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月龄婴儿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0-11-11董泽柠

大医生 2020年9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化脓性链球菌

彭 税 李 俊 董泽柠

(1.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 046099;2.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 046000)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脑膜炎属于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可传染,偶有流行性爆发。这种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中[1-2]。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和抗炎治疗。但现在对婴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认识有诸多问题亟待规范,虽治疗技术得到很大进展,但预防仍存在问题[3],以至于婴儿感染常常不可避免。为此,本文分析长治医学院在2020 年1 月13 日收治的1 例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生理性腹泻的患儿资料,并结合既往相关文献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进行复习,为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预防提出新思路,避免疾病的反复发生。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3 月,主因“发热 2 天”于 2020 年 1 月 13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 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发热1 次,热峰37.5 ℃,于外院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RP:14.37 mg/L;便常规:白细胞偶见,建议住院,入院前1 天就诊于长治市人民医院,予以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具体剂量不详)”治疗1 次,效差。病程中无寒战、抽搐、呕吐、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药物过敏史。家长为求进一步诊疗故入长治医学院,门诊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其他?”收住。自患病以来,患儿反应、吃奶欠佳,睡眠尚可,大便平素6 ~7 次/d,性状不定,有时带有奶瓣样物质,有时带有黏液、偶有血丝,小便正常。既往有“湿疹”病史。入院查体:T:36.5 ℃ P:127 次 /min R:36 次 /min BP:82/54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Ⅱ°肿大、充血,右侧扁桃体可见脓性分泌物(见图1),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 助 检 查:外 院 血 常 规 示:WBC:17.88×109/L,RBC:4.93×1012/L,HGB:130 g/L,PLT:422×109/L,GRA%:75.6%,LYM%:15.6%;CRP:14.37 mg/L;便常规:白细胞偶见。

入院后检查:尿常规示白细胞、酯酶白细胞偏高;便常规示WBC10-15 个/HP,白细胞高;腹泻病毒筛查:腺病毒及轮状病毒抗原均阴性。2 日后复查尿常规示白细胞较前明显下降,酯酶白细胞恢复正常;便常规示WBC 0 ~13 个/HP,较前明显减少。出院前复查血常规示WBC:6.64×109/L,已恢复正常,RBC:3.71×1012/L,HGB:130 g/L,PLT:447×109/L,GRA%:18.0%,LYM%:64.0%;CRP:0.97 mg/L,已降至正常。

诊疗经过: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静脉泵输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疗程共6 d,后好转出院,出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生理性腹泻,院外予以继续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15 mg/次,2次/d,治疗3 d 后门诊复查患儿已痊愈(患儿不配合,故未采图)。

图1 患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2 婴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文献复习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但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腺病毒、鼻病毒或单纯性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近年来还发现,厌氧菌感染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亦较多见[4],其中感染病原体主要以肺炎支原体、EB 病毒、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尤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甚;其次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为主,尤以流感病毒感染为甚;最后是其他感染的病毒。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也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窝内的细菌。当机体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导致本病发生。同时,小儿扁桃体在婴儿期并不发达,到1 岁末才开始发育,4 ~10岁是其发育最高峰,到14、15 岁时功能就逐渐萎缩、退化。扁桃体在正常情况下,会分泌少量黏液,里面包含有白细胞、吞噬细胞等,若有病原微生物通过,就会被其吸附,并被吞噬消化掉。扁桃体是人体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害的第一道关口[5],若在婴幼儿时期不重视其发育,可能会导致婴幼儿长大之后机体抵御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儿童多因受凉、居住潮湿、体质差、睡眠不规律、吸入有害气体等,导致外界侵入的或隐藏于扁桃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即出现扁桃体炎,经积极处理,大多预后良好。但发病后不仅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增加患儿家属的思想负担。反复发作的原因可能为本病多发生于婴幼儿,用药保守含蓄,导致临床治疗疗程不足。疗程偏短的患儿复发率较高,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本病的主要致病菌,故考虑如果病原菌确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那么,过短的疗程就不能彻底清除体内残存的链球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会大量繁殖,从而再次发病,近几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健康状况日渐下降,导致婴幼儿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且饮水不足也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因本病除引起局部并发症外,还能引起全身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急性肾炎等,而后者临床治疗时间又偏长。因此,预防本病反复发作,注重婴幼儿扁桃体发育,提高婴幼儿体格则显得的尤为重要。

首先建议母乳喂养,尽管完全或部分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与婴儿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之间没有显著联系,同时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研究[6],但有研究证明,与部分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儿童相比,完全母乳喂养的儿童早期接触抗生素的风险显著降低[7-8]。其次治疗时,建议疗程应足够,以达彻底清除体内残存链球菌的作用,“发病后”2 周左右应行抗链检查,这样对预防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所引起的全身并发症有一定效果。另外;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饮食规律,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婴幼儿扁桃体炎症,多因外界病菌侵入,因此在婴幼儿的日常护理以及体检保健中应以注重预防为主,加强母乳喂养推广,注重保暖,婴幼儿扁桃体发育定期监测,合理膳食搭配运动,提高体质[9-11],同时应制定和定期监测饮食质量与运动指标,以促进饮食多样性和预防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12],预防相关并发症,建立更健康的饮食模式。同时,对于炎症的治疗,应制定合适的临床治疗疗程,设定管理监测机构,确保用药合理且治疗疗程完整以达到彻底根治目的,预防婴幼儿炎症反复。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化脓性链球菌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耳内镜、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其听力改善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比较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扁桃体反复发炎,割还是不割?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