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尝试

2020-11-17吕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人格魅力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吕霁

摘要:在应试教育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不能很好地贯彻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学生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69

一、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因此,必须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

从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过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涩,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时,给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此可见,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精彩的课堂感动心灵,课堂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其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根据其真实体验来引导,让学生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种方法

1.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良好的語言表达、端庄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美的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2.精心设计教学,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

德育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即把握住时机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由此可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德育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目的。

3.把握学科特点,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

要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得以和谐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既要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联系起来,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也可以结合数学知识,介绍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如结合数学《圆的周长》教学,介绍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学生进行祖国灿烂文明史的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的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实效性。教师要以此进行爱祖国、爱生活、爱家乡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各任课教师都要细致挖掘教材内容,恰当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这样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便能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4.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结合点,如此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例如,在讲授《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时,针对当今学生耐挫能力差这一精神需求,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时应该做到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渗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教材,教师除了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较强的德育能力,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融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二实验中学135000)

猜你喜欢

人格魅力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彰显“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素养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