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石梁怀古

2020-11-12孟宪歧

火花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石康熙帝国

孟宪歧

历史的天空,高远而辽阔。

历史的岁月,迷蒙而清晰。

让思绪驰骋在历史的天空里,去低吟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插曲。

让遐想飞奔在岁月的云霞里,去回忆一件件值得留恋的故事。

从春秋战国的刀光剑影中,我们看到了征服和杀戮;从唐宋元明的交替中,我们看到了兴盛和衰败;从万里长城的巍峨中,我们看到了历代烽火的狼烟;从避暑山庄来来往往的王公贵族里,我们看到了大清帝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决心和信心。不错,清朝奉行的怀柔德政,肄武绥藩,比起修建万里长城来,要强大得多!有用得多!聪明得多!

我们漫步在大清帝国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轻轻叩响清朝这扇厚重的大门,一条条大道在我们面前展开。

这一条条自京城通向北方的大道,可是迎来和平、带来安稳、奔向繁荣昌盛的大道!它敞开了清朝帝王的胸怀,把开疆拓土的豪气引向四面八方!

这些大道有一个专有的名字:“御道”。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其中的一条御道——青石梁御道。

在八百里崇山峻岭的燕山深处,有一道梁曰青石梁,又称青石岭。青石梁位于河北省滦平县西南的两间房乡和常山峪之间,为出古北口第一大岭。据《清一统志·承德府二》记载:青石梁“与黄土梁形势相连,自两间房至常山峪,群峰绵亘,青石梁最峭拔,高出诸山之上”。

为寻古探幽,我和友人驱车百里,来到青石梁。

站在梁顶,举目四望,但见群山逶迤,树木葱茏,青石交错,悬崖陡峭。拨开没膝深草,顺梁而下,一路藤蔓牵衣,绿草吻履,鸟儿啁啾,彩蝶飞舞。

时值清晨,凉风习习,走在幽深的御道上,有几分惬意,还有几分神秘。

青石梁御道是在山腰开凿的。

从斑驳陆离的山石中可以看出,这条御道几乎都是围绕山体从沉积岩上开凿出来的,一侧为嶙峋的沉积岩石,一侧为由岩石垒砌的路基。路宽不过丈许,路面比较平坦,虽经风雨剥蚀,当年铺就的石条依然历历在目。

望着眼前的御道,再看看左右两侧的山峦,我忽然明白了,当年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凿御道了。

青石梁御道是从梁顶顺山坡蜿蜒而下,山坡比较平缓,山上绿树掩映,森林蓊郁,植被极好。沟底有小溪潺潺,有各种小动物出没,真可谓世外桃源。而整个山体都是沉积岩组成,沉积岩和花岗岩相比,松软,并不坚硬,容易开凿。

此时,阵风吹来,林涛作响,我仔细谛听着,想从这林涛声中,来分辨出当年得得的马蹄声,还有帝王出巡乘坐銮驾的吱吱声。

可惜,风过后,万籁俱寂。

我坐在一块平整的石条上小憩,眼前幻化出的一幕幕画面次第展开。

一队队一身褴褛的石匠们手持铁锤和錾子,在岩石上奋力开凿,叮叮当当的声音响彻山谷,让沉睡了无数年的群山沸腾了。

一缕缕炊烟升腾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在黑暗中分外明亮,修路的民夫围坐在篝火旁,火光让他们的脸色更加黧黑。

一根根木杠压在一群群上身赤裸的汉子肩上,沉重的石条,在吆喝吆喝的号子声中,缓慢地前行。

一块块石条铺地的山路从沟底穿行,一直穿到白云深处。

一丛丛山花在春天里怒放,一声声叫春的鸟儿在树林里嬉戏,一条条小鱼在溪水里游动。

是谁惊扰了春天的脚步?

呵呵,旗幡招展,八旗精锐护送着皇帝北上热河,青石梁御道热闹起来。车马喧嚣,刀戟林立,步履噪杂,匆匆而行。

哦,那可是康熙大帝?

