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江西省农民剧团的生态现状

2020-11-14

剧影月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采茶戏兴国剧目

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省有农民业余剧团831个,以存在历史悠久、演出场次、获奖次数为依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0个:宁都县赖村卫东文艺宣传队、信丰县民间艺术团、大余县新城镇周屋业余剧团、兴国樟木乡农民端戏剧团、兴国均村乡农民木偶剧团、龙南县桃江乡农民剧团、会昌县西江镇红都春英剧团、吉安的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吉安县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以及抚州的宜黄桥坑农民剧团。

这些农民剧团主要分布在赣州、吉安、抚州各乡镇一带。其中,赣州一带的剧团又主要分布在宁都县、信丰县、大余县、兴国县、龙南县、会昌县。它们大多数历史久远,赣州一带除了龙南县桃江乡农民剧团、会昌县西江镇红都春英剧团成立时间不久,其他几个剧团都历史悠久,其中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兴国樟木乡农民端戏剧团,在兴国至少已有百余年。除此之外,抚州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吉安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历史也较为久远,抚州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自1989年解散又重新组建后,也有35 年之久,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也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些剧团成员以当地农民为主,一般都有几个固定的演职人员,平时种地,农闲时或在老幼寿诞、婚丧喜事、佛法庙会、春节元宵等民俗活动时演戏。他们演出的内容大多是以本地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为主的传统戏、新编戏,也有一些农民剧团为宣传国家政策、配合新农村建设工作而以编排新戏为主。

一、演出以传统优秀剧目为主的剧团

一些历史比较久远的剧团更多依托的是传统剧目,如,兴国樟木乡农民端戏剧团、兴国均村乡农民木偶剧团以及抚州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

兴国樟木乡农民端戏剧团以端戏演出为主,端戏又称“蚊帐戏”,流传在兴国樟木、东村、长冈等潋水东河两岸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端戏在兴国,己有很长的历史,据长冈乡石燕村年逾八旬的邓承蕊师傅家传已有四、五代的情况来看,端戏在兴国至少已有百余年。端戏剧目丰富,文学性强,题材有人情戏、公案戏、宫廷戏、武侠戏,也有长书大传本的历史戏,此外还有艺人自编、口耳相传的讲书本,主要传统剧目有《说唐》《封神》《西游》等80多种、600余本。

兴国均村乡农民木偶剧团以演出兴国木偶戏为主,木偶戏是流传在兴国县均村永丰一带的民间传统戏剧,又叫吊线子戏。兴国的提线木偶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现存剧目中,有从民间说唱本改编的,有由小说演义以及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也有来源于元曲及明清杂剧的。剧本文学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台词诙谐风趣,唱词优美生动。其唱腔述说性强,无论唱、白,都在音乐间歇中进行,用铮子击节,听起来十分清楚响亮。曲牌多沿用宋、元曲牌名,如《甘州歌》《缕缕金》等。

江西宜黄“桥坑农民剧团”是宜黄县上演宜黄戏的一个民间剧团,每逢菩萨生辰、黄道吉日、祖上修谱,当地农民都会请宜黄戏班演出,以享神界的灵性、世间的权贵。宜黄戏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擅长表演故事,适合演场面宏大、角色丰富、情节跌宕的宫廷剧、历史剧和神话剧。其演出剧目丰富,上演过《霸王别姬》《孟姜》等传统剧目,同时还自编了许多新剧目,如《雪中送炭》《瑞雪兆丰》等。

二、演出以新编现代戏为主的剧团

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宁都县赖村卫东文艺宣传队等,则以新编现代剧目为主,演出的内容多为宣传国家政策、配合乡镇政府、党委中心工作的新编现代戏,这些剧团通常获得中宣部、文化部的多项荣誉。

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立足于为农村基层群众服务,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小戏、现代小戏为主。2001年元月,江西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和电视台,拍摄了以宣传“少生快富奔小康”为题材的小戏剧《新媳妇上门》,播出后反响热烈。2002年,剧团配合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足迹遍及全县23个乡镇,演出40余场,观众达4.5万人(次)。该剧团也因此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集体”称号。

宁都县赖村卫东文艺宣传队,始终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传递正能量,演绎主旋律,忠实地为党为人民搞先进文化将设。2008 年3 月被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其中宁都踩台歌舞《前程锦绣》曾在江西省电台、江西电视台播出,自编表演唱《支援农业快快上》和《报喜》分别由“江西文艺”“江西日报”发表。2003年7月拍摄记录片《采茶流年》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播出。

三、传统优秀剧目与新编现代剧目竞相演出的剧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剧团的演出,传统优秀剧目与新编现代剧目平分秋色。如:信丰县民间艺术团、龙南县桃江乡农民剧团、吉安县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

信丰县民间艺术团,演出内容主要以传统和现代采茶戏为主,每年在县城采茶小剧院、陈毅、圣塔、电力广场、各乡镇、行政村及周边县市演出达200 场以上。演出剧目有经典传统剧目,也有原创新编现代剧。如采茶戏四大金刚:《上广东、卖杂货、四姐反情、大劝夫》,四小金刚:《睄妹子、钓虫另、补皮鞋、老少配》;古装戏:《秦香莲、白蛇传、孟姜女、疯女泪》等;现代戏:《“三送”缘》《“三送”干部进村来》《群众路线就是好》《遵守宪法当模范》等。

龙南县桃江乡农民剧团,依托当地民间文艺形式客家山歌创作山歌剧。2009年6月,该团创作排练的原生态洒源山歌《细妹爱哥唔嫌穷》参加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荣获二等奖。2011年,剧团以全市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大背景,拍摄了片长70多分钟的客家山歌电视剧《杨梅红》。2012年自编自演自导了《土话连篇》、《“三送”暖人心》两部客家山歌短剧,在龙南电视台热播。

