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潜在效益认知与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
——以桃枝废弃物循环为例

2020-11-16崔乾慧高启杰孙笑浓高程达徐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桃枝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崔乾慧 高启杰* 孙笑浓 申 强 高程达 徐莉莉

(1.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2.北京农学院 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北京 102206)

我国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近9亿t,未利用的秸秆数量约2亿t,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1-2]。再加上农户不规范使用肥料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进一步激化了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此,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法规打击肆意焚烧和随意丢弃农业废弃物的行为,一方面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作为“经济人”的农民出于对成本收益的考虑,未能认识到农业废弃物循环带来的长期效益,导致制度失灵,约束了农民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3]。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理性小农”学派认为农户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是理性决策的结果,在权衡利弊之后农户会选择生产利益最大化的策略[4]。在进行决策时,农户是否能够认识到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带来的效益,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和忠诚度如何?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现有研究从农户认知角度进行了大量探讨,总体来看,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社会效益认知,如社会网络[5]、社会规范[6-8]、社会资本禀赋[9-10]、公共信任[11-12]等,研究发现农户在技术采纳决策时并不完全是基于利己主义采取行动的,农户的决策存在利他倾向并考虑他人和社会福利。第二类是经济效益认知,程琳琳等[13]、张童朝等[9]、杨钰蓉等[14]分别从预期收益、技术获取成本、补贴政策角度出发,发现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时会考虑经济效益,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将影响农户的选择和积极性。第三类是生态效益认知,杨兴杰等[15]、张淑娴等[16]、李博伟等[17]、张复宏等[18]、黄晓慧等[19]从资源禀赋、气候变化、环保意识、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农户的行为意向受农户对行为内涵认识和实施行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影响,生态效益认知导致农户为适应生态环境变化而采取不同决策,正确的生态效益认知和信息掌握情况可以促进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

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但是仍存在拓展的空间。一方面,了解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采纳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户对技术的采纳行为和满意度[20]。但是现有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概括性地分析,如选择“提高生产经营收入”代表经济效益,选择“改善了生态环境”代表生态效益,从更加微观角度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另一方面,诸多研究围绕绿色技术采纳行为、满意度、忠诚度进行研究,针对满意度与忠诚度间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忠诚度表示农户对某项技术长期的采纳行为,有必要了解农户的满意度与再次采纳意愿之间的作用机制。

在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推广过程中,各级政府三令五申,并对焚烧农业废弃物予以高额处罚,但是仍然存在肆意焚烧现象。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经历,北京市平谷区推行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时也存在类似现象。鉴于此,本研究从技术潜在效益认知维度,以北京市平谷区118份大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研究大桃种植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与忠诚度,以期为落实农业废弃物循环政策、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效果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1.1 理论基础

认知行为理论是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整合。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动化思考机制影响而非本能,要想改变人的行为就要先改变认知。行为理论关注行为的转变,却忽视了心理的内在变化。在此基础上,认知行为理论对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进行批评和发展,它认为认知和行为是相伴相生的,认知可以影响行为,行为也可以影响认知[16,21]。

认知行为理论从内在认知和外在行为方面分析研究对象,在社会工作及其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引入到农业相关研究中,如黄晓慧等[19]从生态认知角度研究了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行为,发现农户对当地环境现状认知程度越高,危机意识就越强,农户更倾向于采纳水土保持技术。张淑娴等[16]从生态认知角度研究了农户对生态耕种技术的采纳行为,并且提出可以通过农户的生态认知情况判断农户采取何种策略。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农户行为意愿受其对行为内涵认识程度的影响,在分析农户对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时,认知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户认知与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现有研究中证实了认知行为理论在技术采纳行为研究中的合理性,本研究选择认知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理论性。

1.2 研究假设

农户是理性的小农,农户在进行某项决策时,会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存在潜在效益,即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在技术推广初期,农户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技术认知不全面等因素抑制了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纳行为[15]。所以,提高农户对技术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农户对技术的采纳行为,对推广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有积极作用[4]。

社会效益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效益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一直存在[6]。本研究主要体现在信任机制、大桃文化、旅游产业和三产融合方面。首先,农户对社会效益的认知来源于其内心产生的道德责任感,采用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完善了乡村治理能力,加强了农民与村级组织之间的信任程度,进而转化为内生动力潜在影响着农户的采纳行为[22]。其次,桃枝废弃物循环等绿色生产技术存在潜在效益,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种植品种、质量和品牌声誉,而且带动了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最后,农业生产正外部性内部化使得经济活动主体产生的社会收益转变为私人收益,对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有一定影响[23]。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1: 社会效益认知对经济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

