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11-16陈云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生活化

陈云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敏感的时期,这也是他们的情感丰富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校的教育尤其重要,对学生们进行道德和法治的教育是塑造他们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方式,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要步骤,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阻碍和措施,笔者将会在正文中展开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道德和法治作为政治中的一部分,主要起到了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责任的作用,要通过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认知水平,老师需要通过与生活衔接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明白个中道理,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面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要勇敢的说“不”,让学生在利益和情感等的多元冲突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是比较敏感的,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不良习惯的养成,此时除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道德和法治判断意识较弱,结合生活情境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减少陌生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更高。而且道德和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本身就要求把生活中的案例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同学们从事件发生的各方面感同身受,从而更有效的从情和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导,使学生们在情感的共鸣中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2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遇到的阻碍

2.1  机械运用素材,生活化教学情境搭建路径不畅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存在一个盲点,即教师一味地搜集教学案例,把素材的应用高于对学生创新思想教育,没有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反而是机械化的积累素材,单纯的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照搬社会实例,完全不关注自己搜集的素材与教学内容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且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观看远超自己思想认知水平之上的案例。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追求速度的教学效果,喜欢引用社会舆论较大的素材,却不在意这些舆论新闻的真假,以至于无法起到道德和法治教学的实际效用,长此以往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

2.2  偏重理论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不畅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但是实际的人才选拔依然是以“考试制度”为主,以至于很多教师仍然存在“分数就是全部”的不正确理念,在此种理念的引導下,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依然是以理论为重,较少会有相关的实践活动开展。很多时候教师在讲解一些教学案例,希望引导学生形成在此方面的正确认识,但是没有付诸实践的口头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多就当一个故事听听罢了,学生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想法被局限在课堂上,无法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遇到与之相关的事情时也无法对自己进行良好的道德约束。

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  在课堂中融入实际生活情境

对小学道德和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究采用情境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情境教学的方式充分契合教学生活化的主体,通过一种对生活实际情节的还原创设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抽丝剥茧,找到最中心的部分直接点题,让学生更简便的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关键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念。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回归原始,而是充分利用新时代科技力量辅助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含有视频、文字、图画的PPT在课堂上播放,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并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置身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获得更高质量的教学体验。比如在进行《上学路上》的内容教学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比如:你在上学路上有没有做过什么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事情?有没有人以不正当的理由向你寻求帮助等等。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反思自己是否有较强的道德和法治意识,面对不正当请求时自己的处事方式是否正确,这种正向思维的教学暗示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3.2  教学理念生活化

在传统道德和法治教学中都把教师当成了课堂重点,不免忽略了学生表达自己关于课堂听课的想法,学生无法有效的对自己的疑问作出解答,以至于无法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反馈到实践中,无法联系生活有效解决问题,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始终无法形成。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着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为思想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程序,首先,新形势下的小学道德和法治生活化教学应当把主导权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重点对象充分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结合教学目标和生活化理念深入探究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受教育结果反馈给生活,其次,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

3.3  联系实际创设实践活动,丰富教学案例

生活化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联系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个人能力,通过实际生活和教材的联系创设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在讲解《纸从哪里来》的内容时,教师要在不偏离教材中心的基础上,告诉学生纸的来源,从而引出不合理的滥砍滥伐造成的危害,在潜移默化中呼吁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学生还可以在活动中认识集体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众所周知,所有教材的出刊都是提前的,所以小学道德和法治的教材案例不可避免的有些落后于实时政治,这就需要老师搜集时事热点用来丰富课堂内容,连接社会现状也是生活化教学的独特体现。我认为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正能量新闻和当下比较典型的法治案例,激发学生对安全意识、违法行为的思考和正能量心理的发展。

3.4  深化完善学生道德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教师指导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道德和法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明白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主科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观察。例如在进行《你是我的好朋友》这节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交友方式、人际关系处理等,挖掘学生在此方面的出发点,作为评级他们道德素质的一方面,对于评价等级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奖励,在对学生的激励中有效的推进教学生活化。

3.5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作为教师不单单要教育学生还要学会教育自己,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就认为学生的所有能力都不如自己,教师的思维观念应该时刻注意创新和先进,想要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学,首先自己要有相关的生活化的独特体会,只有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把生活化教学应用学生教育中,才能有更加高效的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小学道德和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是对时事新闻的应用讲解,都是从生活中抽析出与小学道德和法治相联系的内容,把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再把教学中接收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相辅相成的方式完美推动了小学道德和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学生政治素养与多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思思.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策略探究[J].教学天地,2018(5):53.

[2]   吴理娜.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法研究[J].教学世界,2017(4):19.[3]海容.真美美的道德力量[J].教学天地,2017(5):4-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