这位马上皇帝威风凛凛,走出銮驾,在路边打量着青山绿水,绚丽景色,不觉龙颜大喜,突见一灰兔跳跃而过,便从卫士手中要过弓箭,拈弓搭箭,箭出而兔倒。大臣齐声赞曰:”圣上好箭法!”

康熙大帝兴犹未尽,信步来到路边的溪水旁,鱼儿见状,四散逃走。康熙用手在水中一划,涟漪叠起,倒影中的康熙呵呵而笑。

一树树绿叶泛着油油的光,七月流火,鸟儿哑了,风儿跑了,只有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嘶鸣。

是谁惊扰了这里夏季的宁静?

呵呵,又是旗幡招展,车辚辚,马嘶嘶,一队行人奔走在青石梁御道上。暑热难捱,疲倦而又乏累。

哦,那可是乾隆皇帝?

这位写诗最多的皇帝此时已经没有了作诗的雅兴,他坐在亭子里,左右侍从不断用扇子为他扇风,依旧令他大汗淋漓,痛苦不堪。京城的暑热令他无法忍受,便携大臣后宫前往热河行宫避暑。

乾隆皇帝一生中写了四万多首诗,可惜,他过青石梁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秋风习习,一树树绿叶已经泛黄,天高云淡,瓜果飘香。

是谁惊扰了秋天的安详?

呵呵,依旧是旗幡招展,刀光剑戟,前往木兰围场的队伍浩浩荡荡,前面的军旗过了青石梁,后面的军旗尚在沟底,围猎的大军迤逦前行。

哦,那可是嘉庆皇帝?

这位皇帝比较倒霉,他主政时,大清帝国已经隐患毕现,表面的繁荣遮掩不了日渐衰败的现实。内部问题多多,暗流涌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国外列强虎视眈眈。被历史学家誉为“嘉道中衰”。

此时的嘉庆皇帝也想有所作为,他亲自率领八旗子弟木兰秋狝,目的是围猎习武,重新振兴大清帝国。

可叹,他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到了他的末年,曾经昌盛的清朝在下坡路上越走越快。

其实,说句实在话,清朝帝国由兴转衰,也是符合历史归路的。

历史的车轮总是前进的,朝代更迭,千古兴亡这是历史的必然。

就清朝而言,许多治国大政是正确的。就其“怀柔德政,肄武绥藩”的执政纲领没有错。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清朝为了和平安宁,在蒙古族部落之间开辟了木兰围场,在热河造建热河行宫,绥靖政策显而易见。每年春夏秋三季,皇帝都要亲率大臣及八旗精锐出京北巡,安抚远藩,避暑理政,这一切都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至少,它尽可能避免了穷兵黩武,百姓遭殃的惨痛历史。

只是,历史前进的脚步是无法阻挡的,到了民国,大清帝国的大厦顷刻坍塌,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此戛然而止。

不过,大清帝国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东西。

就说青石梁御道吧,清朝为了木兰围猎,承德避暑往来方便,在沿途各地开辟御道,修建行宫,就形成了具有浓厚皇家气韵的风景线。竣工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的青石梁御道,路面由青石、黄土铺就,体现了皇家尊贵的气势。

我问青山:还曾记得康熙大帝青石梁之行的豪迈气概?

青山不语。

我问小溪:可曾记得乾隆皇帝在青石梁御道暑热难捱的模样?

小溪不语。

我问脚下御道:还能否记得,嘉庆皇帝从你身上走过时那满脸愁容?

御道不语。

我轻轻叩问青石:自青石梁御道竣工以后,历经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数百次通过,期间可留下哪些故事?

青石冷冷地躺在那里,浑身伤痕累累。当年马蹄践踏,銮驾碾轧,脚步走过给它留下了大多的回忆。

青石梁御道已经静静地睡在那里三百多年了,历史的足音已经渐行渐远,但愿它不会消失!我们等待着人们来探寻它,为它的历史续写点什么。

猜你喜欢

青石康熙帝国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最有意义的生活
院子里的那块青石
如此原因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四 战争魔影(下)
年度第21期,P.84
康熙下象棋
康熙隐忍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