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傻叔成亲记

2020-11-14

电影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李英刘强媒婆

1.苏北农村 日

村庄前一排土场上堆放着一垛垛刚收获的玉米。村民们有的在撕玉米棒皮,有的在晾晒玉米,还有几户人家赶着水牛在场上碾碎玉米。

旁白:日历翻到1987年。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像一阵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北大阳村村民刘志富像着了魔似的在他承包的12.5亩责任田里辛勤劳作。汗水换来丰收果实,承包第一年就收获近两万斤粮食。

刘志富赶着黄牛拉着石磙在铺满玉米棒的场上转圈碾玉米。他扬起鞭子,喊着乡间号子。号声和人们的谈笑声汇成一首丰收曲。

村民议论着刘志富是一把种田的好手。

刘志富停下磙子,捧起一捧玉米粒亲了又亲,开心地自言自语:“这下再也不愁吃不饱肚子啦。”

在一旁翻动玉米粒的陈梅见刘志富自言自语笑得开心,便搭个话:“他小叔,你傻笑什么?”

刘志富:“大嫂,俺家今年收这么多粮食能不开心吗?”

陈梅:“这都是国家政策好啊!要还是以前那样,怎么也不能收获这么多粮食!”

刘志富:“是呀是呀,以前大集体,有劲儿没处使,如今土地联产承包到户,有劲儿使不完,好日子有奔头啦!”

陈梅:“说得对,好日子有奔头啦!今年俺家有了好收成,给你张罗说媳妇喽。”

刘志富不好意思地:“大嫂,俺还小呢,不急不急。”

陈梅:“都二十出头了,不大也不小,爸妈走得早,这事就该俺张罗!”

推出片名《傻叔成亲记》。

2.刘志富家门前 日

一位四十出头的媒婆东张西望地来到刘志富家门口,正在张望,打听邻居。陈梅从屋里端着一盆猪食走了出来。

陈梅:“哎哟哟,是大婶子,俺跟你说过的话还没忘记,这就过来了。(放下猪食)屋里坐,屋里坐。”

媒婆:“不打紧,你先喂猪,俺来看看你家猪崽。”

陈梅:“那好,俺先喂猪,回头再陪你聊。”

门前左角猪舍,几头架子猪在争食。

媒婆向猪舍里瞧了瞧:“猪长得不错嘛,油光水滑的,你都喂些啥?”

陈梅:“也没喂什么好的,都是我打的新鲜猪草,掺些酒糟麸皮。”

媒婆:“酒糟启猪。”

陈梅请媒婆进屋,拿个板凳拍拍上面的灰土:“大婶请坐。”又端水敬烟。

媒婆:“甭客气,俺又不是外人,客气啥?早前你要俺给志富提个亲事,俺就放在心里盘算着。昨晚西庄马家来回话,说他爸来你庄上访问,邻居都说志富忠厚老实又能干,没什么意见。”停顿一下,接着说,“就是想要点彩礼。”

陈梅:“要什么彩礼?”

媒婆:“现在时兴‘三转一响’呗。”

陈梅:“那得多少钱?”

媒婆:“要好几千。”

陈梅:“家里没有这么多钱呀!”

媒婆:“农村要这还算少的,城里姑娘还要金戒指、银手镯和楼房呢。”

陈梅:“哎哟妈呀,要这么多!那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些钱……”

媒婆:“想娶媳妇就得下血本,卖粮卖猪,借账也值。好了,你掂量着办吧,俺走了。”

陈梅回过神来:“吃过饭再走吧。”

媒婆:“不了,八字还没见一撇,等说妥了再来你家吃。”

陈梅:“好嘞,到时请你上席坐。”

3.田野里 日

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的。刘志富戴着斗篷,陈梅戴着草帽在玉米地里锄草,汗流满面。几位邻居扛着锄头下工路过田头。邻居男:“志富呀,收工吧,学校都放晌学了。”

刘志富:“俺还想干一会儿,你们先回吧。”

邻居男:“锄一晌午还不累呀?”

刘志富:“好政策激励俺有使不完的劲儿!”

邻居男:“这话对俺心路,俺也是越干越想干。”

刘志富:“大嫂,你先回家做饭,俺再锄一会儿。”

陈梅:“那俺就先走了,你干一会儿就回家吃饭啊!”

刘志富:“好嘞!”

4.刘志富家 日

屋内小饭桌上摆放着饭盆饭碗,陈梅在给碗里装饭。十岁的刘琴、七岁的刘琼、四岁的刘强围坐在饭桌旁。

刘志富放下锄头,大侄女刘琴打来一盆水:“叔洗把脸凉快。”

刘志富:“俺大侄女勤快,知道孝顺,讨人喜欢!”

刘强扑向刘志富:“小叔抱抱,抱抱——”

刘志富:“抱抱!俺强子就是乖。”

陈梅:“下来,你小叔锄一上午地不累呀!”

刘志富:“累是累,抱抱强子就不累了啦。”拉过碗给刘强喂饭。

陈梅:“强子乖,自己吃。”

刘强撒娇:“不嘛,我就叫小叔喂。”

5.刘志富家院子 日

刘志富:“大嫂,这几天你怎么愁眉苦脸的,你哪里不舒服?”

陈梅:“没什么,俺就是愁到哪里弄这么多钱呢?”

刘志富:“要钱干什么?”

陈梅:“媒婆给你提个亲事,女家要‘三转一响’彩礼。”

刘志富:“‘三转一响’?得多少钱?”

陈梅:“两三千吧。”

刘志富:“俺家也凑不到这么多钱呀!”

陈梅:“就是呀,俺想将屯里的粮食卖了……”

刘志富:“那是全家一年的口粮,不能卖!”

陈梅:“圈里的两头猪也卖。”

刘志富:“架子猪不压秤能卖几个钱?大嫂,你不要为俺为难。等几年俺家致富了,再提亲事也不晚。”

陈梅:“傻样,哪家姑娘等你几年,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喽!”

刘志富:“那……”

陈梅:“你去大姐、二姑几家亲戚走走,看能否借点,等猪肥了再还他们。”

刘志富:“俺去怎么说呢?”

陈梅:“说话也要教你,你就实话实说,媒婆给你提个亲事,要彩礼,家里拿不出钱,请他们帮助点呗。”

刘志富:“嗯,就照你这样说。”

6.刘志富大姐家 日

刘志富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大姐家,刚进门就喊:“大姐在家吗?”

志富姐从屋里走出:“哎哟哟,他小舅来啦,快进屋。你今天来得真巧,邻居家在塘里捞鱼送两条给俺家,姐做锅巴鱼汤给你吃。”

刘志富:“大姐,不忙弄吃的,俺是有事来麻烦你的。”

志富姐:“看你说的,小弟有事做姐姐还能怕麻烦?快说说什么事。”

刘志富:“媒婆给俺提个亲事,女方要彩礼‘三转一响’。”

志富姐:“乖乖!这个丫头真会要,‘三转一响’得多少钱呀?”