H2: 社会效益认知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

经济效益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成本和收益的改变程度,农户在采纳技术时会考虑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15]。本研究主要体现在采用技术对种植品质和产业结构的改善效果、采用技术对成本和收入的改变情况。一方面,采用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废弃物就地消纳和循环利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进而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营收益。另一方面,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将桃枝废弃物与畜禽粪便堆肥、加工成与市场有机肥肥效相当的肥料补贴给农户,节约了农户的田间管理成本,从而促进了农户的采纳行为。所以,研究认为农户对经济效益的认知情况能够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此外,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为农户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后,农户会寻找保持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思考进一步提高种植质量的方法,关注农产品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3: 经济效益认知对生态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

H4: 经济效益认知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

生态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依据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产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产生有益影响。社会发展要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不能为了谋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作用。村级组织举办各种培训会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生态效益进行宣传,逐渐培养了农户的环保意识。所以,根据生态效益的属性,选择废弃物处理、保护水源、病虫害防治、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环保意识作为生态效益认知的测度变量。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药残留超标背景下,生态效益逐渐成为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之一[15]。当农户认识到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好处时,更倾向于改变过去不规范的行为,主动采用该项技术[24]。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5: 生态效益认知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

忠诚度指农户对某项技术再次采用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代表农户对该技术表现出积极倾向的程度,也反映了农户将这项技术推荐给他人的意愿和再次回顾的承诺[24]。忠诚度在本研究中体现在继续参与废弃物收集、继续使用桃木有机肥、向他人推荐该项技术这3个方面。第一,农户参与废弃物收集需要耗费人力资本和运输成本,丧失外出务工的机会,对原本均衡的状态造成外部冲击[4]。第二,使用桃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种植产量,改善土壤质量,但是在技术推广初期,农户对它持有怀疑态度。第三,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对于生态和生活有积极作用,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农户采用技术后不一定会继续采纳该项技术。所以,促进农户采纳可以加强农户对该项技术的了解,进而影响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6: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的忠诚度有正向影响。

基于研究假设H1~H6,本研究提出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潜在效益认知与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假设模型Fig.1 Hypothetical model of technology potential benefits cognition and peach branch waste recycling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2.1.1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9年10月对北京市平谷区130户农民的问卷调查。选择北京市平谷区的原因为:第一,北京市平谷区素有“中国桃乡”之称,全区约有桃树面积1.47万hm2,是大桃种植的主要产区。每年平谷区的桃树会产生枝条和落果落叶20万t,其中12万t用于做饭、取暖、焚烧,8万t乱堆乱放,由此产生的PM2.5约486 t,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平谷区提出“生态桥”治理工程,即通过“资金+肥料”的补贴方式鼓励农户自发收集废弃桃枝,由企业将大桃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桃木有机肥并发放给农户,以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改善土壤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因此,选取北京市平谷区的大桃种植户分析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效益认知程度和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典型性和参考价值。

本研究选取平谷区13个乡镇进行分层比例抽样,首先,按照各乡镇大桃种植户数量在平谷区大桃种植户总数量中所占的比例确定各乡镇抽取的种植户数量;其次,对各乡镇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确定调研样本;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方式获得样本数据。本研究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问卷13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0.77%(表1)。

为深入了解农户对大桃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采纳行为与忠诚度,本研究采取入户访谈形式收集调研数据,由于平谷区各乡镇大桃种植户较为分散,所以本研究样本数量相对较少,但是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全面性。由表1可得马坊镇和刘家店镇这两个主要种植区的调研样本最多,共占总样本54.24%。其次是峪口镇,调研样本占总样本10.17%。

表1 数据来源Table 1 Data sources

2.1.2样本特征

性别方面,被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6.78%和43.22%。年龄情况方面,被调查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占总样本70%左右。文化程度方面,具有初中学历的占26.27%,具有高中(中专)学历的占53.39%,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16.95%。年收入情况方面,年收入不足10 000元的农户占46.61%,年收入在10 001~30 000元的占31.36%,年收入50 001元以上的占10.17%。除了农业种植收入,被调查者会通过务工、工资、补贴等维持生计。可见,样本种植户男女比例相当,呈现出年龄较高、收入较低特点。

