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融合意识做好订制节目
——以湖北之声《邮票里的湖北》为例

2020-11-17李春芳

新闻前哨 2020年3期
关键词:集邮邮票湖北

◎李春芳 张 坚 向 秀

节目定制是湖北之声在媒体转型中的有益探索,频道为2019 世界集邮展览定制的节目《邮票里的湖北》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这组定制节目充分体现了湖北之声的融合意识。

一、《邮票里的湖北》节目界定

如果说它是一件产品,它已显示出品牌的价值;如果说它是一个项目,它已体现出团队的执行力;如果说它是一种模式,它已透露出媒体的发展希望。

2019 年5 月中旬到6 月中旬,湖北之声编发了一组节目《邮票里的湖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6 月11 日,中国2019 世界集邮展览在武汉开幕,84 个国家和地区的集邮组织会聚江城,共同参加“集邮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为了配合宣传,湖北之声举频道之力,精心制作了这组节目。

先是从湖北之声《焦点节目》《点赞湖北》中听到它的声音版,接着从湖北之声微信、头条号、长江云、学习强国等新媒体中看到它的文字版、图片版、视频版。 30 篇稿件,近一个月的播发,很好配合了世界邮展的举行,展示了武汉和湖北的形象,同时让受众品味了一次媒体融合的大餐,享受了一次精品节目的盛宴。

《邮票里的湖北》是湖北之声根据用户的要求和愿望、受众的喜好和习惯,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各种传播渠道,精心研制打造编发的节目。 这种特定环境、特定背景、特定内容、特定对象、特定手段的节目,理应界定为订制节目。

二、订制节目与媒体融合的关系

订制节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背景和基础的。《邮票里的湖北》 是湖北之声在媒体转型中的一次突围,是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一次融合, 是从封闭办节目到开放办节目的一次尝试。

1.互惠互利的市场意识

市场意识是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 也是订制节目的关键所在。媒体融合不仅仅是组织结构的合并,表现手段的合作,宣传内容的合拍,更应该是媒体在运营上与市场接轨。

以前湖北之声出现过订制节目的雏形,比如合办节目、节目冠名等,但这样的订制大都以传统理念做节目,以广告思维做宣传,没有认真考虑用户意愿,没有充分琢磨受众喜好。

在做《邮票里的湖北》订制节目时,湖北之声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既考虑用户的需要和目的,又考虑受众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考虑媒体的生产价值,三者之间形成互利互惠的生态链, 用户得到了宣传效果, 受众得到了新颖的感受,媒体实现了生产价值。这样的节目定制就有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

正如用户湖北省邮政任永信总经理所说:《邮票里的湖北》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美景、美图、美音之中,是最好的纪念,永远的回忆。

最好的纪念和永远的回忆, 是用户对广播订制节目的认同,也是受众对湖北之声的肯定。 同时,它让传统媒体看到了与市场融合的希望,传统节目拓宽了订制节目的路径。

2.互鉴互赏的全球意识

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的兴起,使传播空间拓宽了,媒体受众扩大了,所以媒体的视野也要放宽,不能局限在本土意识、部门意识、战线意识、广告意识上,更要有全球意识、大局观念。

湖北之声在订制《邮票里的湖北》这组节目时,宣传的是本省的内容,服务的是全球的受众,所以他们是遵循“本土情怀,全球视野”的原则来做节目的,在内容选择上不仅考虑本地的特色,也考虑各地的文化差异,不仅考虑宣传的社会效益,也考虑不同受众的欣赏习惯。

与湖北有关的邮票有174 枚,在确定采写对象时,需要精挑细选,选择那些具有深厚背景的邮票,提炼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挖掘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邮票里的故事,有的反映了湖北的重大事件、重点工程,有的反映了湖北的重要景点、重量人物。 都具有显要性、纪念性、知识性、趣味性。 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用全球意识定制的节目,可以达到世界性的传播效果。在世界集邮展览上,各地的集邮爱好者,不仅鉴赏了五彩斑斓的邮票,也鉴赏了湖北之声引人入胜的定制节目,还通过定制节目,鉴赏了湖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3.互融互通的创新意识

传统媒体制作方法,做不出现代感强的节目,单一文字表现形式,满足不了受众全方位体验。而订制节目需要追求最大的宣传效果、最快的传播渠道、最好的受众感受。 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通互融, 利用新手段, 借用新工具,采用新形式,跟上用户和受众的新需求。

订制节目《邮票里的湖北》集创新之大成,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通互融的一次集中演练。 其中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制作手段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文字表述、声音记录,也有新型的图片展示、视频传播,有些篇目还借用了蒙太奇的电影手法,纪录片的制作技巧。 特别是在音响的运用上,展示了多种元素:元音和配音交织,音乐和朗诵渗透,背景音和讲述声交替,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交响曲,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从开篇的 《万里长江第一桥》 到压轴的 《中国高速铁路》,每篇都有一个故事,每篇都像一部电影,很多段落都有图片的呈现,很多句子都有音韵的节奏。 可以用眼睛观看,可以用耳朵收听,可以用心灵感受。

正是这种创新意识,才使得《邮票里的湖北》融入了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得到了市场认可。

4.互帮互扶的团队意识

做好30 篇定制节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策划到选题,从采访到录音,从编辑到审定,从统筹到制作,涉及到媒体的很多部门。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口,每一次衔接都不能出错,这就需要高度的团队意识。

没有全能的个人,但有全能的团队,这就是融合的魅力和效率。湖北之声在定制《邮票里的湖北》时,就采用了资源整合、取长补短、互帮互扶的办法,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全能作用。

记者负责采访和写作,收集音响和图片,按规定时间上交录音稿和图片稿, 由一审编辑处理后打包给二审统筹把关。二审把审定的稿件发送给记者剪辑音响素材,记者处理好稿件后,按规范的标准和格式登上采编系统。这些工序完成以后,再让播音员口播录音,然后按不同的媒体要求分别进行制作,最后才能上单编发。 这些连环动作,说的仅仅是内容制作方面,而前期的酝酿策划,与用户的磋商衔接,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所以节目定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互帮互扶的团队意识来执行和完成。

三、节目定制的发展前景

除了《邮票里的湖北》,湖北之声还有不少类似的定制节目,如《点赞湖北》《娓娓道来》等栏目做的一些节目,都有定制的痕迹。 可以说,节目定制是媒体转型和融合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节目类别。

定制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并不鲜见, 而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如荔枝MF、喜马拉雅等都是定制广播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许多私人订制的广播也在互联网和移动手机端蔓延开来。

主流媒体湖北之声打造的定制节目, 和网上和手机移动端流行的定制广播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主流媒体的订制节目在内容选定、价值把控、导向管理、专业制作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借助新媒体的渠道和手段,融合新媒体的理念和意识,湖北之声的定制节目就会有广阔的市场。

有了《邮票里的湖北》这个成功范例,有了头条号、学习强国等新媒体的迅速传播, 湖北之声的定制节目会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只要加强引导和推广,社会资源就会聚集到定制节目中来,用户和受众也会被吸引到定制节目中来。相信要不了多久, 湖北之声的定制节目就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传统媒体的转型和融合也会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集邮邮票湖北
独一无二的邮票
The rise of China-Chic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邮票上的“三月三”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