刘志富:“两三千块,大嫂要俺来找大姐帮点。”

志富姐:“这……小弟呀,俺是你亲姐,有钱能不帮你吗?你姐夫查到肺子上病,医生叫住院治疗,现时还没凑齐住院钱呢。”

刘志富:“噢,治病要紧,大姐俺走了。”

志富姐一把拉住刘志富:“走什么走,吃过饭再……”

刘志富:“大姐,不麻烦了,姐夫生病俺都帮不上,哪还能给你添麻烦!这亲事说不说不打紧,俺走了。”说着,挣开姐姐手跑出门外。

7.刘志富二姑家 日

刘志富又来到邻村二姑家,推开前门,见二姑正在洗衣服:“二姑洗衣服呀。”

志富二姑忙站起来:“二侄子,屋里坐,俺给你倒水。”

刘志富:“不用了,俺来找二姑有点事。”

志富二姑:“啥事?说说看。”

刘志富:“二姑,媒婆给俺提个亲事。”

志富二姑:“那好事啊!”

刘志富:“女方家要‘三转一响’彩礼,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想请二姑帮忙借一点。”

志富二姑:“志富呀,你是俺娘家亲侄子,娶亲结婚是大事,二姑有力能不帮吗?可是……你表弟考上县中至今还差300元住校费没交上,姑也是站在井边等水喝呀。”

刘志富:“噢,二姑家手头也困难呀,那不为难你了,俺走了。”

志富二姑:“不走,等你姑爷来家,再到邻居家看能否借点,能凑多少凑多少。”

刘志富:“二姑,真的不麻烦了,俺回家了。”他挣开二姑手跑出院子。

志富二姑:“这孩子——”

8.刘志富家 日

刘志富拖着沉重的步子踏进家门,陈梅迎上去:“他小叔,借到钱没有?”

刘志富:“没有。大姐夫生病比俺家还困难呢,二姑家表弟读高二至今还差300元住校费没交上。唉,俺家都摊上穷亲戚。”

陈梅:“这彩礼钱咋办?”

刘志富:“没钱就不办呗。”

陈梅:“那婚事就这样吹了?”

刘志富:“嫂子,俺不能因为个人婚事让一家人跟着受难啊!俺有两只手,把田种好了,致富了,再谈婚事也不迟。”

9.刘志富家 晨

雄鸡高啼。刘志富拉开房门伸个懒腰,拿过两只水桶挑起向村中老井走去。

10.井台 晨

古老的井台、井壁上布满青苔,井口沿上有着许多深浅不一的痕迹。

刘志富熟练地在井口处放下水桶,轻轻一摇就上来一桶水。

11.刘志富家 晨

将桶里水哗哗哗倒在水缸里,响声惊醒陈梅。

房内声:“哟,水都挑回来啦。”

刘志富:“是呀,早去不排队。”刘志富抱来柴草添水上锅烧火做饭。

12.麦田里 日

刘志富、陈梅头戴斗篷,汗流满面地在麦田收割小麦。

刘琴、刘琼、刘强气喘吁吁地跑到刘志富面前齐声喊:“嘿!”

刘志富:“你们怎么来啦?”

刘琼:“学校放麦假了,老师要我们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活儿。”

刘琴:“我们来帮着收麦子,参加了劳动写作文才有话说。”

刘志富:“哦,说得有道理,你们还小,去玩吧。”

刘琴:“我们不是来玩的,是来收麦的。”说着就夺过小叔手里的镰刀,收起麦来。

刘琼:“姐姐你收麦,我抱麦捆子给小叔装车。”

刘强:“姐,我做什么?”

刘琼:“你捡掉在地上的麦穗。”

刘强:“好嘞!”

刘琴一刀一刀在收麦,刘琼抱麦捆一趟趟送到平板车旁。

刘强捡了一把麦穗:“妈妈,我捡了一大把!”

陈梅:“强子棒!”

刘强:“妈妈、小叔、姐姐,你们脸上都流汗啦。”

陈梅:“是呀,你们在学校学过什么诗呀?”

刘琼:“我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陈梅:“对,今天你们体会到了收麦的辛苦,还要耕种呀,除草治虫呀,收割、脱粒、晾晒呀,前后要费多遍事才能粮食进仓。一个馒头、一碗粥都来之不易,可不能浪费粮食哟!”

三个孩子同时说:“记住啦!”

刘志富望着孩子们自言自语:“乖孩子,懂事。”

13.一组镜头

刘志富卷着裤腿站在粪塘里,一铣一铣向外甩塘肥。

刘志富推来独轮车,和嫂子陈梅一铣一铣装粪肥。

陈梅拉车,刘志富推车往田里送肥。

刘志富和陈梅又将田里一堆堆肥一铣一铣散放开。

刘志富赶着黄牛一犁一犁地将粪肥掩在土里。

刘志富用铁钊刨,陈梅在丢种子抡种玉米。

14.刘志富家 日

屋内一方桌旁,刘琴、刘琼在做作业,刘强在捣蛋,夺姐姐手里的笔,不让写作业。

刘琴:“妈,强子夺我笔不让我写作业。”

陈梅围着围裙从厨房出来:“强子,把笔给姐姐。”

刘强:“不,我也要写大字。”

陈梅:“你还小,到秋天上幼儿园,妈给你买好多好多笔。”

刘琼:“妈就会哄人,我这笔都快要用完了,告诉你说买买,至今也没买。”

刘志富走过来抱起刘强:“强子乖,把笔给姐姐,俺抱你到小店里买好看的笔。”

刘强:“还买棒棒糖。”

刘志富:“对,买三个棒棒糖,和姐姐一人一个。”

刘琼:“我不要棒棒糖,要一支圆珠笔。”

刘琴:“我也要圆珠笔。”

刘志富:“孩子,只要你们好好学习,笔呀,本子呀,小叔都给你们买。”

刘琼:“小叔,大姐读书可下劲了,这次月考语数都是100分!”

刘志富:“真的!怎么现在才告诉俺,待会儿俺到街上买块猪肉包饺子,奖励琴子!”

刘琼、刘强高兴地拍着小手:“吃肉饺子喽,吃肉饺子喽!”

刘志富拉过刘琴:“俺侄女聪明,是个读书的料,要下功夫争取考上县重点中学。”

刘琴认真地站到刘志富面前:“我决不辜负小叔希望,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县重点中学!”

刘志富激动地抚摸着刘琴的头:“乖孩子,多懂事!只要你们想读书,小叔再苦再累再困难,也要把你们培养成个人才!”

15.刘志富家 日

媒婆坐在桌子旁,陈梅倒水递给她:“婶儿,喝茶。”

陈梅冲着门外喊:“他小叔,马婶找你。”

刘志富进屋,客气地和马婶打招呼,坐下。

马婶抿了一口茶:“志富呀,你都老大不小的啦,俺给你介绍那位二婚的行不行?你得给俺回个话呀。”

刘志富:“二婚不二婚俺没嫌弃,可她还带两个孩子,俺家里太困难。大哥看病过世,欠人家的债还没还清。大哥临终前,俺向他承诺过,要把他三个孩子带大。现在三个孩子吃穿上学都要钱,俺一头虱子都挠不过来,哪还有闲心去找媳妇呢?”

媒婆:“你家困难俺知道,你光顾侄子、侄女就不顾自己呀,再不找个媳妇就真的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刘志富:“俺怎能是光棍呢?侄儿侄女也是俺孩子,现时俺供养他们吃穿上学,老时他们能不管俺事?婶,要没有别的事,俺要下田啦!”

媒婆:“这、这孩子一头傻劲儿!”

