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游印度

2020-11-12王慎宜

火花 2020年4期
关键词:恒河印度

王慎宜

“瞧啊!喜马拉雅雄峻的高峰,这是世界最高的土地呀!瞧啊,恒河,伟大的河川,这是世界最洁净的水流呀!瞧啊,德干巍峨的高原,这是世界最大的宝库啊!我们向崇高的土地顶礼,入明净的圣水涤身……”

还没有走下飞机,我就熟悉了印度国歌的歌词。它是大诗人泰戈尔写的,就像一幅活地图,描绘出印度半岛的地理形态:西北方是喜马拉雅山的重重雪峰,南部是平缓宽广的德干高原,恒河便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甘戈特冰川出发,穿过两者之间,一直向东南奔流2700公里,到孟加拉湾入海。沿途,恒河用她带来的肥沃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也用她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田野,使人们得以世代生息、繁殖在这块土地上,三千年前就孕育出震惊世界的古印度文明。至今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恒河流域,还是印度经济最发达、人烟最稠密的地区,全国大城市的一半都汇聚这里,包括首都新德里和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恒河在印度人民心目中是神圣伟大的,被称作“圣河”,沿岸许多地方都是宗教上的朝拜圣地,寺院佛塔星罗棋布。

我到印度住在德里城,几天以后,我就坐车沿恒河漫游。恒河的上游在气候上属于热带半干旱带,铁路两旁生着多汁的龙舌兰和苏铁、多肉的仙人掌、枣椰子,以及悬挂着很多气根的大榕树;田里种的是小麦、油菜和甘蔗。不过更吸引我视线的,是各种羽毛华丽的鹦鹉、鹤以及孔雀,它们十分安详地在地上“散步”。恒河中下游属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河渠纵横,青绿色的水稻田一眼望不见边,很像我国的江南水乡。进入孟加拉国的下游区,稻谷一年可以三熟,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产区。

印度人有百分之八十四信仰印度教,据经书上说,恒河女神是从天国下凡为人间降福来的,她在教徒的心目中极为神圣。用河里的圣水沐浴,能消灾免祸,解脱“轮回”(注:佛教认为人的生死永远是循环转化的)的痛苦,因此,特意从各地赶来洗澡的人络绎不绝。在被称为“圣城”的瓦腊纳西,我就亲眼看到这种千年不变的有趣景象:靠河边是一级级宽阔的石阶梯,天未破晓,便有千百个人身上裹着一块布,有的父母还抱着光屁股的婴儿,在淡淡的月光下,一步步走进又冷又浑浊的河水,开始了虔敬的沐浴礼。在朱木拿河与恒河交汇处的古城阿拉哈巴德,更被认为是女神最神圣的所在。从1834年以来,每隔十二年的正月十九日,总有一千万以上的印度教徒和僧侣,赶来参加沐浴节的盛会。许多人带着铜壶,到这里装满珍贵的“圣水”,准备带回去献给没来的亲属。我也学着用小玻璃瓶装了一点,放进大背包。这就是我的第一件标本。

神牛蛇舞榕树王

到了加尔各答,我换乘游览车去热闹繁华的市中心。那里,与无数行人和汽车并行的,竟是成队的牛群!有的还大模大样地卧息在人行道或房廊里。司机遇见它们,只能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原来印度教把牛看做神畜,不准吃牛肉,所以到处是牛,据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牛都在印度哩。街上的牛没有主人,是信徒们放出来许愿给神的,而人们对这些游荡的“神畜”,也很乐意喂养。其中有一些白牛,十分好看。

印度的毒蛇也多,每年有不少人和牲口被它咬伤咬死;但各地也有不少耍蛇的卖艺人。我在旅馆门前就看到一位老人,用一种叫“本奇”的竹制乐器,吹奏出悠扬悦耳的音乐。凶猛的眼镜蛇听了,居然像中了魔似的朝着我乖乖地扭摆身子跳起舞来,把我吓了一大跳。

