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影视迷群文化中共同体想象的传播学探究

2020-11-16陈冠华

视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亚文化影视群体

□ 陈冠华

一、美国影视产业的现状与衍生:聚焦迷群

(一)美国影视的界定

美国影视是现代影视的流行先驱与先导,好莱坞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佐证。在好莱坞的辉煌时期,每年从这里出品成百上千的电影电视作品,并且大多制作精良,受到全球影迷的认可和追捧,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影之都”。数据显示,在影视文化贸易方面,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的电影虽只占全球的6.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影视文化出口贸易世界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左右①。

(二)新媒介的便携性与美国迷群文化的孕育

美国影视产业起初是好莱坞一家独大,后来由于政策扶持、设备技术原因逐渐逃离好莱坞,而其他地区,如纽约、路易斯安那、亚特兰大、芝加哥、新奥尔良、北卡罗来纳州奥斯汀、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等,在电影、电视产品生产上迅速崛起。如今美国影视也逐渐逃离本土制作,转而向亚洲等地进行“全球化”制作转型。美国影视产业在逐步扩张,其影响力更是逐步向世界各地蔓延。在中国本土票房中,欧美电影的票房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数据显示,欧美电影票房占中国内地总票房的32%②。可以说,在国家本土电影保护制度的护航下,中国电影依旧受到了欧美电影的强烈冲击,并且中国电影在近几年才缓慢进入全球影迷的视野,而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程度不容乐观。

在5G时代的冲击下,短视频成为新型视频传播的重要渠道。网络视频的发达,破除了地域和媒介机器的壁垒,人们随时随地都可在手机上观看各国电影。

受众对于美国影视的接触渠道由传统的专业电影播放室到电影院、手机网络视频软件平台(包含手机投屏至电视端播放技术)、IPTV网络电视等三大主流渠道,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降低了美国影视的传播门槛。技术的助推使得传播不再单向,互动性传播带来了受众之间的结构变化,逐渐形成“参与性文化”。受众不再是传统单向接受信息的独立个体,而成为多种传播形式共存状态下的复杂集合体,加之文化氛围的迅速传播和渲染,使得美国影视传播过程中的特殊受众群体——迷群应运而生。

互联网的移动便携化打破了传统上网方式的使用局限,成为年轻一代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逐年增大,如图1所示。

图1 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信息截取

迷群这一特殊群体通过网络建立起“同类迷群”的虚拟社区,对信息本文进行多样解读,并在虚拟社区中进行讨论、交流和扩散。其群体本身携带的受众特性、传播效果中的使用与满足、自身形成的亚文化特性、背后所隐藏的精英文化以及所衍生的政治参与特性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美国影视迷群的共同体形成

迷群(fans)在西方最早由菲斯克定义:“迷群”是过度消费者,主要是大众文化的接收者。在中国,迷群一词从2005年湖南卫视火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中被赋予了固定含义,即追星族。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谈到,民族就是个想象的共同体,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成员,他们之间也互不认识,也不可能和大多数同胞相遇甚至是从他人口中听到过彼此,然而他们相互连结的意向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想象之中③。

迷群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政治、非民族的共同体,通过美国影视的传播,对其表达积极关注后在公开的虚拟社区进行高度自由的讨论和展示,实际上成员与成员之间毫无瓜葛,互相之间的匿名使得在社区中的对话更具有符号化。通过符号化表达就能建构迷群吗?实则不然,其背后成因十分复杂。

(一)个人特质

笔者曾经有过近八年的迷群组织中积极分子的经验,加入过至少五个迷群(张根硕百度贴吧应援组、winner百度贴吧吧务组、李胜勋bar工作组、影视分析类网红博主小片片说大片的粉丝群等)。在迷群统计中发现,年龄这一项指标具有比较明显的一致性,即00后、90后、85后为当今迷群中的主力军。以影视分析类网红博主——“小片片说大片”官方粉丝团为例,群成员共1771名,初步统计年龄分布为:56%的00后、30%的90后,仅2%为80后。从“迷”的稳定性层面来说,形成“迷”的先决条件是投入个人时间,因此工作强度较小、空闲时间较多的群体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迷群成员。从“迷”的程度来说,消费也成为迷群中不可避免的伴随行为,消费上存在可支配空间是迷群的隐形入门门槛。

