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0-11-11王兆芹

大医生 2020年9期
关键词:包块甲氨蝶呤直径

王兆芹

(滨海县中医院,江苏盐城 224000)

异位妊娠,又叫宫外孕,属妇产科常见急腹症,是指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的部分着床,主要发生在输卵管部位[1]。随着受精卵在生长和体积增大过程中,易撑破着床位置的黏膜组织,引发输卵管破裂,出现大出血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根据病情不同,目前临床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疗效较为显著。基于此,本研究以滨海县中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 例,应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探究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滨海县中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组年龄25 ~37 岁,平均年龄(29.97±3.25)岁;孕周4~13周,平均孕周(8.25±0.56)周。观察组年龄25 ~38 岁,平均年龄(30.12±3.09)岁;孕周4 ~12 周,平均孕周(8.32±0.49)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 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规则阴道流血、轻微下腹痛等现象,经临床检查以及症状诊断均已确诊为异位妊娠[3];②妊娠包块直径小于4.0 cm;③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β-HCG)低于2000 IU/L;④有生育要求;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禁忌症者;②包块破裂者;③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①对照组:行米非司酮(天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4669,规格:25 mg/片)口服治疗,50 mg/次,1次/12 h,连用5 d。②观察组: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6443,规格:2 ml∶50mg)肌注,50 mg/次,连用 5 d。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症状、体征,每2 d 检查1次血清β-HCG 水平,必要时联合B 超检查,若治疗5 d 后,血清β-HCG 水平下降幅度较小,需再次肌注50 mg 甲氨蝶呤,确保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消失,包块减小或消失,血清β-HCG 检测结果下降至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包块减小,血清β-HCG 检测结果下降,但幅度不够;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 d 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白细胞降低、肝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降低率+肝功能障碍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比较

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 d,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包块直径(cm) 血清β-HCG水平(lU/L)治疗前 治疗后5 d 治疗前 治疗后5 d对照组 45 3.82±0.89 2.75±0.65* 1746.81±203.84 1389.59±154.88*观察组 45 3.79±0.93 1.82±0.52* 1738.56±199.92 1157.29±145.68*t 0.117 5.586 0.144 5.463 P 0.908 0.000 0.886 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4 例发生白细胞降低,4 例发生肝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观察组患者中,1 例发生白细胞降低,1 例发生肝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

3 讨论

异位妊娠,妇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在输卵管破裂或流产之前,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等症状。若不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极易忽略该疾病[4]。但当输卵管破裂,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剧烈疼痛,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因此,进行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5-6]。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疗效显著,有效减小妊娠包块直径,降低血清β-HCG 水平[7-8]。甲氨蝶呤,属叶酸拮抗剂,具有抑制形成叶酸、胸腺嘧啶合成酶的作用,进而抑制形成脱氧核糖核酸,使滋养细胞不能分裂,最终导致胚胎死亡。甲氨蝶呤,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患者日后流产率和妊娠畸形率较低。但该药物可能引起严重骨髓抑制与黏膜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米非司酮,属孕激素受体水平拮抗剂,具有较强的孕酮受体亲和力,可直接作用于孕激素受体,使靶器官组织缺血与脱落,降低绒毛组织的供氧供血能力,最终使妊娠囊坏死,包块直径缩小,甚至消失,具有一定的疗效[9-10]。但若单独使用,会增加不完全流产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包块直径、血清β-HCG 水平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包块直径、血清β-HC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8.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数据可以看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米非司酮治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二者具有不同的药理机制,联合使用疗效叠加,不仅诱导绒毛组织凋亡,抑制滋养DNA 合成,促使降低黄体生成素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11-12]。

综上所述,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有效缩短包块之间,改善血清β-HCG 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

猜你喜欢

包块甲氨蝶呤直径
多发肿瘤样钙盐沉着症复发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儿童颈部包块须警惕
爱虚张声势的水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