16.刘志富家 日

陈梅:“他小叔,俺村里有好多人家都打了手动压水井,你明天到街上买井杆井头,咱也打一口。”

刘志富:“你知道打一口压水井得多少钱?买井头井杆加上找人来打井吃喝招待就得一百多块呢。”

陈梅:“一百多就一百多吧,有口压水井,省得你天天起早挑水啦!”

刘志富:“那好吧,俺这就去买井头井杆。”

17.刘志富家院子 日

刘志富家来了4位打井工,撞钎下管安装试水。

刘志富捧着哗哗的流水:“大嫂,这下再也不用去老井挑水吃了!”

陈梅开心地笑着。

18.刘志富家门前 日

乡邮递员停下摩托车:“这是刘琴家吗?”

刘琴从院子里跑了出来:“我就是。”

邮递员:“有你的挂号信,签个字。”

刘琴签下名字,赶紧拆开信。

19.刘志富家院内 日

刘琴风风火火地跑到院里,扬着县中录取通知书:“妈,我考上县重点中学啦!”

陈梅:“是吗?快给俺看看!”她展开录取通知书夸赞道:“俺闺女真聪明!今晌俺就包韭菜饺子犒劳你!”

刘志富干活回家,刚放下锄头,刘琼就迎上前,递上录取通知书:“小叔,大姐考上县重点中学啦!”

刘志富:“那好呀,俺刘家出了县状元啦!”他接过录取通知书,正面看看,反面看看,咧着嘴傻笑着。

刘琴:“什么县状元!县中收费太高,哪能念得起呢!”

刘志富:“念不起想办法嘛。”

刘琴:“我打听过了,住校要交住校费、伙食费、校服费,几个费用加起来要好大一笔钱呢!”

刘志富:“孩子进县中是凭成绩考上的,至于费用,叔想办法赚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你读书!”

刘琴眼含热泪深情地望着这位胜似父亲的“傻叔叔”:“谢谢叔!”

20.邻乡蔬菜大棚 日

刘志富参观着邻乡的蔬菜大棚。

刘志富和邻乡菜农一起侍弄蔬菜,他问这问那,讨教种菜经验。

刘志富帮助菜农分拣蔬菜,包装,搬运,他一脸的汗水。

21.乡农技推广站 日

会场挂着横幅“大阳乡科学种蔬菜培训班”。农技人员在台上讲课,在黑板上写着技术要点。刘志富坐在培训班前排,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记着笔记,还多次举手,请教种植疑难问题。

22.村办公室 日

刘志富风风火火地进来,村主任热情地和刘志富打招呼。

村主任:“刘志富,你申请建蔬菜大棚的事,村委会研究过了,报请乡扶贫办,同意贷给你三万元无利息扶贫款。”

刘志富:“谢谢主任!”

村主任:“不用谢,你先搞,搞好了带动大家一起搞。”

刘志富:“俺一定不辜负你对俺的期望!”

23.刘志富家责任田 日

刘志富拉着平板车,陈梅在车后用力地推向田里送肥。

村长:“哟,这块田送这么多肥呀。”

刘志富:“种大棚蔬菜就是要多施基肥少施化肥。”

刘志富和陈梅在田里撒放肥料,村邻小苗开着手扶拖拉机在帮助刘志富家刨地。

24.刘志富家 日

村干部甲、乙领着镇水厂的工人来到刘志富家安装自来水。

刘志富:“这么快呀,说安就安啦。”

村干甲:“这是国家的骆马湖引水工程,惠及各村各户。”

刘志富:“好啊,好啊!好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啦。”他捧着自来水幸福地笑着。

25.刘志富家大棚 日

刘志富和几名村邻在建蔬菜大棚。

技术员张英现场指导插杆、接桩、播种、铺薄膜。

26.刘志富家大棚 日

字幕:两个月后。

大棚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刘志富和陈梅在采摘蔬菜,装进网袋搬上刚买的三轮车。

27.镇上蔬菜市场 日

刘志富手拿青菜吆喝着:“新鲜蔬菜,价格便宜,没施化肥,没喷农药,都快来买呀!”

几位农民拢来摊前,一个中年胖妇摸着青菜:“这菜鲜嫩、水灵,买二斤。”

刘志富:“好嘞!”给胖妇称菜。

几位居民先后拣菜,刘志富有序地一一卖菜。

28.刘志富家门口 日

刘志富满面春风地将三轮车开到家门口。

陈梅从院子走出:“哟,这么早就卖完啦?”

刘志富:“镇上人就喜欢鲜嫩小菜。嫂子,有吃的吗?肚子都咕咕响了。”

陈梅:“镇上油条、包子什么没有?空着肚子,傻呀!”

刘志富:“不是舍不得钱吗?”

陈梅:“为了省那几块钱,对自己肚子也抠门呀?”

刘志富:“不抠不行啊!三个孩子读书都要钱,要命呢。”

旁白:自打种上大棚蔬菜,刘志富一心扑在种菜上,起早贪黑地给蔬菜浇水施肥。每天凌晨四点来钟就起来拔菜、摘茄子,包装上车,还要送到镇上去卖。由于菜鲜价廉,诚信经营,刘志富的菜每次都卖光没有回头货。他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为供养三个孩子读书,俺再苦再累心里高兴!

29.大阳小学校门口 日

刘强和另两位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家人来接。

刘志富骑着自行车急火火地赶到校门口:“强子,对不起,小叔来晚了。”

刘强:“谁叫你来晚的?来晚就罚你!”

刘志富:“怎么罚?”

刘强歪着头想了想:“那就‘骑大马’。”

刘志富:“这校门口来来往往人多,到家‘骑大马’。”

刘强:“不‘骑大马’,那就买鸡蛋灌饼。”

刘志富:“乖乖!鸡蛋灌饼要三块钱呢。买三块钱面条一家人还吃不完呢。强子,买一根冰棒行吗?”

刘强:“不行不行,我就要鸡蛋灌饼,我就要鸡蛋灌饼!”

刘志富:“好啦好啦,叔叔买。说好了,下次就买冰棒了。”

刘强:“嗯。”

刘志富来到小吃摊前,买个鸡蛋灌饼递给刘强。

刘强咬了一口饼:“还是小叔好,真好吃!”

30.刘志富家 日

刘志富开着三轮车,在家门口停下。

陈梅正打扫垃圾:“哟,今天回家这么迟,菜不好卖吗?”

刘志富:“不是不好卖,挂给超市便宜,自己卖能多卖点钱。大嫂,有饭吃吗?肚子早饿了。”

陈梅:“俺说过多少次了,饿就在街上买点吃的。”

刘志富:“忍一忍回家吃,省点。”

陈梅:“就知道省钱,饿坏身子就不值得了。锅里留着饭,自己盛。”

刘志富狼吞虎咽吃着饭:“强子呢?”

陈梅:“吃过饭和一小朋友出去玩了吧。”

刘志富:“俺去找找,放假了要做暑假作业,不能任他玩。”

31.村里 日

刘志富东家西家找遍了不见踪影,急了。

一条沟里有两个孩子在水里捉着什么。

刘志富赶到见是刘强,大声呵斥:“谁叫你下水里的,快上来!”

刘强:“小叔,这水沟里有小龙虾,我逮到5只了。”

刘志富:“快上来,水里有蛇虫。”他边喊边扑到水里,将刘强拽了上来,气得啪啪打了几个巴掌。

刘强哭着喊着挣着:“哎哟,屁股打炸了,二叔坏——”

陈梅赶到,搂过孩子:“找了几圈都找不到你,把妈吓坏了!”

