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0-11-16本刊编辑部

世界教育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标准化标准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成立于2008年3月,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和本科专业,开启了我国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先河。学院建有国家标准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级一流专业、浙江省体育标准化研究与培训基地和中国标准化战略研究院;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部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2项省财政专项建设实验室项目的标准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及30余家优质政产学研合作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联系,科学研究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原则,精心架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学科支撑的课程体系框架,有效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2019年12月,学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国内6家建有标准化工程专业的高校奠定“全国标准化教育联盟”,实现标准化教学和学科建设共享。成立至今,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标准化工程专业毕业生,与国内外各兄弟院校、研究单位(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中石油集团公司等)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准化研究基地。

在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大力提升标准化水平的发展背景下,标准化学院正夯实基础,前瞻布局,向着“打造国内一流标准化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国内一流标准化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扎实奋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标准化教育界起到骨干引领和带头示范作用的一流学院。本刊就标准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相关话题对该院院长张朋越进行了专访。

一、标准为落实教育体制改革

提供具体指标和实施路径

《世界教育信息》: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先请您谈一谈标准化工作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发挥的作用。

张朋越: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规定,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的载体(即表现形式)为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即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是确定标准和实施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标准化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标准化已成为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环境等手段,特别是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技术支撑作用,它作为法律法规、管理规范、行为守则等成熟法制的补充管理手段,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种基础性制度安排。另外,通过标准化的规范和引领,能够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障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背景下,标准既可通过规范行为为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具体指标和实施路径,也可通过引导评价对象建构价值来促进学校主动、高质量发展。教育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一方面,以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的规范功能,便于评价对象在过程、结果、综合及增值评价中完善其行为;另一方面,标准的价值生成功能,便于学校主动谋求发展,通过持续提标不断反思、改进其教学育人方式。

在学生评价方面,以成熟有效经验为基础的评价标准既为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行为规范和实施路径,也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了多样化风向标。在教师评价方面,由多维要素构成的评价标准既为开展多层次评价奠定了规则基础,以便教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贡献度都能得到合理体现,也为学校追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评判和改进路径。

教育评价通过标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生成功能实现了对教育价值世界的规范性建构,标准又进一步为其探索实行分类评价、多层次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提供了体系框架、规范指标、层次分明又多样的尺度,有助于在秩序化基础上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二、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战略联盟

及平台建设助力标准化学科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从全球领域来看标准化学科是如何发展的?中国计量大学作为中国标准化学科发展的重镇是如何做的?

张朋越:自从拉尔·魏尔曼(Lal C. Verman)于1973年提出了“标准化是一门新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不同学科纷纷加入超标准/标准化研究,有力地助推了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标准化学科条件还不完善,但构建标准化学科的知识体系已具备雏形。最具影响力的标准化专著,包括英国桑德斯《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中提出的标准化7项原理、日本松浦四郎《工業标准化原理》中提出的标准化19项原理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领导人和学者对标准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支撑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把标准化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广大学者深入研究标准化原理,典型代表作包括李春田先生的《标准化概论》《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麦绿波教授出版的《标准学》《标准化学》和白殿一的《标准的编写》等,为我国标准化知识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目前标准化学科建设还不成熟,但学界对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基本达成共识。标准学是以标准和标准化活动为研究对象,对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以及标准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说,是研究标准化的基本规律,标准中要素的确定和编写方法,标准化管理技术以及标准与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从标准化知识课程体系角度看,可包括标准化通用知识、标准基础知识、标准专业领域知识。通用知识主要包括参与标准研究的不同学科(如管理学、工业工程及社会学等)自身的必要知识;标准基础知识包括标准/标准化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特性等;标准专业领域知识主要包括标准化组织实施、标准经济学、科技创新与标准化、标准化法等。

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建的高等院校,中国计量大学在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标准化学科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学校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标准化研究相关课题数百项,出版《标准化基础》等系列中英文教材,研究成果获得学界认可。第二,积极探索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2009年申请创办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01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2014年设立全国首个“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第三,建立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战略联盟。针对我国现阶段面临国际标准人才和国际标准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标准化学院于2019年11月与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南通理工学院、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大学,共同签署“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战略联盟”协议,将在共享专业资源、联合申报硕士点、搭建导师互聘和互访平台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标准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国际规则的标准化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发挥标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第四,搭建全球标准化专业人员培训与交流的平台。学校拥有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等高水平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共建具有标准化学科特色优势的孔子学院,致力于打造标准化教育与研究的中国方案、中国素材和中国样本。

三、合理搭建课程体系、注重实践环节

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关键

《世界教育信息》:标准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哪些需注意的方面?

