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诊断效能及价值分析

2020-11-18通讯作者陆宁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胸片医学影像低剂量

罗 雷,王 静(通讯作者),陆宁波,王 磊

(新沂市中医医院 江苏 新沂 221400)

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污染的加重。肺癌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患者常常表现为咳嗽,咳血,喘鸣,胸痛等症状,整体死亡率较高。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肺癌的治疗手段一般是采用手术摘除大型病灶,再使用靶向药和化疗的方式进行清理[1]。但肺癌的治疗预后较差,因此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才会在术后恢复得更好。因此如何选用筛查手段,已经成了现阶段肺癌筛查和诊断的研究重点。现阶段,最常用的扫描方案主要有X线胸片和螺旋CT两种。为了研究如何提升肺癌的筛选检出率。我院进行了针对性的对比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中收治的肺癌患者共46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9~75岁,平均(55.34±5.46)岁。其中初期肺癌患者23例,中期肺癌患者9例,晚期肺癌患者14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将X线胸片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设为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2]中对于肺癌症状的描述,且所有患者均通过医学影像进行了多次确诊。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已通过本次研究申请。

1.2 方法

1.2.1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选用PHILIPS多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低剂量筛查。扫描范围: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扫描体位:仰卧位,双手上举。扫描时机:吸气末单次屏气扫描。扫描参数:(1)螺旋扫描模式,螺距设定≤1,机架旋转时间≤1.0s,扫描矩阵设定不低于512×512,视野16~20cm。(2)管电压100~120KV;管电流<30mAs。(3)重建层厚≤1.0mm,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无间隔重建。(4)高分辨率算法:肺窗(窗宽1500~1600HU,窗位-650—-700)和标准算法:纵隔窗(窗宽400HU,窗位40HU)。扫描后对CT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图像结果进行评价。

1.2.2 X线胸片检查 采用SIEMENS YSIO Max医用诊断X线机和相对应的拍摄系统,所有患者均在纤支镜前拍摄正、侧位胸片。设置参数为电流30mA,电压控制在65KV,焦-片距离1.5~2.0m,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扫描时间0.25ms,分析和记录病灶部位、结节数量、大小及边界。

1.3 评价标准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于早中晚三期的肺癌检查准确率分别为多少。计算检出率。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

1.4 统计学标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种检查方式结果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早期肺癌检出率达到91.3%,远远超过对照组早期肺癌检出率73.91%,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于中期和晚期肺癌的检出率差别并不明显,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而言,观察组肺癌检出率为93.47%,高于对照组肺癌检出率82.61%,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根据全球肺癌患者统计报告可以得出,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3]。肺癌作为相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并且当前临床医学对于肺癌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只是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可能与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肺癌早期仅仅表现为咳嗽,和感冒等流行病症状类似。常常因为患者的不重视导致癌细胞扩散,发展到中晚期。因此,对于肺癌的判断和医学影像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探究更准确的检查方式,我院进行了对比研究。

现阶段最主要的检查手段还是医学影像进行检查。最常见的是X线胸片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一般需要让患者保持屏气,然后对患者进行后前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以及左侧位的照片。胸片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身体内部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轮廓等,成像清晰,并且对比度很好。方便医生对患者的症状作出具体判断和诊治。特别是对于患者的器官病变,器官增生,骨折等情况,十分容易判断。针对于肺部病变来说,X胸线片可以对肺部炎症,结核等病变作出清晰的记录。同时还可以观测到密度和厚度差别较小的组织病变。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影像进行留存,方便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身体状态的改变作出对比,了解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和治疗情况。但是X射线具有辐射性,有一定几率致癌。甚至导致胎儿的畸形。尤其对人体的眼晶体、乳腺、甲状腺等造成强烈刺激[4]。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多次医学影像检测的疾病患者来说,短时间内检测常常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更大的辐射伤害。因此需要谋求更高效,更准确。更安全的检查方案。低剂量螺旋CT是在传统常规正常剂量螺旋CT的基础上改良的新式医学影像鉴定方法。螺旋CT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扫描的过程中,通过精准垂直的射线联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围绕着身体做一个接一个的连续断层扫描。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连续层面的信息,兼具了扫描速度快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获得扫描范围内患者的所有组织的信息,避免了信息的遗漏。在对肺癌的研究过程中,医疗人员发现,CT扫描对于肺癌细胞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这意味着CT扫描可以更准确的对肺癌做出判断,即使是微小组织病变都能检测到,大大的提升了医学影像对于肺癌的检测准确率。但是常规螺旋CT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由于辐射量较大,对于人体检查过程中常常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对于怀孕妇女来说,有一定几率造成婴儿畸形,同时检测流程相对更加复杂,检测时间也更长。因此,需要传统常规的螺旋CT检测方式进行改良,在提升检测准确率的同时,降低辐射量,缩短检测时间。而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就是对于传统常规剂量螺旋CT的一种改良,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测,常规CT检测一次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受到的辐射量大约是3~5mSv,但是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仅仅为常规辐射量的1/5。这不仅可以在减轻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辐射伤害,还可以提升检查的准确性[5]。同时由于采用了更低的检测剂量,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缩短患者的检测时间。通过在本次的对比案例试验中,采用了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X胸线片进行检查准确率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对于早期肺癌的医学影像探查中,采用低剂量螺旋CT准确率可以达到91.3%,而X胸线片仅为73.91%。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中后期的肺癌检查,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在对于肺癌的医学影像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更准确的作出判断,特别的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这对于肺癌早发现,早治疗的方针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在颜小艳,徐亮,彭世秀[6]等人的研究中,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患者进行筛查,可以有效的提升筛查准确性,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胸片医学影像低剂量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