刘强告状:“妈,小叔坏,我屁股都被他打疼了!”

陈梅:“打你,长记性!你人小不能下水沟里,你要有什么好歹,妈就不能活了!”

刘志富:“强子,叔也舍不得打你,庄上东西头都找不到你,叔腿都软了。你小孩子到水沟里玩多危险呀!”

刘强:“我不要你管,你是坏蛋!”

刘志富愣了愣:“你说什么?”

32.刘志富家 日

堂屋内一张四方桌坐着刘志富大姐,数落着:“兄弟,俺跟你说过多次,你就是脑子不开窍,当耳旁风。你为这个家吃苦受累大伙都赞成,可也要想想自己。俺记得你四十多了吧,跟村里小牛星同龄的,人家两个孩子都读初中了,可你到现时还是一条光棍汉。”

刘志富:“光棍汉怎么啦?俺家这几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俺不拼命挣钱供他们念书,孩子的前途可就荒废啦。再说了,大哥临终前,俺向他承诺过,再苦再累也要供养孩子读书。大姐呀,等过几年他们都大学毕业,到那时我再考虑个人事吧。”

志富大姐:“再过几年!你都奔五十了,谁还要你一脚泥土的老头子?等到那时你就真的当一辈子和尚了。”

刘志富:“当和尚就当和尚呗。”

志富姐:“你就是榆木脑袋!”她气呼呼地起身向外走去。

刘志富赶紧起来向外喊:“大姐,大姐——”

33.大阳小学礼堂内 日

礼堂内坐满老师、学生和家长。

校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初三三个班的学生、家长会,通报学生学习情况,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培养孩子的经验。下面请获得班里第一名、年级第二名的学生家长刘志富发言。”

全场热烈鼓掌。

刘志富难为情地接过话筒:“好,俺就说几句……刘琼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她学习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认真、及时地做完。她九岁时,就会自己弄饭吃,衣服都是自己洗,这孩子很有志气,把大姐刘琴当作榜样,也要考上县重点中学。”

校长:“这个理想好啊!有目标就有动力,只要坚持努力不松劲儿,刘琼同学考上县中没问题!”

全场师生、家长热烈鼓掌。

34.大阳村村头 日

字幕:五年后。

一支由乡村干部组成慰问的队伍,敲锣打鼓地来到大阳村村头。村主任宋超领着队伍向刘志富家走来,引来众多村民看热闹。

刘志富、陈梅高兴地从家里跑出来。

宋主任:“你家姐弟三个都先后考上了大学。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考上三个大学生的消息传遍十里八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刘强考上了扬州师范学院,高乡长特地前来祝贺!”

刘志富,陈梅点头:“谢谢!”

宋主任向高乡长介绍:“这位就是刘强小叔刘志富。”

高乡长热情地伸出手:“你好!”

刘志富慌忙伸出手和高乡长握手:“你好,高乡长好!”

宋主任又介绍:“这位是刘强母亲,陈梅。”

高乡长热情地和陈梅握手:“你好!”

陈梅:“高乡长好!”

高乡长:“你们都很辛苦啊!感谢你们为国家培养了三个大学生。经乡党委研究,奖励你家三万元,鼓励孩子们上学。”

陈梅、刘志富:“谢谢党委,谢谢高乡长!”

众人热烈鼓掌。

35.大阳村 日

旁白:为挣钱供三个孩子读书,刘志富种大棚蔬菜,到乡办企业打零工包活干,刚过48岁的他已头顶白发,显得苍老。

刘志富在田里干农活。

刘志富在家里喂猪。

刘志富在大棚里侍弄蔬菜,到镇上卖菜。

刘志富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奔乡办企业加班。

刘志富开着三轮车从集镇上卖菜回来,村民甲搭话:“菜都卖完了。”

刘志富:“批给两家超市的。”

村民乙看着刘志富的背影,感慨道:“志富真能干,陈梅摊到好小叔了。”

村民甲:“这孤男寡女整天在一起,能没关系吗?要不志富为她家吃苦受累图什么?”

村民乙:“哎,不要瞎嚼舌头。志富这孩子老实,不是那样的人。”

村民甲:“隐隐藏藏干吗?干脆被窝翻身得了。”

村民乙:“不可能!陈梅比他小叔大十岁,不能生不能养的,志富能同意吗?”

村民甲:“怎么不能同意?饿猫见咸鱼——”发现陈梅站在身后,打住了话。

陈梅见村邻嚼舌头,气呼呼地从两个村民中间走过。

36.刘志富家 日

媒婆来到刘家门口,陈梅忙招呼屋里坐。

陈梅给媒婆倒茶:“婶子,又来给志富说亲事的?”

媒婆:“不,这次是给你提亲的。”

陈梅:“给俺提什么亲?俺这几个孩子谁家能领去?”

媒婆:“前天在路上遇见你,你告诉俺,村人嚼舌头日子不好过嘛,西王村副主任离婚至今没娶,托俺过来向你提亲。”

陈梅:“俺舍不得几个孩子……”

媒婆:“先见个面,谈拢了,再协商孩子问题。”

陈梅:“这……”

媒婆:“就这样,明晚村后干渠桥头见。”

37.村后干渠桥头 傍晚

一男一女坐在干渠桥头上。

张锋:“我先自我介绍,我是西王村副主任,因两人感情不和离了。”

陈梅:“怎么个感情不和?”

张锋:“她小心眼儿,说我在外拈花惹草有外遇。”

陈梅:“你拈没拈花,惹没惹草?”

张锋不语。

陈梅:“俺家情况想必大婶告诉你了吧?家穷孩子多……”

张锋:“那没关系,买猪不买圈。”

陈梅:“你说什么?俺没听懂,再说一遍。”

张锋:“买……”

陈梅追问:“怎么个买猪不买圈,说呀!”

张峰:“那这样,你三个孩子,小的带过来,那两个交给你家小叔。”

陈梅:“打开窗户说亮话,要想和俺谈婚,首先三个孩子都得带着。你想只去大人不带孩子,那免谈。”

张峰:“俺替刘家养活孩子,傻呀?”

陈梅:“你一个大男人对家庭不负责任,吃喝嫖赌能不伤女人心吗?你毁了一个家庭还不清醒,现在想重组家庭,又不想担家庭责任。你真是脑子进水了,你走吧。”

张锋:“你听俺说……”

陈梅:“甭说了!”气呼呼地走了。

38.塑料大棚内 傍晚

刘志富和陈梅在大棚内侍弄菜苗。风渐渐刮大,突然中间一段大棚塑料布被大风掀起。

刘志富大声喊:“大嫂,快拉住塑料布上的绳索。”

陈梅紧紧拉住绳索,刘志富忙着用泥土压塑料布边口。大风呼啦呼啦地狂掀塑料布。

陈梅呼喊:“志富,风太大,俺拉不住啦……”

绳索断了,陈梅被甩出去两米多远,重重地跌倒。

刘志富赶忙跑过去:“大嫂,大嫂!”

见陈梅没有回应,刘志富害怕了,抱起她紧紧按住人中穴:“大嫂,你别吓唬俺呀,你醒醒呀!”