吉安县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以演出民间灯彩、曲艺为主,每年在全镇所辖16个村委会巡演,并应邀为周边农村民间民俗传统节庆等活动演出,被上级部门树为全县“农村文化基地示范点”。创作的民间灯彩《采莲船》《蚌壳情》《哑汉背妻》,采茶戏《婆媳和》《大嫂》《临时村官》,曲艺《锦绣庐陵再创辉煌》等,分别在历届县文化艺术节、葡萄节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和创作优秀奖。

四、问题与启示

农民剧团演剧真正依赖的还是地方文化,宗教祭祀、节令狂欢、地方习俗等文化因素催生了地方戏的演出。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对传统乡村的冲击、文化生态的破坏,使得农民剧团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生存之路。

1.地方文化仍然是农民剧团生存的根本

为什么农民剧团主要分布在赣州、吉安、抚州一带?这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在我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传统社会,各种形式的农村业余演剧一直都是最主要的演剧形态,“不仅迎神赛会要演戏,祭祀祖先要演戏,年节时令要演戏,人生礼仪要演戏,而且乡村社会秩序也要借助演戏去维护。”地方戏剧真正依赖的应是地方文化,宗教祭祀、节令狂欢、地方习俗等文化因素催生了地方戏的演出。

赣州市总人口的95%以上都是客家人,赣州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大部分地区、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地区都是客家语。赣州作为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之一,也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民俗活动十分丰富,除节日里的各种灯彩表演外,还有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不常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同时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因此,赣州各县、各乡镇农民剧团非常发达,采茶戏、山歌剧、灯彩、木偶剧竞相繁荣。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有着丰厚的民情文化风俗,除了中秋烧瓦塔、端午插“艾旗蒲剑”、元宵节“下元霄”等传统习俗外,更有着“五个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即吉安采茶戏、客家山歌、永新盾牌舞、吉安鲤鱼灯。

抚州以临川文化为核心,覆盖现抚州市十余县区,更因为文化名人汤显祖而成为戏曲文化之都。临川文化的艺术形态多种多样,采茶戏、三角班、孟戏、傩舞、钱索舞、海盐腔以及各种灯彩如板凳龙灯、水龙灯、火老虎灯、狮子灯、跑马灯等都十分发达。

传统村落的保留、宗族结构和宗族文化的延续,这样的宗族共同体民间信仰、人生礼仪得以维持,迎神赛会、节令狂欢、宗族祭祀等乡村演剧活动也因此繁荣昌盛。

2.寻求政府支持成为农民剧团的又一生存之道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即便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打工,剧团内部人才流失、艺人普遍老龄化、戏曲艺人后继无人已成为农民剧团共同的困境。

因此,寻求政府支持成为农民剧团的又一生存之道。例如,信丰县民间艺术团在演出传统采茶戏之外,还特意配合政府工作、宣传政策编演了一些现代采茶戏:《“三送”缘》《“三送”干部进村来》《群众路线就是好》《遵守宪法当模范》等;龙南县桃江乡农民剧团在演出原生态山歌剧的同时,也以全市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大背景,拍摄了片长70多分钟的客家山歌电视剧《杨梅红》;会昌县西江镇红都春英剧团在演出传统黄梅戏、采茶戏之外,同时根据新农村建设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编导了许多与时代接轨、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现代采茶剧目。此类例子不一而足。有的剧团甚至主动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轻骑兵”,宣讲国家政策的“快枪手”,如: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宁都县赖村卫东文艺宣传队、大余县新城镇周屋业余剧团。

3.发展副业、迎合市场成为农民剧团生存的无奈之举

所谓的副业主要以综合歌舞类节目、乐器演奏、拍电视剧为主。比如宁都县赖村卫东文艺宣传队在演出宁都采茶戏之外,还自编了宁都踩台歌舞《前程锦绣》在江西省电台、江西电视台播出,自编表演唱《支援农业快快上》和《报喜》分别由“江西文艺”、“江西日报”发表,以及自编歌曲《宁都之歌》《翠微之春》制成光碟在宁都电视台播出,还上了优酷网,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点播传唱。2003年7月拍摄记录片《采茶流年》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播出。龙南县桃江乡农民剧团,2009年10月,筹备组织举办了荟萃全县各种调式的“桃江首届客家民间山歌擂台赛”,并从2010年1月开始,拍摄山歌电视剧。信丰县民间艺术团,2002年11月参加基尼斯中国首届绝技绝活评选暨挑战大赛盲人演奏项目荣获“十佳”奖,2007年7月参加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江西农民艺术节,其参赛的器乐演奏《家乡变了样》荣获一等奖。副业挤占主业、戏曲艺术渐渐被现代歌舞表演取代是农民剧团的生存现状。更令人堪忧的是,许多非遗剧种也基本处于随着市场行情自生自灭的无为状态,大多剧种文化资源散失较大,没有音像资料,没有行当齐全的传承演员,也没有收集原始的文学剧本。很多戏所唱的传统曲牌,都渐渐不记得牌名而成为无名唱腔。很多农民剧团只有四五位老艺人,有些甚至只有一位。有的只剩下一块牌子、一个团部、一栋破院,甚至一堆旧书。农民剧团演剧性质的根本变化成为当前农民剧团的又一困境,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容乐观。

猜你喜欢

采茶戏兴国剧目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吉安采茶戏的产业化研究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优秀剧目进校园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淘气包弟弟
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