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文言文的选材与道德引领

2020-11-13湖北王文平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节选自史记选材

湖北 王文平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板块选材十分讲究,命题偏重思想道德内容的遴选,进一步突出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充分发挥道德品质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命制文言文试题时,除了在文言句式、重点实词、虚词和古代文化知识等方面夯实基础、培根固本外,强化传统道德对学生的教化和熏染显得十分必要。

一、试卷文本的分析与备考材料的选择

卷区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卷Ⅰ《宋书·谢弘微传》《晋书·鲁芝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全国卷Ⅱ《后汉书·赵憙传》《后汉书·王涣传》《史记·商君列传》全国卷Ⅲ《宋史·许将传》《宋史·范纯礼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三年高考,九篇选材,分别取自“二十四史”的《宋书》《后汉书》《宋史》《晋书》和《史记》。虽然都是节选,而且有一部分进行了改编,但“正史”特征犹在。尤其是2019年的三套全国卷,全部取材于《史记》。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和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相同的特点:1.所选文章都属传记;2.所选传主不是文臣就是武将;3.文章一般从介绍传主的身世入手,进而略述人物性格;4.详述具体事例,彰显传主个性特点;5.对传主进行直接或间接评议,表明作者态度。

针对这一显性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和思考,而且要结合教学实际,制订相应的复习备考策略。在试卷命制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训练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既重视基础,又重视精神传承,比如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精神学养、尊老爱幼、忠孝节义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积淀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既是当今高考选材的重点,也是在教育实践中熏陶、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绝佳素材,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道德作用无法估量。

二、文言文传记的个性化与复习备考的具体化

文言文传记材料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介绍传主、陈述事例、评说功过的顺序来写的,并涉及影响个性形成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因素。这是《史记》叙事的典型模式。但是,在叙事角度、事件内容、人物功过和价值取向上,不同的历史材料又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篇材料都有其不同的个性化呈现。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文言文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主人公谢弘微从小好学,一心读书,其他全不放在心上。他为人审慎,清正廉洁,治理家业井井有条;讲究孝道,兄弟和睦,举世莫及。真实地展示了传主在精神学养、忠孝节义方面的突出表现。2017年全国卷Ⅱ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赵憙性情耿直,为人磊落,从小讲究气节操守;他忠于朝廷,制止祸患,大力推举义行,而且忠于职守。全国卷Ⅲ节选自《宋史·许将传》,许将不仅善于治理,更熟悉兵部事务,抵御外侮,尤其是做人做事都能够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这显然都是对传主人品、人格的客观褒扬。

2018年全国卷Ⅰ节选自《晋书·鲁芝传》。鲁芝洁身自好,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而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全国卷Ⅱ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王涣扫除积弊,使得境内风清气正。他办案严谨公正,治事宽猛相济,力求探寻本来面目。全国卷Ⅲ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范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坚毅刚直,但不幸遭人算计。

由此可见,教师在命制文言文板块的试题时,要注重突出传主对学生的道德引领,将材料中人物的道德言行按照类型进行归类,如: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等,抓住重点,进行具体化的训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材料中体现的典范性及复习备考的道德引领

在高考中,文言文材料的典范性考量十分重要。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文言文不仅全部出自《史记》,而且每则材料都充分体现了典范性这一特点。追本溯源,其背后有深刻的原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将《史记》列入了学生课内外的重要读物;在“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屈原列传》《报任安书》位列其中。《课程标准》的方向性和这些史学名篇无可替代的典范性告诉我们,文言文不仅要重视语言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精神涵养、传统道德的弘扬。

《史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它的文章技巧、风格和语言所体现出的杰出才华,对后世文人影响颇深,特别是《史记》中许多人物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主张,影响了无数人。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此,按照这样一些典范性的体现,教师在选材和命题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好三个方面的选择。

1.文言材料的取舍,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2019年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中,传主贾谊初入仕途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热心政事,但遭到权要忌恨。梁怀王堕马而死,贾谊觉得自己身为太傅未能尽职尽责,罪不容恕,悲泣过度而死。文中,贾谊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不仅让人肃然起敬,而且给人一种巨大的暗示。人物传记中,传主的道德魅力可以使学生的道德境界由低级转向高级,并逐渐趋于“至善”。因此,挑选人物传记材料时,要注重传主的品性、道德等。

在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的某次原创研发项目中,笔者所在小组的文言文选材就十分符合这个标准,该文言文节选自《后汉书·张奂传》,这篇文章叙事清晰,语言简洁,笔法精妙,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传主张奂的道德言行。他少游三辅、才能出众;他胆识过人、足智多谋,面对匈奴的入侵,临危不乱,运筹帷幄,以弱胜强;他爱惜百姓、体恤民情,移风易俗、轻徭薄赋,深得民心;他洁身自好、品德高尚;他厌恶邪恶之人,面对他人的贿赂亦能做到毫不动心。这样的品性和道德,不仅能够感动读者,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达到至善境界。

2.选取嘉言懿行的故事引领学生的道德审美。

2019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阅读中,传主商鞅厉行法治,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按法律施以刑罚,全国上下无不震慑肃然,因而变法卓有成效,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百姓安居乐业。在当时风起云涌的博弈场上,商鞅的结局虽然悲惨,但他推行法治的功业和“执法必严”的做法,值得后人学习。

在《史记》等历史著作中,嘉言懿行、睿智勇敢的故事浩如烟海,如负荆请罪、管鲍之交、卧薪尝胆等,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是开启智慧的重要资源。故事中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真情实感,也能唤起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

在2019年教学考试杂志社的另一原创研发项目中,文言文的材料选自《魏书·高道悦传》。传主高道悦家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也深受器重,很早就成为帝王侍从,但因忠心规劝太子遭受忌恨,被太子杀死。英年早逝固然可惜,但他不畏权势、直言敢谏的精神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在担任谏议大夫之时,他态度严肃、一身正气,多次上书罢免那些拖延事务、办事不力的官员,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标杆。

这样的材料不仅在文言句法、重要词汇上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作答能力,在道德审美方面也能起到引领作用。学生可以从人物身上既看到审美的标准,又看到价值的取向,使他们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人生选择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3.让“君子道德”引领学生追求人性良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孝敬心”“同情心”“关心人”“责任感”“义务”“劳动”“羞耻心”等,都是一位“君子”必不可少的品格。这些优良品格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它已经内化为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性格、精神特质。当然,这也离不开《史记》等历史著作中众多人物所体现出的“君子道德”风尚的长期熏陶。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评价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后人皆服。司马迁这种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个性风格就是一种典型的“君子风格”。

2019年全国卷Ⅲ的文言文阅读中,传主吴起作为一名将领深深懂得带兵打仗,怜恤士卒非常重要的道理。他屡次劝说魏侯,修德重于据险,并带兵屡建奇功,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后来吴起来到楚国,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文中吴起屡挫屡战、愈挫愈勇的顽强意志和不懈的追求精神,包括“修德重于据险”的重要理念,都是后人学习的典范,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对人性良知的不懈追求。

猜你喜欢

节选自史记选材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名家写夏天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