陈梅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刘志富惊喜地:“大嫂醒了,大嫂醒了!”情不自禁将陈梅紧紧抱在怀里。片刻,又将她放下,像做错事似的检讨:“对不起呀……刚才你跌晕了,俺都吓死了,见你醒了,俺高兴地抱了你一下……”

陈梅含情脉脉地:“傻样,有什么对不起的,你想抱就抱呗。”

刘志富吐出只有自己能听见的两个字:“嫂子……”

风停了,夕阳的余晖照进大棚里,洒在两个人的身上。

39.大学食堂 日

食堂里坐满就餐的学生。

刘琴在窗口打饭:“阿姨,一份青菜豆腐。”

食堂胖阿姨给刘琴打了一份猪肉烧萝卜粉丝和一份青菜豆腐。

刘琴:“我只要了一份青菜豆腐,没要肉……”

胖阿姨:“知道,俺有意给你加点荤菜。孩子,俺早就注意到了,你老是买青菜豆腐,身体不够营养啊!”

刘琴:“没事。”

胖阿姨拉开厨房门来到刘琴面前,掏出200元递给她:“孩子,拿去买点荤菜,补养身体。”刘琴推托不要,坐到饭桌前。

胖阿姨:“孩子,你为什么这样苦自己呢?”

刘琴:“阿姨,我家还有妹妹、弟弟,都在读书。”

胖阿姨:“孩子,我也有个女儿读大学,从今天开始,就算我多一个女儿。告诉你家里人,你在大学的生活费包在我身上。”

刘琴感动地拉着胖阿姨的手:“谢谢阿姨,哪能花你的钱呢!”

胖阿姨:“怎么不能,你这个女儿,我认定了!”一把搂过刘琴,动情地抱着。

旁白:胖阿姨的紧紧拥抱,让刘琴非常温暖。这个善良的阿姨将刘琴家庭情况向校方做了汇报,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刘琴得到了专项贫困助学金,还被安排在校园内勤工俭学。

40.刘志富家大棚 日

旁白:刘志富种植蔬菜大棚供养三个侄儿侄女上大学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村,市电视台、报社记者都前来采访。记者拍摄蔬菜大棚,面对面地采访刘志富。

记者:“你怎么想起种植大棚蔬菜的?”

刘志富:“种大棚蔬菜比种粮食赚钱。”

记者:“种大棚蔬菜一年能增收多少钱?”

刘志富:“三四万吧。”

记者:“够不够三个侄儿侄女读书的费用?”

刘志富:“孩子们懂事节省点差不多吧。”

记者:“听说你为供养侄儿侄女读书,至今还没成亲?”

刘志富:“是的。大哥去世前嘱咐俺要照顾好三个孩子,俺向大哥承诺过,再苦再累也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上学读书。”

记者:“你为供养孩子生活、读书打拼近20年,考虑过自己婚事没有?”

刘志富:“这……说实话,考虑过。可是挣点钱给孩子吃饭、穿衣又上学,紧巴巴的了,哪还有钱去谈婚事?俺想明白了,只要孩子们读书有出息了,俺苦点累点也就心满意足了。”

记者:“现在侄儿侄女都大学毕业了,你该考虑考虑自己婚事了。”

刘志富憨笑:“记者同志,你真会开玩笑,俺都50岁人了,要啥没啥,谁还要俺这一腿泥土的老头子?”

记者:“刘叔,你为兑现给你大哥的一个承诺,吃苦受累打拼20年,供养侄儿侄女读书,耽误了自己婚事,你一定会感动有情人喜结良缘!”

刘志富:“谢谢。”

41.邻村一农家 晚

一个中年妇女和女儿看电视。

电视里的播音员在播报:“现在播放一则新闻故事《傻叔背出三个大学生》……”

电视画面——

刘志富在家长会上发言。

刘志富在烈日下干活,拉板车、犁田、种大棚蔬菜,风里来雨里去地卖菜……

电视里的画外音:画面上这位傻叔叫刘志富,为了兑现他大哥临终前一句承诺照顾好三个孩子,他吃苦受累打拼20年。这三个孩子也很争气,都先后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而这位傻叔却耽误了自己婚事,至今还是单身……

女儿:“妈,电视上这位叔叔有爱心,很善良,对他的侄儿侄女胜过亲生孩子。”

母亲:“是呀,像他这样的叔叔少哟,俺就敬佩这样的人!赶星期天,妈带你去认识认识这位叔叔。”

女儿:“好啊!”

42.刘志富家蔬菜大棚 日

刘志富在大棚里侍弄蔬菜,邻村中年妇女李英领着10岁的女儿来拜访。

刘志富:“这位大姐,买菜呀?”

李英:“不买,参观你家大棚。”

刘志富:“好呀,欢迎指导。”

李英:“哪能指导呢?俺是来学习取经的。”

刘志富:“你家也搞大棚吗?”

李英:“想搞,还没呢,不会种菜技术。”

刘志富:“不要紧,俺们村里已有21户搞大棚蔬菜,哪个大棚温低湿高啦,病虫害什么的,随叫随到。”

李英:“俺是外村的,也能随叫随到?”

刘志富:“什么外村本村的,俺们都是农民,帮助别人致富,是义不容辞的!”

李英:“电视里说你忠厚善良,还真名不虚传。”

刘志富:“俺上电视你看到啦?”

李英女儿抢着说:“妈看到了,我也看到了!”

李英:“说实话,俺娘俩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背出三个大学生’的那个傻叔是什么样的。”

刘志富不好意思地笑了。

李英:“傻叔可不是一般聪明叔叔能做到的哟。”

刘志富:“俺都不好意思了。”

李英:“俺叫你傻哥行吗?”

刘志富:“行啊。”

李英:“傻哥,为了学习种菜技术,俺来你这里帮工,不拿工钱。”

刘志富:“那不行。可……给工钱,俺又发不起……”

李英:“那你就教技术,俺干活学本领,互不吃亏,扯平!”

43.刘志富大棚 日

刘志富指导着李英给西红柿摘公杈:“直立枝条是公杈,摘掉公杈养分就攻到果穗上了。”

李英含情脉脉地:“知道了,不会摘错的。”

不一会儿,刘志富来到李英身后看她干活,他们的眼睛对视。

李英赶紧躲开目光,假意责怪道:“你真是的,对人家干活不放心。”

刘志富:“不是……”

李英:“哎,俺想问你个事儿。”

刘志富看着李英。

李英:“你打拼多年,一心为侄儿侄女读书成才,怎么就不考虑自己的婚事呢?”

刘志富:“怎么不考虑。年轻时,媒婆也介绍过几个,都因家穷没钱送彩礼吹了。大哥生病期间欠一大笔债多年才还清,之后又为培养孩子读书……哪有钱谈婚论娶?”

李英:“那就这样孤身一辈子啦?”

刘志富:“不一辈子还能怎么样?”

李英:“俺村里有个二婚女人在电视里看到你,夸你品德好,想和你聊聊……”

刘志富:“和俺聊?俺心都冷了,聊啥聊?”

李英:“人家说你傻,你真是傻瓜一个!天已不早了,俺该回家了。”

刘志富:“噢,你走呀。”

44.刘志富家 日

媒婆风风火火地走来:“志富在家吗?”

陈梅出屋:“谁呀?”

媒婆:“陈梅呀,喜事,喜事来啦!”

