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水平动态变化

2020-11-13张晓荣魏红艳冯玉梅戴红霞王建钧黄琳

山东医药 2020年30期
关键词:足月儿胎龄早产儿

张晓荣,魏红艳,冯玉梅,戴红霞,王建钧,黄琳

1 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51900;2澳门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高等学校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体质量<2 500 g、胎龄<37周)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早产儿肺部疾病发病率及由此导致的病死率仍较高。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 CCSP)是由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的Clara细胞分泌产生的,与新生儿出生后肺的适应性关系密切。多项研究[1~3]发现,血清CCSP的变化在早期鉴别新生儿肺部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对早产儿生后血清CCSP水平的动态变化等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51例早产儿出生2周内血清CCS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51例为研究组,其中男28例、女23例,胎龄30~34(32.1±2.0)周,均符合早产儿的诊断标准(胎龄<37周且体质量<2 500 g)。另选择39例具有健康肺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3例,胎龄37.3~39.7(38.5±1.2)周。上述病例中均排除:①严重先天发育畸形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败血症、脓毒症等)和/或呼吸衰竭者;③研究组中住院时间不足14天的患儿,对照组住院时间不足7天的患儿。研究组父亲年龄为26~36(31.2±5.1 )岁 ,母亲年龄为25~36(30.6±4.9)岁;对照组父亲年龄为26~38(32.0±6.0),母亲年龄为26~35(30.9±4.3)岁。两组在父母年龄、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胎膜、羊水、脐带基础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者父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血清CCSP检测 研究组分别于出生2 h、第3天、第7天、第14天,对照组于出生2 h、第3天、第7天采集静脉血2 mL,1 5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留取上清液,-70 ℃保存备检。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CCSP,试剂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测试。

2 结果

研究组出生2 h、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CCSP水平分别为(620.21±95.03)、(879.37±98.68)、(796.69±125.66)、(752.30±110.64)pg/mL,与出生2 h比较,出生第3、7、14天血清CCSP水平升高(P<0.05);与出生第3天比较,出生第7、14天观察组血清CCSP水平降低(P均<0.05)。

对照组出生2 h、第3天、第7天血清CCSP水平分别为(867.85±49.95)、(879.37±98.68)、(796.69±125.66 )pg/mL,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出生2 h血清CCSP水平降低(P<0.05)。

纳入线性相关分析的因素有父亲年龄、母亲年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的Apgar(1、5、10 min)评分、出生1 h PH等参数指标,非参数指标未纳入线性回归;出生2 h回归方程:Y=-1 535.879+0.733X1,决定系数为0.438,方程检验F=2.516,P=0.029。最终纳入39例早产儿进行下一步Enter回归分析,早产儿出生2 h血清CCSP水平与新生儿胎龄有线性相关(P<0.05);其余时间点血清CCSP水平与上述各因素均无明确线性相关(P>0.05)。详见表1。

表1 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点血清CCPS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Clara细胞是一种无纤毛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肺部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具有活跃的增殖分化特性。CCSP是Clara细胞最主要的分泌产物,也称为CC10、CC16,在呼吸道的肺上皮衬液中浓度约为100 mg/L,是外周血浓度的10 000倍,极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进入外周血流,因此肺上皮衬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中的CCSP浓度可直接反映肺部Clara细胞的分泌功能,也间接反映了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完整性。CCSP在支气管肺的氧化应激和炎症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参与支气管上皮损伤的修复过程,与尤其新生儿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肺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相关[1~5]。早产儿作为易发生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其出生2周 CC16的血清水平如何动态变化,研究报道并不多。

本研究通过动态检测早产儿出生2 h、3天、7天、14天的血清CCSP,发现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呈现先低后快速增高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早产儿出生2 h血清CCSP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同时亦为出生2周的最低值,出生3天血清CCSP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达最高水平,虽然与同期的足月儿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水平略高于同期的足月儿组,出生7 d与足月儿相似维持于平稳水平。这些提示早产儿出生时,体内CCS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儿,但随后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肺可快速成熟,短时间内达到与足月儿相当的程度,提示早产儿血清CCSP生后逐渐上升且在3天达峰值可能对生后肺部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早产儿生后CCSP水平变化趋势与早产儿易发生RDS时间相一致,新生儿RDS表现为出生后不久(1~2 h)即出现呼吸急促、呻吟,病情进行性加重,24~48 h病情最重,病死率较高,生存3 d以上患儿随肺成熟度的增加,症状逐渐缓解、病情减轻。我们同期进行的另外一个研究[6]发现,与无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相比,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血清CCSP水平更低,而两者出生后2 h的血清CCSP水平均低于足月分娩儿。提示早产儿出生后早期(2 h)检测血清CCSP水平可以评估早产儿肺的发育与成熟度,预测早产儿RDS的发生,做到早期干预,还可以通过动态监测CCSP水平的变化,预测早产儿RDS的发展和转归。两研究均提示早产儿生后第一天CCSP水平低于足月儿,此结论一致,但早产儿生后血清CCSP高峰时间与本实验不一致,此尚需进一步研究。

有研究[7]显示,Clara细胞的发育具有时间性,在胚胎期15周左右胎肺出现Clara细胞,到22周时占支气管上皮细胞约5.4%,细支气管上皮11.2%,30周左右Clara细胞增长相对稳定,其分泌的CCSP的水平与肺的重量、胎儿的存活率密切相关[8],CCSP水平可作为胎肺成熟的标志[9]。本研究将早产儿出生后的很多指标,如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的Apgar评分(1、5和10分钟)、出生2 h时动脉血PH等带入线性回归,分析后显示,胎龄对出生后2 h的血清CCSP水平有明显影响,其决定系数为0.438,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后显示统计学差异显著。这与早产儿出生2 h血清CCSP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相符合。Loughran-Fowlds 等[10]对新生儿生后 12、24、48 h 及 3、4、7 天的血清 CCSP 水平监测发现,早产儿中胎龄越大血清 CCSP 浓度越高,显示出胎龄-Clara细胞-CCSP三者之间具有的一定的相关性。早产儿Clara细胞的不成熟可能影响CCSP的分泌,引起RDS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易患。

综上所述,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呈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出生2 h最低,随后快速升高,出生第3天达到峰值,继而降低趋于平稳。胎龄是早产儿出生后血清CCSP水平的影响因素,此变化特点可能对其出生后的肺功能适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的不足在于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下一步需要大样本、多时间点及多中心合作进一步研究早产儿出生后CCSP水平的变化特点。

猜你喜欢

足月儿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的对比分析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