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据的养老服务研究分析

2020-11-19李玮彤周正芳黄金鹏丁凤琴

护理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基金项目社会科学老龄化

李玮彤,王 庆,杨 敏,周正芳,黄金鹏,丁凤琴*

(1.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江苏210023;2.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社会管理学院;3.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大的过程[1],我国自2000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仅用18 年即由年轻型的国家变为老年型的国家[2]。到2020 年,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 亿人左右。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有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中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对老年健康服务需求呈多样化、迅速增长态势,创新养老模式、发展老年服务业受到社会的关注,相关学科也逐渐从不同角度对老龄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最具标志性的科研项目之一,在学术领域中起着模范和风向标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计量学方法,通过对近10 年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老年研究课题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学科发展状况,分析研究的热点与焦点,为养老服务的基金立项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进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选取立项查询,以2008 年―2017年为立项时间,以与养老服务有关的主题词“养老”“老年”等作为项目名称依次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9年1 月。纳入标准:①以老年健康服务为研究主题的基金项目;②立项时间为2008 年―2017 年;③项目类别与学科分类不限。排除标准:①不涉及老年疾病、养老照护需求、服务体系、养老机制模式研究的项目;②社会性问题的探讨;③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研究。

1.2 质量控制 由2 名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根据筛选方法与纳入、排除标准进行资料与信息提取,如遇分歧由第3 者参与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性意见。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版本与Excel 2003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立项数量 共检索到基金项目507 项,排除不涉及养老相关服务项目199 项,最终纳入基金项目308项。基金项目数大体呈增长趋势,2008 年立项数目9项(2.9%)为最低值,2016 年53 项(17.2%)达到高峰,2017 年略有回落。见图1。

图1 2008 年—2017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目趋势变化图

2.2 项目类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立项类别上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6 类,一般项目181 项(58.8%)、青年项目85 项(27.6%)和西部项目24 项(7.8%)占领前3位,且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基本呈稳定增长趋势,这也与基金资助的总体规模一致。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的立项项目和类型(n=308)

2.3 项目负责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核心主持人是指主持项目较多,代表了该领域最为核心的科研力量的学者[4]。10 年间共有262 名学者获得基金资助。在13 位核心主持人中,4 人获得了3 个项目的研究,9 人获得了2 个项目的研究。见表2。其中4 人获得过重点项目资助,10 人获得过一般项目资助,5 人获得过青年项目资助,3 人同时获得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资助。后期项目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地区科研实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一系列课题申报的保障[5-6]。高等院校中近年来已经逐渐涌现出一批一流的专家学者,青连斌教授[7-8]、李放教授[9-10]、封铁英教授[11-12]和杨燕绥教授[13-15]作为重点项目的带头负责人,在国内养老产业研究领域中都具有较大的贡献,近年来青年项目的涨幅也较快,表现出国家对培养养老服务产业中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专家的重视。

2.4 依托单位与地区分布 依托单位是科学基金项目的管理者、国家科研投资的监督者和发展科学基金制的促进者,通过分析归纳依托机构的基本情况能够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队伍建设的条件,在科学基金工作中发挥着支撑协调的重要作用[16]。在177 个依托单位中,基金立项数目在4 项以上的机构为12 所高等院校,其中西安交通大学8 项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7 项,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湘潭大学各为6项。见表3。从地区分布上看,居前3 位的是上海市27项(8.8%)、湖 北 省23 项(7.5%)和 江 苏 省21 项(6.8%)。见图2。上海、湖北、江苏和北京在项目数量上的优势表明养老服务研究立项地区分布不均且较为分散,北京和上海集聚了中国各类高校与权威机构,例如北京大学成立公共卫生学院老年健康服务研究中心并建立了老年健康服务研究的跨学科团队,其科研生产力与人才集中、学术气氛浓厚、研究条件优越、交流机会较多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而言,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中西部地区的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地区分布充分说明高等院校是我国养老研究的主导力量,“985”“211”高校起了相当重要的带头作用,是养老研究方向的重要基地,体现出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表2 负责过2 个以上项目的负责人 单位:个

表3 立项数目在4 项以上的单位 单位:个

图2 项目地区分布

2.5 项目学科及研究内容 308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中,涉及17 个学科,学科分布比重前3位为:社会学95 项(30.8%)、人口学87 项(28.2%)和管理学32 项(10.4%)。见表4。其中,应用经济31 项(10.1%)、理论经济12 项(3.9%)、法学和政治学均为11 项(3.6%),民族问题研究、体育学、哲学、中国历史、马列·社会科学等学科均占比较小,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大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为社会人口类问题、经济管理类问题和民族、政治、历史等问题,无论是学科热点还是研究分类方向,都可以发现主要内容涵盖了养老模式与体系的研究、绩效评价与机制优化研究,社会各类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与效应机制研究都充分显示出在经济、社会转型和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条件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所投入的项目与研究者的课题均着力于研究如何开展和建立起公平、合理、有效的社会应对机制。见表5。

2.6 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 重大项目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体系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17],重点项目是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学术水准的项目类别[18],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10 年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设立4 项重大项目和10 项重点项目,按照学科可分为:社会学4 项、理论经济3 项、管理学3项、应用经济2 项、跨学科1 项、人口学1 项。见表6。

表4 立项学科分类占比情况

表5 2008 年―2017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养老服务主要研究内容

表6 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基本情况

3 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财政资金的迅速积累以及可以期望的未来20 年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完全有力量解决当前的老年人问题和应对未来老龄化的挑战。近年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19]等政策的实施与基金立项数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提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规模逐渐打开,我国养老产业正式启动。

同时,在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名称和主题词中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中发现,“养老服务理论框架”“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出现的频次较多,说明探索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以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是重点研究方向,同时与“农民工回流”和“保障性住房”等社会问题有关的立项致力于探索老年健康服务的社会策略。我国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注民生”的执政观,这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同时,科研项目的开展与研究也为政府制定老年健康服务政策提供了系统化的科学依据[20]。2016 年立项数目达到顶峰,为当年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拓宽了养老领域的研究方向与创新点[21]。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从国家制度层面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4 思考与展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对所有已批准的基金项目都进行了学科归类,因此理论上说它能比较准确地统计出各学科的基金项目的数目。但应注意的是:在检索过程中,选定学科分类之后,应避免有学科交叉的基金项目[22]。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在今后的基金立项研究与课题申报中,应提高西部地区的研究水平,促进各地区与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力”和“制”是支撑未来我国人口金字塔的两个柱石,前者是经济发展,后者是社会制度,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比研究中,人们更为关注的和更多关注的是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但其实更为重要的差距在于“制”,即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和社会政策方面。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下,构建政事分开运作机制,建立老年人评估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建立城乡与社区机构的养老服务模式,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卫生经济问题及与建立医疗保障政策成为各专家学者申请基金项目的关注点,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这既反映了老龄化问题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又预示该领域的研究走向。在今后养老服务的基金立项与科研中,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和老龄化大幅度提高的“银色浪潮”即将到来之际,我国在社会制度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道德培育等诸多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在迫切需要政府制定和建立一套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及服务体系,以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国家战略。

5 小结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人口迅速老龄化、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交织在一起,老年人健康问题、社会制度安排、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与解决老年人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通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据近10 年的养老服务评析,提出应加大研究资金投入和研究项目支持的力度,在此基础上为迎接老龄化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社会科学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Discussion of Tittle on John 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