2.2 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和忠诚度分析

2.2.1采纳行为

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是一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要使农户接受该项技术需要一定时间。北京市平谷区推广废弃物循环技术是以“收集+补贴”方式进行的,所以本研究在潜变量“采纳行为”中选择“参与收集废弃桃枝的程度”、“对该技术的了解程度”、“施用桃木有机肥的程度”作为潜变量,以更好地了解农民对该项技术的认知情况和采纳行为。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进行测算,1~5表示农户对该项技术的认同程度或参加度,如:“参与程度”1~5表示还未参与、少部分参与、基本参与、全部参与、除了收集自己桃园的废弃物还会自发收集路边等地的废弃物,分数越高表示农户对该项指标越认同。统计结果如下:

表2 样本特征Table 2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s

表3 农户采纳行为分析Table 3 Farmers’ adoption behavior analysis

结果显示:1)在被调查的118个种植户中,31.3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非常满意,43.22%表示比较满意,8.47%表示非常不满意。研究发现,农户采纳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主要原因有:采纳该项技术补贴的桃木有机肥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交易过程费时费力、交换模式较为死板、化肥施用程序较为复杂等。2)62.71%的被调查者会将家中的废弃物全部收集起来兑换桃木有机肥,其中30.51%的被调查者除了会自发收集自家的废弃物,还会主动收集乡间道路等地的废弃物。3)11.86%的种植户表示对废弃物循环的技术和相关知识非常不了解,8.47%的种植户对该项技术较不了解,研究表明,这一现状主要和该项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有关。4)33.05%的种植户施用桃木有机肥的程度非常高,36.44%的种植户施用桃木有机肥的程度较高,但也有6.78%的种植户施用桃木有机肥的程度略显不足。

2.2.2采纳忠诚度

提高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效果,不仅要关注现阶段农户对技术的采纳行为,还要关注未来农户是否会继续采纳该项技术,即农户对技术的忠诚度。本研究选择“继续参与废弃物回收”、“继续施用桃木有机肥”、“向他人推荐”作为潜变量“忠诚度”的解释变量,目的是了解农户再次参与桃枝废弃物收集和施用桃木有机肥的意愿,以及农户是否会作为技术传播的媒介向邻里推广该项技术。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忠诚度,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农户忠诚度分析Table 4 Farmer household loyalty analysis

结果显示:1)78.82%的种植户会继续将果园中全部的桃枝废弃物收集起来参与废弃物循环,其中48.31%的种植户会走到街头主动清理桃枝废弃物。2)44.92%和30.51%的种植户非常愿意、比较愿意继续施用桃木有机肥,3.39%的种植户对继续使用桃木有机肥的意愿较低。可见,仍有一部分农户不愿参与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提升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效率。3)46.61% 的被调查者会向他人推广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这主要是因为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能给经济、生态带来好处。然而,有4.2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帮助推广该项技术,这一现象主要是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复杂度造成的,因此要思考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改进策略以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2.3 方法设定和变量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假定一组潜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过估计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系数验证所假设的模型是否适合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同时测量和分析问题、运用多重指标评价研究变量的特点,使得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25]。此外,某些变量不易直接测算时,可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假设概念(潜变量),探求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与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的作用机制;2)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之间的相互影响;3)采纳行为与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对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潜变量: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进行测算,1~5分别代表:“非常不认同”、“不认同”、“一般认同”、“认同”、“非常认同”5个程度,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调研问卷的题项以经典量表为基础,根据现有研究和北京市平谷区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生态效益认知变量结合张淑娴等[16]、黄晓慧等[19]的量表,经济效益认知变量结合杨兴杰等[15]的量表,社会效益认知变量结合陈立梅等[22]、朱月季等[4]的量表进行设计。

表5 模型变量及描述性统计Table 5 Model variable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3 结果及分析

3.1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反映了调查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表6可以看出各指标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7,数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83,高于0.7的判别标准,认为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公因子可以被很好地表达。本研究KMO值为0.949,P(Sig)值为0.000,近似卡方为3 401.188,即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数据具有很好的效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6 公因子方差Table 6 Common Factor Variance

3.2 结构模型评价

本研究运用Amos 21.0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优化,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显著性P=0.143,大于0.05的判别标准,RMSEA=0.049<0.05,SRMR=0.020<0.05,认为模型拟合较好。GFI、CFI是模型的适合度指标,表7中GFI=0.963,CFI=0.997,NFI=0.986,说明修正后的模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最终模型(如图2)。

表7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Table 7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estimation results

图2 技术潜在效益认知与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最终模型Fig.2 The final model of technology potential benefits cognition and peach branch waste recycling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

3.3 实证结果分析

对实证后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结果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

