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减负为何越减越重

2020-11-20易铭

百姓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带回家教育工作者作业

易铭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各种“减负令”“禁令”“规定”“紧急通知”等文件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然而,中小学生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家长质疑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作业越来越多,自由越来越少

“减负三十条”颁布,中小学生没有带回家书面作业,带回家的只有朗读与阅读作业。作业哪里去了?没有带回家,那么只能课堂上完成。

这意味着老师要拿出上课的一半时间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写作业。老师讲课的时间压缩了一半,要么讲得快,要么讲得少,怎么保证中小学生掌握好知识?在经历了半个学期的努力后,在各种压力下,一些老师和学校放弃了原来的坚持。作业重新发回来,让中小学生回家做,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城市里各种课外班很多,大多数中小学生报了两三个班,每个班都会布置作业,这些作业难度不低,占了中小学生相当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数学、英语的各种竞赛考试以及考前突击培训,使本已忙碌的中小学生,又多了一些任务。

在“减负三十条”中,专门有一部分谈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但是落实究竟如何?校外培训机构除了把每天晚上结课时间提前到8点半、收费还在上调外,似乎没有别的变化。

现在的中小学生,似乎总是在说:我要去上课、我有很多作业、我没有自由的时间玩、我没有自由的时间阅读。

作业应“下保底,上不封顶”

给中小学生减负已喊多年,近日南方某省用时间作为衡量中小学生负担的标准成为讨论热点。人们似乎将完成作业视为学习的目标,而忽视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学会”或“掌握”,完成作业不过是学习的必要过程之一,用行政命令控制作业时间与现实脱离。

要尊重中小学生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给中小学生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应遵循“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拿语文来举例,《語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这是底线标准。除了那些由于健康等原因确实不能达到的中小学生外,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是应该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如此才可保证全民达成基本语文素养,并为中小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必要基础。这个底线不可突破、也不容突破。

比如,小学中、低年级处在识字写字的最初阶段,学生尚不具备自我管控和自我检测能力,必要的抄抄写写,既是训练书写的需要,又是识记文字、积累语言的必要途径。在这个阶段的抄写型的重复任务不仅应该有,而且也必须有。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同样一份学习内容,因为中小学生的能力、习惯差异极大,学会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在让中小学生做完最基本的作业之后,应给那些学有余力的中小学生留出可选择性的学习任务。这种可选择性的学习任务应该是充满创造性、实践性和思想性,可以鼓励中小学生完成,但是并不应该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必须达到。

机械化减负适得其反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虽提倡素质教育,但沉重的学业负担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有的地区和学校甚至愈演愈烈。

为什么中小学生负担始终减不下来?主要是减负措施太机械化了,只抓住了皮毛,按照这样的办法不仅减不了负,反而产生反作用,特别是极大束缚了老师的手脚,使之无法开展灵活和智慧的教育教学,束缚了教育工作者的改革创新激情。

中小学生减负是门技术活,要有科学性,要从内涵上着手减负。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所有内容,都要寓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以优质的教育教学来减负,要促进教育工作者想方设法地进行教学创新。

教育部门应该做的是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台引导性、原则性文件,而不要去规定那些细枝末节,要引导各地各校围绕“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和能创造价值的人”的育人目标,根据本地教育发展水平去安排教学工作,允许各地各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去充分探索和尝试。

猜你喜欢

带回家教育工作者作业
“虎虎大睡”把非遗带回家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把健康带回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把健康带回家
作业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