张朋越:2008年,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开始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先后建立了国内首家“标准化学院”“国家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第二学士学位标准化专业”“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我认为本科层次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体系的合理搭建。要注意管理学、工业工程和标准化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以及与专业方向课程的搭配问题,我们构建了2年标准化基础+2年标准化方向应用的培养模式,强化了标准化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较好地避免了横向专业不落地等问题。

二是注重标准化实践环节。标准化工作的应用性非常强,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将实践环节占比提升至30%以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外实习分量充足,同时通过3D国家标准制定流程实验模拟、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化杯”社会调研大赛、短期国际交流学习等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的学术视野和解决标准化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实现标准化科研和人才培养

“双轮”融合驱动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标准化领域科研工作,贵校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请您谈谈其中的经验。

张朋越:我们学校教师担任着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技术委员会主席、标准化教育国际委员会主席,50余位教师担任国内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职务,牵头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各类地方标准数百项,参与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标准化法》等起草工作,50余份报告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部门采纳。学校教师先后承担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标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战略与实施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市场主导制定标准的形成机制研究》等为代表的各类标准化相关项目数百项,获得以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各类获奖数十项,学校在国内外标准化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逐步提高。

我们的经验主要是将标准化科研和标准化人才培养实现完全融合,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即从科研中提炼思路和方法指导标准化人才培养,同时通过标准化人才培养佐证科研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实现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升华,通过标准化理论科学研究,最终实现标准化科研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发展。

五、标准化学科建设应顺其自然,

不可操之过急

《世界教育信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标准化学科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张朋越: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国内各高校都在加快建设“双一流”。标准化学科建设还有许多路要走,如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科学家群体、学术团体以及缺乏得到广泛认可的论著等,标准化学科应顺其自然,不可以操之過急。加强和重视标准化专业人才教育,大学才能正本清源,回归大学之道。因此,我们目前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和标准化方向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二是在学校各相关学科标准化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准备申报标准化专业学位硕士点,要通过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不断积累和沉淀,重点助推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学科要素建设,最终实现标准化学科一流水平建设。

六、标准国际化、锚定前沿产业、建立标准大联盟是我国掌握标准话语权的重中之重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在国际交流中,应该如何构建中国的标准话语权?

张朋越:从近期的国际政策动态来看,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表面是缩减贸易逆差,实质是打压我国制造业升级。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标准竞争作为贸易竞争、产业竞争、经济竞争、国家竞争的制高点,竭尽全力推动本国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千方百计争夺国际标准主导权、话语权及至控制权,特别是利用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贸易战重点是技术标准的争夺战。构建我国的标准话语权,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加速推动我国标准化战略重心向标准国际化转移。我国标准国际化启动较晚,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极少,目前我国组织制定已发布的ISO、IEC国际标准只有762项,这与经济大国、制造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鼓励积极采用先进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与技术创新能力仍不强有关。“采标”只能是过渡时期的战术,并不是我们最终的战略。参与制订国际技术标准,首先考虑的不是需要我们付出多少,而是要权衡如果我们不争取会失去多少。当务之急是推动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发达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动态,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订。

第二,将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作为标准化行动的优先主战场,实现弯道超车。从国际标准竞争领域看,欧盟主要是瞄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公益类行业三大领域;美国重点是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日本主要是制造业、信息技术、健康产业等。标准是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成功的助推器,也是先进制造保持国际领先优势的战略武器。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在5G标准、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大数据等方面抓紧布局,不仅抢占技术的话语权,也突出抢占标准的先发优势,印证了“标准控制权就是市场控制权”的路线。近年来,我国在数字经济、先进制造领域有了长足发展,如工业互联网、无人车间、智慧工厂、传感器及工业云等,以及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关的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等,研制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标准,推动优势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加快建立先进制造标准体系,深入实施先进制造标准化规划,加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力度,提升我国新兴产业和重大装备竞争力,实现技术标准前移。

第三,加快建立标准大联盟。这是推动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的重要手段。欧盟利用其在國际标准提案中“一国一票”的制度优势,大力推行欧洲标准体系,形成了绝对领先优势和国际标准话语权。美国对欧洲标准具有极大的威胁,通过贸易话语权推动区域标准联盟,实现在标准国际化过程中的领先优势。日本也在积极推动亚太地区标准联盟,致力于与美国、欧盟相抗衡。对此,我们应坚持对标国际、与国际接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提高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形成联盟,争取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落户,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培育、发展和推动优势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推进亚太区域标准合作,探索建立金砖国家标准化合作新机制,深化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标准化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标准互认,推动与国际标准的互联互通。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标准化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永远幸福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党员标准是什么?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