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消防题材电影的纪实美学表达

2020-11-14

电影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烈火纪实消防员

梁 雯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人开始将消防事业纳入到镜头之中,一批优质的国产消防题材电影应运而生。尽管这些电影的投资与票房诉求各不相同,导演的艺术素养、偏好等也存在差异,但纪实美学的创作原则都在电影中得到了贯彻,银幕上出现的无情烈火,有情英雄,无不与现实紧密相关,惊心动魄而又耐人寻味。我们除了要承认,这一批电影完成了对国产电影题材空白的填充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它们对国产电影纪实美学表达的推动价值。

一、概念剖析与渊源回溯

“运用记录形式,真实再现生活的创作思想称为纪实美学。”它是实践美学的一种,与纪录性艺术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纪实美学常常被用来与表现主义美学相对立,与表现主义从主观出发观照世界,再现世界,极其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不同,纪实美学扎根于客观现实,尽可能在创作时,还原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保证让接受者得到一个具有完整性的生活客体。邵牧君认为,纪实主义成为一种电影创作的追求,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电影初生之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新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电影美学的风行,纪实传统得到空前的发扬,以安德烈·巴赞为代表的理论家,从电影的本性、思维和语言等多个角度,论证了电影应该贴近现实,追求真实,对生活进行忠诚的记录。

中国电影一直有着崇尚纪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从早期以电影肩负救亡图存使命的孙瑜等第二代电影人,到直言“摄影机不说谎”的贾樟柯、娄烨等第六代电影人,都不断在实践中,充分探索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让电影反映时代精神,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国产消防题材电影正是诞生于这一土壤中的。消防部队的建设,是我国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代消防官兵接受的磨砺与洗礼,火灾的巨大威胁,也一直存在于观众的生活中,对于真切存在的灾难创痛,消防员们的奋斗和牺牲,电影人投以了真诚严肃的关注。例如陈国辉的《烈火英雄》(2019)就是根据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而成,原著报道的正是消防部队在大连7·16油爆火灾中,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不惜以生命来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陈国辉直言:“我拍这部电影就是希望把消防员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出来。”电影人秉承着艺术责任感,以纪实性的表达,让原本不了解灭火救援、军人职责的观众重新“在场”,以舍己为人的消防员为纪实主体,赋予其行为崇高感,让观众接受意识形态的询唤。

二、消防题材电影的全方位纪实美学表达实践

在近年出现的国产消防题材电影中,外部的社会环境,消防员的内心世界被如实刻画,同时,电影在形式上,尽可能地为观众营造了真实感。

(一)时空构建

基于真实的事件编织剧情,从真实的社会出发打造场景、塑造人物,是纪实电影的生命,是其引发观众共鸣的前提。首先是选材上,消防题材电影往往是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电影中灾难严重性和急迫感甚至是部分观众亲历过的。例如在《烈火英雄》中,电影以画面和防火督察员王璐、各地新闻媒体之口告诉观众,被烈焰包围的油罐体积10万立方米,有多条输油管道与之相连,一旦爆炸,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0颗原子弹爆炸于城市中,更为可怕的是周围还有一片高危化学品储罐区,里面的甲苯、二甲苯、氰化物等在爆炸后造成的剧毒气体,将造成当地百里不复有人烟,几百万吨的原油倾倒海中,也将污染中、日、朝三国海面。这是对其时大连新港情势的诚实复述。由于大火的炙烤,电影中江立伟在搬动阀门时口渴无比,但是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他只能喝一点泡沫枪里又苦又臭的水,这些情节都来自消防员的回忆。

其次,在展现消防员的业务时,电影严格依据现实,让观众对他们的工作有直观而正确的理解。如在彭发、彭顺执导的《逃出生天》(2013)中,大军等广州消防武警们,无不是业务精湛、沉着镇定的战士。在接到火警时,无论是在吃饭还是在休息,他们都迅速行动起来。在短短几分钟内,泵车、钢梯、抢救车、流动指挥车等纷纷出动。来到火场后,大军作为指挥,迅速分析现场形势,并安排水车和云梯车的增援。在知道已经怀孕的妻子思乐也被困火场时,选择坚守岗位而不是去救妻子。消防员们践行着“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职业道德。

另外,电影还对于更大范围内的社会面貌有着一种审视,不隐恶不虚美地将其搬上银幕。例如在《逃出生天》中,珠宝加工工人阿浩因为老板欠薪而想趁着火灾偷钻石;女老板美美不顾丈夫的劝阻依然徒劳地拍打店里的火头,因为她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开起来的店;有人在爬栏杆时因为争抢而从三十楼的高空坠落,而楼下则围满了用手机拍视频的市民。《烈火英雄》中道路上涌着撤退的人流车流,人们穿着斑杂的衣服落荒而逃,店老板对即将生产的孕妇的求救置之不理等。普通人在火灾面前会产生的情感与生命体验被电影记录下来,一个更宏阔的时空得到展现。

(二)心声传达

纪实美学关注外部世界的真实也关注心理真实。巴赞曾指出:“内心生活是最真实的存在,外部生活只是内心生活的‘投影’,外部生活的真实性要以内心生活的真实性为基础。”在郭子健的《救火英雄》(2014)中,香港的消防队员们对于从内地来的超级消防员海洋总有点排斥和不服气,而海洋也有着失去儿子的心结;在《烈火英雄》中,马卫国一直耿耿于怀于父亲对自己的看不起,江立伟一直活在战友牺牲造成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徐小斌借着说供水问题而在步话机中怪正在和他闹别扭的女友王璐“就是脾气大了点”;《逃出生天》中,在演习中因为被领导批评“救一个死两个”,心怀不忿的阿强马上转业,开了一家消防公司,表示:“以前一个救一个,现在,我希望我的系统可以保护更多的人。”邓衍成的《烈火男儿之见习英雄》(2008)中,消防员龙大川对背水点图备感烦闷,认为副队长、队长都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人,不符合他对消防员“顶天立地”的想象。《烈火男儿之超级英雄》(2008)中,“超级英雄”龙大川对于接受了记者采访,抢了自己“风头”的战友石鹏耿耿于怀等。在电影中,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十分真实的,观众由此而能与消防员隔空进行交流。

