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国家方针政策 突破素养立意试题

2020-11-15浙江马海波赵丽英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皖江城市群长三角

浙江 马海波 赵丽英

高考试题关注国家方针政策与区域发展的联系,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高考试题中,如2020年1月浙江省选考真题中第28题取材长江经济带中的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下面就随着这个题目一起去认识一下皖江地区,并从中获得启发,为备考冲刺带来启示。

【原题再现】(2020年1月浙江选考,2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1)上海 武汉 重庆

(2)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3)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

【试题来源】试题的情境创设紧跟国家的发展重点长江经济带,取材于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第10期长江专辑。

一、概念解读

所谓皖江,指的是长江干流安徽段。皖江地区东连沪苏浙,西接赣皖,湖泊众多,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都比较丰富。作为“长三角”的新成员,皖江城市带崛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辐射全国的重要意义。

皖江城市群。2016年,国务院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6座城市入榜。和之前不同的是,这张有着强烈经济色彩的城市列表中,除了上海、南京、杭州等传统长三角名城之外,还将安徽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城市首次正式纳入长三角范畴,而江浙两省的部分城市则出局,如浙江温州、丽水等。此次进入长三角的安徽城市,也集体属于另一个身份——皖江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是指长江所携带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形成的堆积体。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概念,长三角的范围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该区域位于中国沿海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结合处,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水平最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二、试题分析

1.关于港口定位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通行能力大,水资源丰富。重庆、宜昌、岳阳、武汉、九江、安庆、芜湖、南京、南通、上海等,都是著名的长江商港。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依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做大做强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上海的国际化开发,构建中巴、中印缅经济走廊。

2.关于区位优势

皖江地处长江下游,江流平缓,水域宽广无结冰期,航运条件优良。这一带河湖密布,从中国腹地经长江运往江南或出海的物资,皖江乃是必经之地。沿江市镇众多,早早便形成了一条城市带的雏形。

3.关于人口的变化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吸引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的发展变化。长三角正在沿着皖江“生长”。根据近几年的经济指标,皖江地区已成为了安徽省经济的驱动引擎。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走的是一条“资源+投资”驱动的经济道路,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之后已难以为继,人口和政策红利正在耗尽,面临着生态恶化、土地紧张、资源枯竭、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一些原本的经济强市已经开始“失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镇化率超过60%,产业同构问题成为巨大瓶颈。产业转型、升级和转移不能分散进行,必须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呼应的形成,皖江地区是首选。

三、解题指导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的审题很重要,因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的航运中心有很多,而题目要求的是“长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需要提取两个关键词“发展战略提出的”和“航运中心”,前者是限定词,后者是核心主旨,需要学生结合对区域的认知,调动所学知识“水运交通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具有海河联运的优势,而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所以只能是上海、武汉、重庆,答案内容固定,但顺序可换。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设问要求从比较的角度分析,城市发展的相对优势。由材料可以获取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及相对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相对位置,需要考生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角度分析。自然条件中的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沿河设城等条件在两个城市群是相同的,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该角度作答不能得分,但从地理位置来看,皖江城市带毗邻长三角更具优势;然后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取关于皖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完善”和“产业发展的地位”信息得出交通便利和产业基础较好的结论;再由材料三中“长三角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可分析出“皖江经济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体现其环境容量大。因此组织答案为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的影响。从设问来看,要求“分析有利条件”,限定条件是“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由材料三可知,吸纳的劳动力是长三角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导致的劳动力回归。长三角劳动力需求减少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而导致的;而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并且与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相近,可承接企业产业转移,同时也便于接纳相应的劳动力,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地价较低,城市开发空间更广,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来此就业。因此答案为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

四、素养落地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以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内容庞杂,点多面广,其所涉及的常考内容占总分分量的比重较大,学生若能立足课标,梳理脉络,掌握学法,就能促使地理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并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1.创设“长江经济带”情境,考区域认知

首先题目是以长江经济带为情境,在区域认知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尺度问题,从长江经济带到长三角城市群再到皖江城市带,尺度由大到小,要能够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第2小问“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二者的自然因素是相同的,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比较,找到答题的突破口。

2.选择“皖江城市带”为载体,考综合思维能力

第3小问,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需要运用综合思维来解题,既要考虑本地区的优势,是什么吸引劳动力回流的,还要考虑与长三角的关系以及定位。长三角的产业升级,也就意味着有产业转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皖江经济带刚好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承接其产业转移,同时也吸纳长三角剩余的劳动力。

3.切入“社会民生活动”为角度,考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其表现为①能够用观察、调查等发现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②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③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通过本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区、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把原来停留在脑海中的想法带到实践中去检验,同时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和分析问题,并能够撰写实践报告,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和收获一种实践方法。

4.聚焦“区域产业发展”为案例,考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这些理解包括①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②正确认识“地对人”“人对地”和“地对地”“人对人”的相互作用及联系;③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的所作所为也会引起地理环境的改变,应该突出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人地关系;④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

高三地理课应是充满生机,形成良好生态面貌的系列活动课。既要考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又要考虑应具备形成的能力与素养。减少替代性的、表层化的、重复记忆的认知;多一些体验性的、深层次的、延展性的思考。不求大数量的快进度,只图有质量的通、透、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特别要重视地理过程认知及思维过程的体验,立足区域把握尺度,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析问题;同时更需要广泛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深感在“地与理”“思与辨”“论与述”“图与文”“人与地”的结合中所蕴藏着的地理魅力。驱动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问题,同时使必要的地理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逻辑能力、表述能力得到体验与提升。

猜你喜欢

皖江城市群长三角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