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高校思政教育困境及出路探索

2020-11-11高艳烽郁晗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高艳烽 郁晗

摘 要:在我国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模式也不断优化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日趋改进和完善。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模式和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一定困境和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特征,并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加以探索和研究,最终提出优化思政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0-0-02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被一定程度弱化,同时互联网上一些层出不穷的信息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三观。因此,探索和研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困境及出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也是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点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特征

(一)思政教学环境丰富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网络电子设备逐渐普及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定便利性。作为网络应用量最多的群体,高校学生所获取知识的途径、交流的方式以及政治思想都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在这一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呈现出全新的特征。[1]互联网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实现主体便捷的特征,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拉近线上交流距离,但是也对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此外,互联网不仅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抒发主观想法以及休闲娱乐的平台,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网络违法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难免会受到不良思想诱导,而出现一些消极及病态心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的舆论引导力量正日益减少,高校思政教育规范和指导难度也逐渐加强,且促使教育环境呈现丰富化和多元化,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二)思政教学主体显著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主要呈现两个方面。其一,基于互联网平台中蕴含着多元化的信息,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今后发展提供了较多机会。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被动,且课堂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一言堂”为主,这使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彰显。[2]在网络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呈现平等关系,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也能够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同时,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多是应用引导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弊端,促进教学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其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变通和优化,基于此情况,教师则需要不断提升思政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并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改善路径进行针对性探索。在最大程度上发扬教师自身对思政教育的热情,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履行职责,发挥课堂主导作用,以此来提升思政教学成果。

(三)思政教学资源立体

就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而言,其教学资源多是呈现于理论和政策层面上,再加之,思政教学资源本身存在着局限性,且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和落后,这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教学内容也和实际的社会状况严重不相符,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要求。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应用先进的互联网设备来传授相关的实时信息,而大学生能够借助便利的互联网技术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国际文化、思想、政治等等有效了解,同时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来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学资源趋向于立体化和动态化,实现了高校思政教学和网络平台的相得益彰,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学校中,借助于互联网,了解名家思想以及思政教育案例等。[3]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接受的音频和图文等多元化手段,来为学生展示思政教育内容,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影响着学生的三观、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思政教学资源逐渐呈现立体化和动态化方向发展,教学效果也随之不断提升和优化。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影响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优势得到有效凸显,其能够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构建集各个国家管理的交流体系。在这一情况下,信息沟通路径能够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便利性,也能够促进各个多元化汇集和融通。而传统的主流文化的行为和思维观念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会大大冲击大学生的三观和政治思想,再加之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还未能构建稳定的三观,一旦接触到多元化的思想和相对冗杂的信息,会大大降低其对于本国主流文化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甚至会出现怀疑和否认的态度。这一困境,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也给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自由对大学生品格与德行产生影響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型的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例如贴吧、微博、抖音等,逐渐占据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且基于其平台有着高度的言论自由性和匿名特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一情况大大影响着互联网文化的可控性和确定性。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创新,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这造成信息的编纂都可以依赖于网络平台的匿名特征来进行发表,信息来源缺少一定的清晰度,也不能及时的查询一些不法信息和消极言论。[4]立足于此情况,大量的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产生,这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而大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信息分辨能力,且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制力都较为薄弱,这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三观,导致大学生渐渐遗失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做出言论放纵、行为失范的行为。这一困境,对于高校思政的有序实施带来极大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出路优化策略

(一)創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对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做到充分认知。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对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做到不断创新和完善。学校应对相关思政教育者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并安排其围绕思政教育具体情况开展研讨和交流,促使能够不断完善并改进传统教育手段,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来革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第一,应对传统管理决议方式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善,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来加入集体决议方式,进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决议朝着针对性和合理性方向迈进。第二,团委及学生部组织要对相关职责分工进行明确,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责任感。[5]同时,思政相关教育管理组织要对学生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强化管理技术的设置,以此来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层面提供帮助。

(二)充分发扬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落后的思想教育体系与先进的信息教学技术之间的矛盾性日益凸显。故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应不断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其一,教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网络平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指引不断强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传统教育的优势,为学生线上指导和线下学习提供一定便利。其二,高校可以加强自身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开发力度,并在其中设置较多的板块,以此来促进学生思政学习及教师思政教学的便利性提升。具体言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关注,并可以采取抽样调查即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对学生当下的思想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来优化思政个性化教学内容设计,并完善原有的思政教学体系,进而促进高校师资教学有序开展。

(三)改善网络思政教育环境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能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则需要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创建完善的教育平台,从而有效改善网络思政教育环境。这就需要高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来构建完善的思政教学平台,从而实现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分享的有效落实。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于网络传播媒介的开发力度。近年来,MOOC、微课等教育平台不断落实到大学生群体中,且其运行机制也日臻成熟,因此,高校可以加大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园网络平台的应用力度,促进网络服务的有效提升,将传统的教育宣传不断优化和完善,进而实现网络媒介的有效利用,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的有效提升。[6]另外一方面,需要完善教学资源分享平台的创建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校原有的校园官网以及校园论坛做到高效运营,从而能够使资源重组和网络资源分享有效落实,并不断为学生传输正能量,对于网络存在的不良信息要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此来提升我国高效思政教育成果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并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特征和困境,探索优化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进而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清跃.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J].内江科技,2020,41(6):93+61.

[2]刘燕平.依托“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1-12.

[3]占海文.互联网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2):65-66.

[4]武海鹏.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通讯世界,2019,26(11):308-309.

[5]沙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9(32):29.

[6]刘小丽.依托“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3).

猜你喜欢

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