1)社会效益认知对经济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的影响。社会效益认知对经济效益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效益认知对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假设H1、H2成立,符合预期假设。这一结果与陈立梅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社会效益认知程度越高,就越能认识到该项技术的经济效益,越倾向于采纳该项技术。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户对“增强信任”、“宣传大桃文化”、“促进三产融合”的认可度较高,其中“增强信任”路径系数最高,系数为0.94,说明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对提高政府与农户间信任程度的作用是影响农户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

2)经济效益认知对生态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的影响。由表8可知,经济效益认知对生态效益认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经济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假设H3成立,假设H4不成立。其中路径系数最高的两项为“产业结构”和 “管理成本”,表明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对提高农户经济效益认知有关键作用。经济效益认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为负向影响,这与刘迪等[23]的研究结果相似。原因主要是采用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节约的成本并不足以弥补采纳该项技术付出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损失的机会成本。

表8 理论模型假设结果Table 8 Theoretical model assumption results

3)生态效益认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从结构方程拟合结果可知,生态效益认知对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假设H5成立。这一结果与黄晓慧等[19]、张淑娴等[16]的研究结果相同,即提高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生态效益认知水平将促进农户采纳该项技术。其中“保护水源”和“病害防治”的路径系数较高,分别为0.92和0.86,表明增强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对保护水源和病害防治的效果将促进农户对该项技术的采纳。

4)采纳行为对忠诚度的影响。由表8可知,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对农户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1.35,假设H6成立,与预期相符。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主要受“了解的知识和技术”影响,农户对“推荐他人”、“继续参与”和“继续施用”三项指标认同度较高,说明促进农户对该项技术的深入了解和采纳将提高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

总体上看,社会效益认知和生态效益认知均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农户对该项技术的采纳行为对农户的忠诚度有正向作用,与预期假设相符。但是,经济效益认知与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有负相关关系,而且农户的经济效益认知受“产业结构”和“管理成本”的影响较大,这一结果值得引起注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利用北京市平谷区118份大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研究表明:第一,社会效益认知和生态效益认知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是提高农户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生态效益认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社会效益认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第二,经济效益认知对该项技术有负向影响,农户对采纳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造成的成本、收益、产业结构变化越敏感,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意愿越低。第三,农户的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的忠诚度有正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看,促进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有利于提高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

本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效益认知对农户采纳行为有重要作用,且不同的效益认知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略有差异。因此,作为技术采纳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农户对技术效益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技术采纳行为、提高农户对技术的忠诚度,从而更好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4.2 建议

为进一步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邻里带动作用,提高农户认知程度。虽然采纳该项技术能够换取桃木有机肥,降低农户的经营成本,但是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认知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户对技术的采纳行为。研究发现,提高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社会效益认知和生态效益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而且采用废弃物循环技术的农户基本都愿意宣传该项技术。所以,要发挥邻里间的带动作用,如奖励介绍人一定比例的桃木有机肥以鼓励他们向邻居、家人宣传该项技术,从而提高未参与农户对技术效益的认知程度,尤其是农户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认知程度。

2)了解农户实际诉求,制定差异化政策。部分农户反映采纳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交易过程较为复杂,交换模式过于死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还损失了务工的机会。研究发现农户对技术的经济效益认知会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建议从2个方面优化参与机制:一方面,对积极参与桃枝废弃物循环的农户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和肥料补贴,不仅要鼓励他们积极收集果园内的废弃物,而且要调动农户积极性自发收集田间道路中的废弃物,以降低市政清洁费用,美化乡村环境;另一方面,要了解未参与农户的诉求,尤其是为距离较远的乡镇提供多元化服务,如:根据各乡镇的地理环境特点,合理设置回收点的数量与位置;为距离较远或废弃物数量较多的乡镇提供上门服务,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收集废弃物以降低农户参与成本,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

3)深化产学研融合,提高农业废弃物循环质量。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一方面治理了面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改善了农户的种植习惯和农产品的质量。但是部分农户认为农业废弃物循环项目发放的桃木有机肥施用程序较为复杂,而且对桃木有机肥的肥效有所顾虑,导致农户对桃枝废弃物收集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要做到:第一,加强科研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共同研制高质量的桃木有机肥,优化肥料的使用工序,消除农户的顾虑。第二,要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培训会等方式,提高农户对技术效益的认知程度,同时培养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农户的种植习惯。第三,建议科研院所定期举办“专家问诊”等活动,从良种培育、种植技术改进、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对农户开展种植指导,解决农户的困难,提高农户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绿色生产。

猜你喜欢

桃枝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受尔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桃枝
苇子黄了
好刊社会效益高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活血通络的桃枝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