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中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2020-11-11周敏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中华传统文化中职学校

周敏

摘 要:五千年悠悠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里,理想信念的缺失致使一些学生人格缺失,道德品质沦陷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与经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现如今,不少有识之士已开始全心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强调每个中国公民都要做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无比辉煌的人类文明遗产,吸取其精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所用,为今所用,为世界所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0-0-02

在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永远扎根于广大中职学生的精神之中,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我们在此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可喜的成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人类智慧

博大精深、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物质瑰宝与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不论是思想理念、人道精神、国学知识、民俗文化、节日节气等,还是绝技绝学、手艺工艺、传统艺术、历史遗址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同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智慧成就的重要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一方面积极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智慧与外在魅力,另一方面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覆盖。

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境界论的突出特点。

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提示是有其当代意义的,它能增强我们对人生的热爱,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内心体验,认识自我,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与社会,保持一种乐观,健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实现最高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中华传统文化肯定了主体精神的伟大和崇高,为我们设计了很高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应终生不懈地努力,以天下为己任,不怕任何挫折和磨难。孔子的弟子曾经说得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们仁义道德,立信达仁,忠孝节义,宽厚敏睿,机智果敢,心胸坦荡,有浩然之气,对人生、社会都有强烈的责任感。

《易经 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宁折不弯的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贯穿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在儒家文化理念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本着继承和发展的理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中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教育学生学“做人”

“仁者,人也”。这是儒家哲人的观点。“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仁”道的核心内容是“亲亲”,就是“热爱”,是对人生、对生命的热爱;《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只有尊重他人,他人才能尊重你,即:尊重与理解是相互的;要教育他们学会爱人,要有豁达的胸怀,告诉他们人生理想境界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人及人生的热爱;教育他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哲人强调弘毅进取,积极入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教会他们如何摆脱“小我”做“大我”,学习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释家,所表现出的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古代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正是由于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泛爱众生,所以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心情非常愉快,乐观旷达,胸襟开阔,才能放眼天下。因为热爱,所以知足;因为乐观,所以无忧。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与人生最高理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育学生诚信为首,以诚为本

教育学生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论语子路》云:“言必信,行必果”《老子》:“轻诺必寡信”,诚信是做人的立足之本,要从人和动物的区别入手帮助学生分析人的社会性特征,阐明人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必须要结成团体,不能独来独往,所以,在团体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具有诚信智慧,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可以以古人“季布‘一诺千金”“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等典故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的重要性。《荀子》曰:“君子贤而能容霸,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引导学生要想在群体中赢得友情和尊重,必须做到表里如一,以诚相待,去掉虚伪、世故和圆滑,树立助人为乐思想,乐善好施,从中自己也能体会其人生的快乐。

(三)健全学生人格教育

人格是做人的资格,是人的一切品质的总和。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总和体现。中职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形成,综合素质渐趋提高的阶段,更是健全人格的阶段,因此,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素养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之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因此,我们职业教育从教者应该面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父母离异、外地打工、教育方式而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完善人格,健全人格;教育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是获得思想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以榜样的力量去教育和鼓励他们,大到以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高龄,不怕风险,敢说敢做爱国爱民精神,小到快递哥汪勇组织快递哥不怕牺牲的抗疫英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高尚情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努力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人。

(四)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要注重从国学经典中吸取传统文化养分,让《诗经》《论语》《孟子》《韩非子》等走进课堂,把《诗经》中真诚的人生态度,关注现实生活的热情,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将孟子的环保治国、尊老稳国、教育兴国等思想和“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等都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崇高的价值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追求,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应用文虽有着约定熟成的惯用的格式,但内容依然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定的传承性。如:教师在教学演讲稿时,可以让学生就“四大发明与古代科技”这一话题展开写作;教学解说词时,可以结合“乡土文化”,让学生给家乡的某处旅游景点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等写简介,写解说词,并将古代诗词渗入其中。教学倡议书时,可以让学生对“传家风,世代行”发出倡议等等,以“我的家风”为题,开展绘画、好视频、演讲比赛等活动,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涵。

(五)充分运用媒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央视及全国各地方台卫视纷纷开播了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栏目,我们从教者不妨以此为媒介,不拓展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央视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的都是“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现场有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分享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看这类节目,有助于提高其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以中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进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给人们带来温暖、励志、感人的家风故事,一段段精彩的家风故事,秉承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家庭家风的文化情感,体现一代代传承不息的精神坚守;《记住乡愁》是一部以100个以上的看得见的古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纪录片;《美丽中华行》让我们看一个故事,记一段历史,体验一种文明,感悟一种智慧,启迪一个哲理,传递一种美丽;还有东方卫视的《诗与画》栏目,每天十分钟,为大家讲解一首诗、品鉴一幅字、赏析一幅画,这些媒体宣传片或纪录片,会使我们从中感受到笔墨背后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巨大魅力,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诗画的赏析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六)在校园建设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要在每周一升国旗活动中,拓展传统文化教育,将每日晨读国学经典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丰富多样的竞赛形式开展学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受益匪浅;以“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为主题,开展“感恩、励志、修德”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注重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走廊、教室、橱窗、宣传栏等地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傳统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其人格教育。通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自我人格、自我价值的提升。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文化思想和精神等诸多方面内容的解读、传授与交流,目的在于传承与弘扬其精髓,使其更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从教者都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与践行者,形成更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高度的文化自信,必然导致文化的高度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一定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积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与好声音,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全释,论语,孟子.

[2]干春松,张晓芒,著.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11:125,200.

[3]薛庆超.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B/OL].人民网,2017-12-21.

[4]曹兵武.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N].光明日报,2018-01-31.

[5]百度网.央视及地方卫视节目表.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中华传统文化中职学校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