市郊植物园里的那棵大榕树,搞得我更加晕头转向。一条条气根从它枝干上垂下来,仿佛像一圈圈大栅栏,密密麻麻插进泥里。我决心钻进去数一下,可数到三、五百上总要数错。后来,还是一位园林工人告诉我,它总共有947根枝干!树冠周围400米,顶高30米。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听说省内还有一棵举世无双的榕树王,枝干4300根,中心主干直径足足有10米,树荫面积超过15亩以上!传说有一支7000人的军队,曾藏在树荫里面,避开了难以忍受的酷暑。人们都称它是“独木林”——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

在热带森林里

在南方真正的热带森林里,树木全被长满翠绿大叶的藤蔓攀绕着,有的互相缠在一起,形成一条条架空的辫桥,上面都是奇花异卉。铺满青苔的树皮上,也长出怪模怪样的寄生兰和寄生蕨……

我“贪得无厌”地采集稀有的植物和昆虫标本,肩上的背包越来越沉了。

要在这种没有道路的密林里行走,是很困难的。空气潮湿闷热,充满腐烂的霉味。有时,会遇到咕吱作响的沼泽地;有时,又会遇到成片齐肩高的莽草和刺人的荆棘。几十种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毒蛇,随时可能蹿出来袭击猎物。著名的印度犀牛、印度象就栖息在密林深处,还有老虎和豹子,树上尽是顽皮的恒河猴,可怕的捕鸟蜘蛛有手掌那么大,又粗又长的巨蟒偶尔也会来对你骚扰一番。

走出丛林,向导已经带着大象在等候我们了。他使了个暗号,两头象突然同时跪下来。通过木梯,我们爬上装有木栏的象背。等人坐稳后,大象慢慢站起来,举起鼻子向我俏皮地敬了个礼,再稳稳地向林子里进发。

向导说,从前他们就是用几十头大象去围捕老虎的,不过现在这里是禁猎区,不许人们随便打猎了。

中午,我们跑出树林外去进午餐。食物的香味逗引了一大群猴子,纷纷跳过来围在我们身旁,还有几只怀抱小猴的母猴哩。我们把吃剩的东西一起扔过去,群猴突然一拥而上,你抢我夺。这时候,被天上几只老鸦看见了,它们俯冲下来把猴子嘴边的食物抢了,猴子们急得尖叫连天。真好笑!

石头的诗

第二天,我去瞻仰闻名世界的泰姬陵。

这是十七世纪莫卧儿王朝泰姬·玛哈儿皇后的陵墓,座落在朱木拿河上游阿格拉城郊。我一进门,就看到一堵红砂石墙壁围绕着长方形的陵园,前后有两座巨大的三层牌楼,顶上连着一个接一个的小圆拱;通过喷泉四射的林荫大道,连接着方形台基上的雄伟陵堂。陵堂长宽各57米,高64米,穹窿形屋顶的直径有18米。台基四角还各立一座尖削的高塔,它们同陵堂一样,完全是用洁白晶莹的大理石建起来的,接缝的地方又镶嵌上一条条很细的黑大理石。连所有的门窗,都是整幅镂空花的大理石板。

在月夜或拂晓远望陵墓时,就好像树林中闪出一颗巨大的光芒四射的明珠。诗人们称它是“石头的诗”,也叫“大理石的梦”。它是印度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骄傲。当年,曾经动用了两万个奴隶,花费二十年时间才造好的呢。

我和别的游客一样,脱掉了鞋子走进这个神圣的地方。在陵堂门框上,还有一行用宝石镶嵌的可兰经经文,仰首看起来,上下字体没有大小之分,虽然最高的字在30米以上。内墙和门窗边沿,用五色宝石拼成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琢磨得晶莹闪亮。里面,在用大理石屏风围着的一大一小两块墓碑下,安葬着泰姬和她的丈夫。

附近阿格拉城堡的镜子宫是另一个奇迹。里面很黑暗,但四壁装满了千千万万云母片和钻石做成的小镜子。人们一进去,只要在亮处,就会看见无数个自己的面容。

我照向导的吩咐,点起一支火炬,四周顿时显出密密的繁星,火炬一动,星星跟着漫天飞舞。

我站在城堡的望陵台上,眺望远处的泰姬陵,好像置身在一幅美丽的图画之中,久久舍不得离去。

猜你喜欢

恒河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恒河沙
恒河边上
如果可以去印度
恒河风情录
The New Yorker
印度邮局提供恒河水快递业务
恒河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