(三)影音呈现

在视听上,巴赞、克拉考尔等人提出了如长镜头、自然光、同期声和非职业演员等纪实美学表达方式,以其让银幕世界与现实世界间存在一种“近亲性”。消防题材电影除了在大量起用群众演员方面外,并没有拘泥巴赞等人的理论,而是以其他方式还原消防员原生态的视听感受。如《烈火英雄》中大量运用了消防员的主观视角镜头,观众看到的画框中是有面罩和呼吸声的,并且能通过镜头的晃动感受到人物走路的脚步节奏,又如在火锅店爆炸,所有消防员被掀飞时,声音消失,观众和江立伟一样头脑晕眩,暂时失去了听觉,直到几秒以后才模模糊糊地听到其他人喊的“救人”声。这些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看着火焰、气浪向自己喷来,情绪与消防员一起流动。

三、消防题材电影纪实美学表达的价值与启示

国产消防题材电影的纪实美学表达实践,具有值得注意的价值,以及对电影人在平衡艺术性、商业性与思想性上的启示。

(一)社会价值

中国文化土壤中的“经世致用”“文以载道”观催生了电影的“影以载道”价值观。纪实电影表现人生的目的正是在于教育人生,乃至教化社会,中国电影的开拓者郑正秋就曾说:“故戏剧必有主义。”在消防题材电影中,一方面,消防员们的可贵精神得到充分阐述,观众对电影的观看过程,就是对这种精神接纳与学习的过程。如《烈火男儿之了不起的消防兵》(2008)中,“李大明白”李明亮原本因为伤病即将从救火一线上退役,但在火警铃声响起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冲在最前面,最后为了保护大川在爆燃中壮烈牺牲。类似地,《烈火英雄》中的郑志,原本叫嚷着“我马上就要退伍了,我不想死”,最后却为了救马卫国等人而被大火吞噬,临死前扔出了自己的头盔喊道:“给我妈!”这些都让观众为之泪流。

另一方面,普通人常常不加留意的消防知识也在电影中得到了普及,这对于民众自觉防火灭火是极有裨益的。如消防车的云梯最高只能达到十五楼,因此在《逃出生天》中,大军先是告诉思乐楼下火大就到楼上去,因为楼上有隔火层,那是相对来说较安全的地方,随后在三十楼处,指挥部以邻近工地的重型起重机的吊臂来救人。又如人们常常认为湿润天气不容易起火,而《逃出生天》中的大火正发生在相对湿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形成了辐射雾的七月。正是这种湿热天气,有可能造成大负荷运转的空调系统出现故障,而维修人员一旦消防意识不强,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类似的还有如不要在消防通道中摆放杂物,着火时要有序从逃生通道下楼而不是搭乘电梯,家庭可以准备家用式灭火器等。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科教宣传的作用。

(二)商业启示

一直坚持纪实美学道路的贾樟柯曾经表示,在他于电影学院学习的几年中:“我所接触到的中国影片,大致不外乎两种,一类是完全商业化的,消费性的;再一类就是完全意识形态化的。真正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来记录这个年代变化的影片实在太少了!”这也的确反映出当下国产电影为商业化裹挟的现状。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电影正益发显现出其“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在大量资金与人力的投入下,电影势必有着票房利益的考虑,在视觉文化时代向着贩卖奇观的方向靠拢,而马尔库塞所说的,人们的批判能力将被抑制,艺术作品的品质将降低的恶果也在一部部“大片”的问世中暴露出来。然而消防题材电影的热映,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兼顾“老老实实记录时代”与视觉奇观的道路。周宪所总结的四种奇观真实地存在于消防员的工作中,是电影制造精彩影像的天然材料。

以《烈火英雄》来说,电影不仅展示了现实中的场面奇观,如输油管道迅速起火,管道外壳被鼓开,工人们刚刚察觉就烈焰缠身,还展示了设想中的场面奇观,如假若A01爆炸,城市上空飘起蘑菇云,巨大的冲击波席卷一切等。又如在《逃出生天》中,身体奇观比比皆是。如当大军等人在借起重机逃生时,一个市民和大军一起失足坠落,全靠手臂攀住吊臂,千钧一发之际大军用阿强甩过来的救生绳靠自重将市民往上吊,在电梯井里,也是大军奇迹般地攀爬飞跃于井壁,并最终拉断电梯缆绳救了大家。这些奇观紧张而刺激,绝非日常可见,但是又有真实依据,不违反自然法则。消防题材电影既可以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以震撼人心的影像包围观众,又能够让观众在感官被刺激后,收获的不仅是愉悦和好奇心的满足,还有对消防员勇敢、无私品质的感动和思考。

国产消防电影对于消防员的工作、生活状态给予了深切关怀,也真诚地介入了不可须臾没有消防救援工作的当代社会。在一种高度尊重事实的表达中,消防电影直逼艰辛惨烈,触及喜怒哀乐,为观众还原出了时代的影像,也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贯彻纪实美学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可能。

猜你喜欢

烈火纪实消防员
烈火中的小英雄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砚边纪实
烈火仁心
陈树湘:革命的烈火岂能扑灭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