陈梅:“啥喜事呀?看婶子高兴的。”

媒婆:“陈梅呀,你看电视没有?你家刘志富上电视啦。”

陈梅:“看了,知道。”

媒婆:“俺那边陆圩村李英看了电视,被志富的事迹感动啦!她找到俺,要俺帮她介绍和刘志富谈朋友。她说,像志富这样忠厚老实、勤劳能干又心善的男人难找,如能和她谈成对象,不要房不要车,只图和和美美过日子。”

陈梅:“这是好事啊!他小叔终究有人看上啦,大婶,谢谢你啊!”

媒婆:“不用谢,说个现成媒,只是跑跑腿。那就约好了,明天中午镇上见。”

45.刘志富家 夜

陈梅翻来覆去睡不着。

(闪回)刘志富和陈梅在一起劳作,锄草、犁田、运肥,侍弄大棚菜。

刘志富抱着陈梅掐人中,在大棚里恩爱……(闪回结束)

陈梅猛地坐了起来。

46.镇上农家菜馆

刘志富和陈梅在农家饭馆里等待着。

媒婆和李英走过来,媒婆正欲分别介绍。

李英笑着点头:“认识。”

刘志富:“怎么是你?”

李英:“怎么不能是我?”

媒婆:“这位是刘志富大嫂陈梅。”

李英:“早有所闻。”

陈梅:“你们早就认识?”

李英:“是呀,早认识不好吗?”

陈梅:“好你个刘志富,你背着俺早有约会。”

刘志富:“她到大棚学技术,俺能不教吗?”

陈梅:“教技术就叫你谈情说爱呀?好啊,俺两天没去大棚,你就弄个狐狸精来!”

李英:“哟,说话这么难听!一个想学种菜技术,一个愿意教,怎么就整成狐狸精啦?不瞒你说,今天是俺请媒婆带来这里的,谈得来,俺俩再往下处;谈不来拍屁股走人。”

陈梅:“就该你走人,上茅房还有先来后到的呢。”

李英:“啊?你们俩有关系了?”

刘志富:“她是俺大嫂,比俺大10岁。大嫂今天怎么犯糊涂了?以前托人为俺说婚事,今天真的有人来相亲,怎么她又反对又阻拦?”

陈梅:“那年大婶给俺介绍一位村干部,你口口声声说,大嫂你不能走啊,你走了,俺这个家就散了。如今,你娶了媳妇也要离开俺们了,这个家不也就散了吗?”

刘志富:“这……”

陈梅:“这什么这?俺就知道你那魂早被这狐狸精勾走啦!”

媒婆:“陈梅,你不能这样说志富,志富还是老实巴交的……”

陈梅:“老实啥,有女人勾他就花心了!”

媒婆:“为你的三个孩子,刘志富打拼了20年。如今孩子都毕业了,就让他有个自己的家吧。若能生个一男半女的,也就多一户人家,到老时也就省你们心啦。”

陈梅仰面大哭:“你们都是串通好的对付俺!”

刘志富摆手示意媒婆、李英:“你们都走吧,她脾气上来谁都挡不住。”

47.刘志富家大棚

刘志富在大棚里侍弄蔬菜,李英轻轻地走进大棚。

刘志富:“你来啦?”

李英:“俺能不来吗?昨晚你大嫂又闹没?”

刘志富:“她就那直脾气。”

李英:“你真心爱她?”

刘志富:“不能让她吃苦受累。”

李英:“她怎么把你攥在手心的?”

刘志富:“俺们生活在一起多年,共同抚养孩子,有亲情。”

李英:“俺和你有那种感情吗?”

刘志富:“你带女儿来的那天,一见到你,我心里就感觉暖暖的。”

李英:“噢,俺有这样的功能,那你冬天就不要穿棉袄了,俺望你就暖和了。”

刘志富:“好,那你就天天望呗。”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李英:“哎,俺俩的事,你大嫂不同意怎么办?”

刘志富:“俺还没想好呢。”

李英:“不管你想好没想好,反正俺跟你跟定了。实话告诉你吧,俺原来那口子,人长得也不错,就是抽烟、喝酒、赌博都来,俺跟这样的人合不来,离了。自打看了电视上介绍你为给哥一句承诺,打拼20年供养三个孩子上大学,耽误了自己的婚事,俺深受感动,从心里敬佩你的人品。俺到你大棚干活学技术是假,实地考察考察你是真。”

刘志富:“考察得怎么样呀?”

李英竖起大拇哥:“100分。”

刘志富:“你可知道俺家里穷,孩子们都刚毕业,还不知哪年哪月能买起房呢……”

李英:“没有房不要紧,俺是冲你人品来的,不要房不要车,只图和和美美过日子。”

刘志富激动地站起来摸着耳朵:“没听错吧,俺可遇到知音了。”

李英:“俺也是遇到知心人啦!”

48.刘志富家屋内 日

刘志富躺在床上休息,陈梅端着茶水来到床前:“他小叔,你身体不舒服就到医院看看去,不能老睡呀。”

刘志富:“没事,休息休息就好了。”

陈梅:“那不行,病不能在身上拖着,得到医院查查。快起来吧,俺开三轮车带你去。”

49.医院 日

门诊室,医生问刘志富:“哪里不舒服?”

刘志富指着胃部:“这里隐隐作痛。”

医生反复诊断:“去拍个片子吧。”他开了单子递给刘志富。

陈梅带着刘志富来到拍片室,拍完片又回到门诊室。

门诊医生看片子:“你胃部上有问题,住院治疗吧。”

刘志富:“啊!住院治疗?俺有什么病要住院治疗?”

门诊医生:“你家来人没有?”

陈梅:“来啦,俺是他大嫂。”

门诊医生:“跟我来。”陈梅跟着医生来到门外。

门诊医生:“你这兄弟胃部长个肿块,我们怀疑是恶性肿瘤。病情先不要告诉他,以防他有思想顾虑。”

陈梅惊讶地:“啊,这么严重?”

门诊医生:“是严重,住院吧。”

刘志富从屋里走出来:“大嫂,俺得什么病要住院?住院得要多少钱?”

陈梅:“你就不要管了,你住院安心治病吧。”

刘志富:“俺能不管吗?到哪儿弄这么多钱?”起身欲走,“俺不看了,回到村里诊所买点止痛药就行。”

门诊医生:“那不行!现在不住院治疗,病情会恶化的!”

50.医院病房内 日

刘志富躺在病床上,医生进来打吊水。

刘强、刘琴、刘琼姐弟三人风风火火地扑到病床前。见小叔消瘦的面容,他们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小叔呀小叔,你为我们姐弟吃尽辛苦操碎了心,一天没享我们福就病倒了,我们永远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呀!”

刘志富睁开眼,见侄女、侄儿站在面前流泪,惊讶地:“你们怎么都来啦?”

姐弟仨:“我们是你的亲人,能不来吗?”

刘志富想坐起来,被护士制止:“不能动,动就要刺二遍了。”

姐弟仨俯身小叔身边拉着他手,流着泪问长问短。

刘琴:“小叔,听医生话,好好养病。”

刘琼:“小叔,医生说了,你住几天院就好了。”

刘志富:“孩子,俺们家困难,住不起院呀……”

刘琴:“小叔,钱您就不要考虑啦,有我们,您的三个孩子呢!”