(二)个人在群体中的诉求

迷群中的成员均来自不同的其他社会群体,都带有各自归属的群体属性,受到不同群体规范交互制约和影响,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背景也不尽相同。加入迷群实际上是通过消费实践与文化偏好伴随着“求同”心理,而“求同”心理又存在着多个细微的、不同的心理成因。如青年的社会焦虑与心理投射、同辈认同与群体归属压力等。

1.迷群:青年社会焦虑的安全阀

青年面对自身物欲与现实的窘境,学业、事业与都市生活的压抑使得他们倍感疲惫焦虑。青年无时不刻被“正能量”导向的激励所催生的“成功论”逼迫,焦虑成为青年一辈的普遍社会情绪,他们只能寻求虚拟网络的感性化表达,进行压力宣泄。逃避现实生活寻求情绪宣泄的网络途径有很多,又为何选择成为特定对象的“迷”,并由此过上迷群的虚拟社区生活?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投射机制指出,人将自己难以实现的想法、情感、愿望以及动机投射到他物上(动物或非生命体)。青年的社会焦虑无法消解,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得志、自我的缺陷等投射到自我认为完美、理想的特定对象上,持续不断地关注该特定对象,并获得替代性满足,从而达到自我的现实理想化。

2.青年的群体归属需求

人类是群居动物,对群体的归属欲望可谓是本性使然,加之中华文化中“大家与小家”“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睦邻友好”等传统文化氛围导致了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入群、归属某一群体的愿望。网络已悄然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等,也包括与人交谈的话题、群体目标的设定,因此人们对于网络,尤其是热门的人或事,都有着较大的了解需求。成为“迷群”中的“迷”成员,不仅能收获群体归属,还能与同辈获得共同话题,在共鸣的基础上获得认同感。

(三)外部:传播技术与文化渲染

1.传播技术与参与性文化的相辅相成

传统电视与胶片电影播放室的局限,压抑的文化需求和消遣需求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得到释放和爆发。从移动互联网到新媒体,从3G到5G时代,文化传播载体日益便携化、高速化,影视传播渠道多样化和文本多元化,提升了受众对于文本的参与度,从而产生了新的文化接触模式——“参与性文化”。

2.青年亚文化的文化氛围

从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到中国学者以互联网发展对于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与认知建构上的渗透影响,青年亚文化是时代更迭的产物,是技术发展的衍生物。青年亚文化指的是与传统主流文化存在差距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叛逆精神。其中,中国学者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举例包括同性恋文化、耽美小说、游戏迷等,而迷群更是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代表。

主流文化逐渐不被新青年一代所认可,青年的叛逆精神给予了亚文化滋生的土壤,因此青年亚文化也成为流行趋势,成为青年认同“同类人”的标志。以美剧为例,由于版权问题、语言差异等原因,美剧的接受方式完全不同于国产影视,美剧通过海外播放且被录制后,由国内自发的字幕工作室对视频进行字幕加工,再通过小范围内公开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为了获得中文字幕的美剧资源,基于讨论情节的需要以及社交需求等,形成“追剧”的迷群。

三、结语

新媒体的技术赋权,使“迷”们通过不在场的形式,以虚拟符号角色参与到网络虚拟社区的生活中,更深层地进行文本解读、文本互动。美国迷群文化实际就是新媒介时代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的衍生物之一。探究美国迷群这一小范围群体的形成原因,可给予新媒介时代其他亚文化产物以适当的借鉴和参考。

注释:

①吴静.美国影视文化贸易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②张云.中美电影产业比较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5.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亚文化影视群体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