释放介质,结果证实此条件既能达到满足漏槽条件,又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

目前,临床对肿瘤的治疗多以羟基喜树碱钠盐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给药,药物分布半衰期为4.23min,消除半衰期小于30min。相关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喜树碱钠盐注射液在体内快速分布及消除,大鼠尾静脉注射2h后即检测不到血药浓度[12]。本研究中,普通HCPT溶液在给药后迅速进入体循环,90min基本代谢完全,与文献报道相符[13-15]。HCPT-PLGA纳米微球在血浆中药物浓度可维持8h以上,显著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通过Ce和Re指标的靶向评价结果看出,HCPT-PLGA与普通HCPT溶液对各组织均有一定的靶向性,但是HCPT-PLGA在心、肝、脾、肺、肾、直肠中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普通HCPT溶液,HCPT-PLGA在大鼠肝与肺的Ce和Re值最大,在肝脏中停留时间最长。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和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均表明,HCPT-PLGA可明显提高HCPT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表现出的缓释长效作用与体外释放动力学考察结果一致。针对HCPT-PLGA纳米微球明显的肝靶向性,猜测原因可能与肝脏中富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系统(mononuclear phygocyte system,MPS),使纳米粒易被其捕获所致有关[16-18]。

近年来对HCPT新剂型的研究仍然处于实验阶段,研究者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提高HCPT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12,19-21]。本课题组提供的载HCPT的PLGA纳米微球可增加药物的体外释药量,改善体外释放行为,在体外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以及肝靶向特征,可以明显提高HCPT的生物利用度。大鼠体内实验证明HCPT-PLGA纳米微球的肝靶向作用增强,为提高临床肝靶向治疗效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后续实验中将继续优化制备工艺,提高HCPT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进行肿瘤细胞实验的考察,探索其抗肿瘤作用,以期为临床HCPT新剂型的引入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药代微球靶向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
多维度旋转耦合场制备Si3N4微球的模拟分析及试验验证
溶胶-凝胶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微球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新型耐温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特性研究
新型耐温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