刘志富激动地拉住三个孩子的手:“对、对,俺有三个孩子呢!有你们这句话,俺的病都好一大半了。”

51.医院诊室内 日

主治医生举起刘志富片子反复看,招呼亲属:“你们过来看。”刘强弯腰看。

主治医生:“这个部位就是肿块,要马上手术,再要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陈梅:“手术需要多少钱?”

医生:“那就暂交三万吧。”

陈梅:“俺家太困难了,拿不出这么多钱。”

医生:“这是最低标准啦,要不考虑你家困难,押金要三万五千呢。”

刘琴、刘琼:“行,行,俺姐妹俩想办法。”

刘强:“还有我呢。我们姐弟仨都想办法,一人拿一万。”

陈梅:“强子,你刚毕业还没有工作,能有什么办法?”

刘强:“办法是人想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叔病不治吧。”

刘琼:“弟弟说得对,再困难也要凑钱给小叔看病!”

52.一组镜头

刘琴在单位办公室向同事们借款。

刘琼向多位老同学讲述小叔病情筹款。

刘强来到市血站卖血。

刘琴、刘琼、刘强风风火火地赶到医院住院部交费处。

53.病房内 日

刘志富躺在病床上,床头摆放着水果,刘琴姐弟围在病床边。

医生进来告知:“上午9:30手术。”

刘志富:“那要多少钱?”

刘强:“治病要紧,你就不要考虑钱啦。”

刘志富:“怎么能不考虑钱呢?俺们农民靠种几亩田,到哪弄这么多钱?”

刘强:“小叔,住院费、手术费都交齐了,你就只管养病吧。”

刘琴:“小叔,您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

刘志富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拉着姐弟们说:“你们都是孝顺孩子,小叔没白疼你们。俺刘志富老来有福啦!”

姐弟仨齐声说:“小叔有福。”

在场的护士等人都感动地抹眼泪。

54.医院病房内 日

刘志富躺在病床上。

李英推开房门疾步来到病床前:“哎哟哟,你生病也不告诉俺一声,要不听你村上人说,俺还蒙在鼓里呢!”

众人惊讶。

刘琴:“这位……”

刘志富:“是你李英阿姨。”

陈梅:“你怎么有脸来?”

李英:“怎么没脸来?俺的朋友生病不能来看看吗?”

陈梅:“谁是你朋友?给我出去!”

刘琴:“妈,你怎么啦?”

陈梅:“她是狐狸精,把你小叔魂都勾走啦!”

刘志富:“你们能不能少说两句!”

刘琴:“妈,你理智一点。”

李英:“俺在电视上看到你叔背出三个大学生的报道,就来到你家蔬菜大棚认识了你叔。他为抚养、培育你们上大学,打拼了20年至今还单身,俺认为像这样好男人难找。经媒婆介绍,俺想和他交朋友,这有什么错?你妈硬说俺是狐狸精,当众羞辱俺!”

刘琼:“对不起,阿姨,我妈是直性子,请原谅。今天不谈这事,你来看小叔,我们感谢你!”

刘琴倒了一杯水:“阿姨,请喝水。”

李英:“孩子,你小叔得了什么病?严重吗?”

刘琴:“胃里病,马上要手术。”

李英:“啊,要动手术!手术费交了没有?”

刘琼:“已预交三万。”

李英:“要不够,俺家还有三千斤麦子卖了交费。”

刘琴:“不用,不用,有我们呢。”

李英:“什么我们你们的,急用就得相互帮!”

55.病房内 日

一个医生拿来一张表:“哪位是病人亲属?”

姐弟仨:“我们是。”

医生递过表:“在这表上签字吧。”

刘强接过表,紧张地手发抖。

刘琴拿过刘强手里的笔:“我来签。”在表格内写下“刘琴”二字。

刘强振作精神,接过刘琴手里的笔:“大姐,我也来签。”含着泪水写下“侄儿刘强”。

医生推来手术车,陈梅、姐弟仨和李英将刘志富搬上手术车。

刘强:“小叔别紧张,现在科学发达,手术一定会成功的!”

李英:“志富,别害怕!”

刘志富虚弱地说:“谢……谢……”

56.医院手术室外 日

众人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刘强焦急地来回踱步,问刘琴:“姐,手术这么长时间,都三个小时过去了。”

刘琴:“别急……”

李英:“唉!这三个钟头比一天都难熬啊!”

手术室门打开,医生推着刘志富出来。

姐弟仨、陈梅、李英都拥了过去。

刘强急切地问:“大夫,手术怎么样?”

医生:“手术成功。”

姐弟仨高兴地跳起来。陈梅:“俺这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啦。”

李英长舒一口气。

57.住院部病房内 日

刘志富躺在病床上,护士在挂吊针。

刘琼在洗水果,削水果皮,削一小块的果肉放进小叔的嘴里。

刘志富:“琼子,俺病都手术过了,你怎么没去上班呢。”

刘琼:“我向单位请假了。”

刘志富:“你刚工作老请假不好,这里有护士,你们都去上班吧。”

刘琼:“你刚手术过,我们走了能放心吗?”

李英提着水果、牛奶进来:“你们放心吧,这里有俺24小时守着。”

陈梅:“谁要你守着?说这话不害臊!”

刘琴:“妈……”

刘强:“我工作不忙,我陪二叔。”

李英:“强子真孝顺。当年你小叔拼命挣钱供养你们上学,有人嘲笑他是傻子,说什么有些儿女对亲生老子都不管,供养侄儿侄女能养你老?”

刘志富:“当面说俺傻的人多着呢。俺就认傻理,孩子是读书料,再苦再累也要培养他们成才!如今孩子们有出息,孝顺了,俺就知足了。就是一口气上不来,俺也是世上最有福的人!”

姐弟仨齐说:“小叔有福!”

李英:“好人有福!”

58.医院外面葡萄架下 日

陈梅和刘琴、刘琼坐在长椅上。

刘琴:“妈,我和二妹统一了思想,对小叔放手吧,让他和李姨结合,过他们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吧。”

陈梅:“那不行!你俩是俺女儿,告诉你们实话吧,俺和你小叔不单是叔嫂关系,你小叔变心,是那狐狸精把他魂勾走的!”

刘琴:“这我信。你俩在一起风风雨雨30年能没有感情吗?小叔现在想和李姨在一起也有他的考虑。姨比小叔小12岁,如能结合还能生个一男半女的。小叔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找回他迟到30年的幸福。”

刘琼:“妈,我们不能再私心了。小叔的婚事我们无权干涉,何况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但不该阻拦,还应大力支持!”

陈梅:“不管你俩怎么说,这个弯子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横竖不能让他俩在一起。”

刘琴:“妈,你这就不对了。小叔为我们家辛苦那么多年,现时都五十出头的人了,这次又动了大手术,我们不能再让小叔受苦啦!再这样待他,我们于理不通,于情不忍!”

刘琼:“妈,你不是天天巴望抱孙子吗?你到城里带孙子,丢下小叔一人在家能放心吗?如李姨和小叔结合,小叔有李姨照顾,我们不是都放心了吗?”

陈梅沉思片刻,点头:“说得也是。”

刘琴:“妈,您能想通,这就对了!”

