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化工在石油馏分磺化中的应用探索

2020-11-14范跃超方新湘金煜林海热古丽

炼油与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磺酸盐磺化空速

范跃超,方新湘,金煜林,海热古丽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834000)

酸盐作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油田3次采油中[1]。其最大优势为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而且具有与原油配伍性好、在油藏中保存时间久、对岩石上的吸附损失小等优点[2]。但因其石油馏分复杂,且工业磺化过程中存在磺化程度不易控制,极易过度磺化成为酸渣等因素,限制了石油馏分大规模磺化的应用。在环保和技术的要求下,微化工技术应运而生。微化工反应器具有体积小、易控制、可快速集成放大、安全性高等优点,给石油磺酸盐的生产带来了新机遇。

文中主要介绍了使用微反应器生产石油磺酸盐的实验过程,并通过磺化不同原料与工业生产石油磺酸盐收率进行对比。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试剂

石油馏分A、B、油品C;NaOH、50%乙醇溶液;99.9%高纯SO2。

1.2 反应过程

(1)磺化反应SO3磺化是典型的亲电取代反应,气态SO2经过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的SO3作为磺化剂,具有三废少、反应易控制、对设备损伤低、环境友好等优点;(2)中和反应 烷基苯磺酸与NaOH中和,生成苯磺酸钠[3~5]。

1.3 磺化评价装置

实验室自行设计并搭建了磺化装置,原料油采用平流泵进料,外置保温加热管线;磺化剂SO2与空气经过V2O5催化剂在430℃高温转化为SO3,转化率在98%左右;微化工反应器由大连化物所设计并提供,油品与磺化剂在保温为55℃的微反应器内反应,产品进入产品罐,同时将废气排出。磺化装置流程见图1。

图1磺化装置流程

1.4 磺化效果评价

对磺化后的油品进行酸值测定,静置老化后将酸性油与酸渣分离,使用20%的NaOH溶液对磺化酸性油进行中和,使用50%的乙醇水溶液对中和后的酸性油萃取,待分离后计算收率[6]。其计算评价指标为:

式中,y1-石油磺酸盐收率,y2-酸渣收率;m1-石油磺酸盐质量,m2-酸渣质量;M原料-原料油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油性质

选择了相对分子量在340左右的A、B2种原料油和重烷基苯分别进行磺化试验,3种油品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从表1中可见,除芳烃含量不同导致油品组成略有差异,其它性质均类似。

表1油品性质分析

2.2 微反应器磺化工艺条件考察

使用油品A考察微反应器的磺化实验条件,温度设定在55℃,其它参数已固定,只考察磺化剂浓度、投加量和空速等条件对磺化效果的影响。

参照工业生产石油磺酸盐的磺化剂浓度,实验室选取2.0%和3.5%浓度进行考察,结果见图2。

图2不同浓度磺化剂同一空速下实验结果

由图2可见,磺酸盐和酸渣的收率随着磺化剂投加比的升高而升高;在2.0%的浓度下,酸渣收率在趋势上已经大于磺酸盐收率,而3.5%浓度时在同一投加比下,磺酸盐收率相对较高,盐渣比可以提高到1.5:1左右[7]。所以,综合盐收率和盐渣比,选定磺化剂浓度3.5%为考察实验的参数。磺化剂浓度为3.5%时同一投加比时磺化效果见图3。

图3磺化剂3.5%同一投机比时不同空速下磺化效果

从图3中可以看出,磺酸盐收率在体积空速为20~450 h-1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体积空速为200~300 h-1时盐收率及盐渣比最佳,综合处理量的经济性,选定试验的体积空速为300 h-1。

按照表1中油品的芳烃含量计算,在磺化剂为3.5%,体积空速为300 h-1的条件下,设定了不同投加比的磺化实验,结果见图4。

图4不同投加比磺化效果

由图4可见,随着磺化剂投加比升高,磺酸盐收率及盐渣比逐渐变大,酸渣含量趋于5.0%。投加比为1.15时盐收率达8.00%,酸渣含量为5.1%。

综合上述条件的经济性、磺酸盐和酸渣收率,在现有条件下选定气体浓度为3.5%,油品体积空速为300 h-1,磺化投加比为1.15左右时为最优反应条件,磺酸盐收率在8.0%,酸渣收率为5.1%。

2.3 酸性油处理

由于此反应为气液接触反应,反应产物中会残留磺化剂气体。同时,因为石油馏分为混合物,部分组分极易过度磺化成为酸渣,磺化后的酸性油有2次磺化的可能性,且反应后的酸性油内悬浮有酸渣,需要一定的时间使酸渣沉降,所以考察酸性油的处理方式就较为关键[8~10]。故设计了下列试验,磺化实验条件为磺化剂浓度3.5%,油品体积空速为300 h-1,磺化投加比为1.00,酸性油处理条件如表2,对比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同一个酸性油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上,酸值、磺酸盐和酸渣收率等均有所不同。

从1#、2#和4#时间看出,对刚生产的酸性油需要给定一定的静置老化时间,虽然油品会存在2次磺化的可能性,但是酸渣产率并没有上升,磺酸盐的收率却在增加,所以给与酸性油一定的老化时间是有必要的;而从3#实验可以看出,在酸性油内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对磺酸盐收率有正面影响,同时通过表3的酸渣收率、酸值变化可以看出,水分的引入会使酸渣水解,成为磺酸盐[11,12]。

表2酸性油处理条件

表3对比实验结果汇总

2.4 石油馏分油品磺化应用

按照上述的实验条件和酸性油处理方式,对3种油品A、B、C进行了磺化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3种油品磺化实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使用不同的石油馏分在微反应器上磺化是可行的,而且同一中油品的1次磺化磺酸盐收率与工业2次磺化盐收率相当,同比酸渣收率降低到5.0%左右,盐渣比从工业上的1:1.2降低到1:0.6,提高了原料油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3 结论

通过实验应用微反应器、气相SO3对石油馏分油A、B和重烷基苯进行了磺化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微反应器磺化工艺的可行性。相同磺化条件下微化工工艺与工业喷雾2次磺化生产工艺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同比酸渣收率可降低到5%左右,大大提高了盐渣比。

猜你喜欢

磺酸盐磺化空速
长庆油田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组分识别
波音737NG 空速管加温故障分析
A320系列飞机“AUTO FLT RUD TRV LIM SYS”故障的分析
石油磺酸盐组成与性能关系研究
轻度磺化聚苯乙烯的制备与吸水性能研究
孔道可调控的锂离子电池无定形碳负极材料
温和酸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盐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737NG空速管加温故障分析和预防措施研究
2012(第七届)全国磺化/乙氧基化技术与市场研讨会
AOS磺化静电除雾液制备水煤浆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