刘琼:“小叔虽和李姨结合,仍是我们亲人,我们仍会关爱他、照顾他,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59.田野里 日

字幕:三个月后。

陈梅、李英戴着草帽在玉米田里锄草。

刘志富提来茶水放在田头树荫下:“来,来,来,都休息一下,喝点水。”

李英:“不累。”

陈梅:“还说不累呢,打来到现在就没闲着,过来休息一会儿。”

李英:“好,听大嫂的。”放下锄头,来到树荫下。

刘志富将倒好的两杯水分别端给陈梅、李英。

李英:“谢谢。”

刘志富:“说谢谢的应该是俺。俺生病时,你到医院服侍,家里农活没人干,你来帮助干,俺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呢。”

李英:“要你感谢什么,俺就要你身体早日养好,健健康康的。”

60.刘志富家 日

刘琴提着大包小包进屋:“妈,我回来啦。”

陈梅:“噢,琴儿回来啦。”

刘琴:“妈,小叔呢?”

陈梅:“在村头溜达呢。”

刘志富进屋:“俺回来了。”

刘琴:“小叔,身体好了吧。”

刘志富:“好了,好了,早晨、晚上俺都绕村子转几遍。”

刘琴:“散步好啊,锻炼身体。小叔,这是俺给你买的一身新衣服,还有一双新皮鞋。”

陈梅:“哟,这衣服还是名牌呢。”

刘琴又拿出两件衣服给妈妈:“这是买给您的,也是名牌哦。”

刘志富抖抖衣服披在身上,问:“好看不?”

陈梅:“看把你美的,好看,好看!”

刘志富:“大嫂,俺享到孩子的福啦!”

刘琴:“小叔,你享福还在后头呢。妈,李姨来过吗?”

陈梅:“三天两头来哟,昨天还给咱家锄玉米地呢。自打你小叔生病,家里的农活都是她来帮着干的。”

刘琴:“妈,小叔身体也好了,我跟你们商量,最近就把小叔婚事给办了吧。”

陈梅:“俺不说过了嘛,听你们的。”

刘琴:“小叔呢?”

刘志富:“俺也不早说过了嘛,听你们的。”

刘琴:“国庆节放假,我们姐弟仨都回来,小叔的婚期就定在国庆节,一切都由我来操办。办它个轰轰烈烈的!”

61.刘志富家 日

刘家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噼噼啪啪大鞭爆炸声响个不停。一小伙儿跑过来,高声喊:“迎亲队伍回来啦——”看热闹的村民涌向迎亲队伍。

唢呐班子在前面开道吹打着欢快的乐曲。

穿着红衣的大鼓队随后,擂起咚咚的鼓点儿,两头舞狮在轿前摇头摆尾,穿着黄衣的八名姑娘抬着花轿踩着鼓点晃起来。穿着一身唐装,刘志富喜笑颜开地给看热闹的人们敬烟送糖果。

主持司仪裴风林手执指挥棒指挥唢呐吹起来,大鼓队擂起来,两头黄狮耍起来。抬轿的八位姑娘放下花轿扭起秧歌。看热闹的村民有的也加入人群扭起来。歌声、鼓声、欢笑声汇成欢乐的海洋……

一名摄影师跑前跑后摄影。

男村民迎着镜头笑着说:“刘志富还真会捣鼓花样,现在都时兴新人坐轿车。而他一位老农民还复古穿唐装坐花轿,真新鲜!”

女村民:“被人称为傻瓜的刘志富,辛苦半辈子供养侄儿、侄女上大学,如今孩子都毕业有工作了,好人有好报,晚年有福享喽!”

穿着时尚的刘琴、刘琼在花轿门口将新娘扶下轿,两头黄狮围着新娘又是舞又是拜,摇头摆尾。新娘拿出糕点扔向“小狮”,“小狮”腾起一口接住。新郎又将一条香烟扔向“大狮”,又被“大狮”一口接住,赢得观众阵阵喝彩。两狮退下,一群青年男女围着花轿闹喜,要烟要糖果。

司仪裴风林拿着话筒:“好了,好了,不闹了。现在我宣布,新郎、新娘结婚典礼开始——”音乐起。

裴风林:“第一项,请新郎、新娘上台。”

刘志富和李英走上台。

裴风林:“第二项,请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刘志富:“她到俺家蔬菜大棚学习种菜技术认识的。她不嫌俺家条件差,愿意和俺在一起,俺也就愿意了。”

裴风林:“新娘说说。”

李英:“俺在电视上看到他对大哥一句承诺,培育三个侄儿、侄女上大学,吃苦受累耽误了自己婚姻,俺深受感动。像他这样忠厚老实、勤劳善良顾家的男人值得俺们女人爱。他家虽然没有楼房没有车,俺就冲他这人品,乐意和他相伴永远!”

众人热烈鼓掌。

裴风林:“说得好!财富不是爱情,就是看中他人品,新娘这爱情观高尚,我给你点赞!”

裴风林:“第三项,婚典礼拜,先拜天地——”

新郎、新娘拜了天地。

裴风林:“再拜高堂——”

新娘向父母,新郎向岳父母拜了拜。

裴风林:“刘志富父母早年走了,小时是大哥大嫂抚养长大的。现在我提议,新郎新娘向大嫂礼拜!”

新郎新娘向大嫂陈梅深深礼拜。

陈梅百感交集。

裴风林:“夫妻对拜——”

新郎新娘对拜。

裴风林:“为使新郎、新娘百年好合,现在新郎、新娘同咬一个幸福果。”

裴风林举着拴在红绳上的苹果在新郎、新娘面前晃来晃去,新郎、新娘多次咬不住。刘志富急了,伸手抓住苹果放在嘴里,新娘乘机上前咬住,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司仪:“最后一项,新郎背新娘入洞房——”

众人欢呼:“好,好!”

刘琴、刘琼、刘强走上台。

刘强:“慢!我父亲去世早,是小叔把我们养大又供我们上学。小叔吃尽的辛苦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为了供养我们姐弟仨读书,多次耽误自己的婚事。我们虽是叔侄可情同父子。在此,我们当着众位亲友承诺——我和两位姐姐孝顺小叔、小娘一辈子,保证小叔、小娘晚年吃好穿暖,过上他们有儿有孙一样的晚年幸福生活!”

众人欢呼鼓掌。

刘强:“为报答小叔养育之恩,我背小叔进洞房!”

看热闹的人们又一次热烈鼓掌。

刘琴:“强子的话说到我们姐妹心坎上。为表达我们姐妹感恩的诚意,我背小娘进洞房!”

刘琼:“姐,你没有我力气大,我来背。”

刘强背起小叔,刘琼背起小娘,刘琴扶着小娘一同步入洞房。

群情沸腾,有节奏地鼓掌,呼喊吹口哨。

62.洞房内 夜

洞房里的一条横幅格外醒目,“好政策黄土生金,好心人终有幸福”。

李英:“你傻坐着干吗?想啥心事呀?”

刘志富:“俺觉得在做梦。”

李英:“俺也是。是老天爷帮忙,俺俩梦想成真。”

刘志富站起来走向李英:“对,是梦想成真,你是俺媳妇啦!”

李英:“是成真了,你是俺丈夫啦!”

刘志富激动地抱起李英高高举起:“俺刘志富真的娶上媳妇啦。”(定格)

(剧终)

猜你喜欢

李英刘强媒婆
跑步中的数学
刘强画廊
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
媒婆李
Dog狗
刘强作品
刘强作品
刘强作品
理想变压器的理解和应用
本期话题:古代媒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