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习中收获幸福在校园里发展个性

2020-11-10张影刘薇禛平张禹

留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陈峰伊顿素养

张影 刘薇禛平 张禹

发挥个性与学有所成,从来不是一对矛盾选项。

一直以来,“寒窗苦读”都是求学阶段的“标配”,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常常把学习看作是必须而辛苦的任务,在学业历程中遇到困难时,也总是用这四个字来激励学生,似乎“苦”本应是学习的常态,需得全凭自己消化个中艰难。以至于,从背上书包走向学校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开启了一段漫长而未知的路途,过程中收获丰富,却也让人感觉前路漫漫,前行不易。

而在陈峰看来,他要做的正是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尊敬老师,热爱学校,而不是视读书如畏途,看学业如高山。现任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校长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们都能在学业中收获独属自己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成为个性发展的人才。

精细教学

中外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作为一所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培养人才的学校,伊顿在个性化教育的道路上起点非常靠前。在不进行学术方面考核的小学和初中阶段,伊顿在招生时更侧重于学生们的个人素养,“我们的考核范围更广,主要包括学生的行为能力、语言能力、学术能力和特长等,比如语言组织能力是否存在缺陷,身体素质是否合格,还有学生们的个人特长和闪光点。”

同时,陈峰对《留学》杂志表示,这些项目并非录取与否的标准,而是对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期预估,“这些项目的结果就作为学生入学以后下一步发展的基础,老师将会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因材施教”是伊顿外国语学校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在这里,部分课程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位同学按自己在该学科中所属层次到不同的课室上课,手中握着的是独一无二的定制课表。

作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外国语学校,伊顿采用中英两种语言教学,自小学阶段开始,每周有12节英语课,其中7节由外教授课,并要求在小学三年级就能与外教进行基本语言交流;初中阶段则增加为每周10节英语课,其中5节由外教授课。

谈到英语能力,采访的话题也来到了《留学》记者最为关心的部分——国际高中部,对目前在国际部就读的160多名学生而言,出国深造是他们高中三年的学业目标,语言和相应的课程对接能力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学生们除了要拿出过硬的中考成绩,语言分数也是重要的入学标准。

“我们的国际高中部与加拿大安大略省合作,学生入学之初就有中加双学籍,而毕业后也能拿到中加两国的高中毕业证书。”陈峰表示,这对学生未来申请国外高校是重要助力,“尤其是申请加拿大的大学,身份相当于本土的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升学优势。”

同样地,高中国际部的课程并非“拿来主义”,不是机械地将中加两国的高中课程直接合并教授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的编排和设计,使学生从中收获最大的学习成果。“我们通过考察,发现两国课程之间的异同。如中方的数学课程明显要深于加方,所以我们就以中方的数学课程标准为准;而像生涯规划、环境保护和社会学等课程还未被纳入中国课程体系中,我们就采用加拿大的课程标准。”陈峰对《留学》记者介绍道,加拿大方面的课程全部由对方教师教学,中方的课程则采用双语教学。

由于日常教学中需要学习加方的课程,对伊顿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而言,网课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而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得益于此,在疫情期间学生们也能顺畅地接受更多网课教学,高效率完成学业。

除此之外,对这些还未成年的学生,伊顿也是他们的留学之路的领头人。他告诉《留学》记者,学校配备了单独的留学规划办公室。“从高中二年级开始,我们就开设雅思课程。针对每个学生,学校会为他们设计一套完整的语言培训课程体系,划定合适的语言课程培训时间和范围。”

立学先修身

三大素养贯穿教学体系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起的作用是标杆性的。”这是陈峰自1984年投身教育领域以来,一直贯彻于实践的理念。在他的领导下,伊顿以提升素养、提升成绩和提升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现在很多学校仍然认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多,就是好学校。但是仅凭一份好成绩,待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不是受到欢迎,能不能做出应有的成绩,达到应有的水平,这就很难说了。”基于这一考量,伊顿将“素养”和“能力”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他考上一所好大学。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要贯穿他的一生,让他一生受益才是好的教育。”

陈峰将学生的素养分为三个方面:健康、自信和感恩。对这三方面的塑造和指引,融汇于伊顿校园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和细节之中。

“如今生理健康已经有了很完善的保障,心理健康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是伊顿外国语学校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今这所学校已经建成名为“个人发展中心”的心理健康室,由三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心理社团活动也开展得火热,包括男生社团、女生社团、帮扶社团及反欺凌社团等,“我们要把整个校园变成一个心理大课堂,有办法、有能力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直接和间接的心理干预。”

“自信”在伊顿的教育体系中,也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陈峰看来,自信能让每个学生能做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成绩,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难以发挥出自己全部的能力。在这方面,除了传统上常用的小班教学,伊顿还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陈峰提出了“多一门课程,就多一个舞台,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的教育理念,不让任何学生因为成绩上的暫时落后而失去信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注。陈峰笑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第一名。有人语文、数学或是体育、音乐第一,即便有的同学什么第一也没有,他可能扫地扫得最干净,是环境第一,或者被褥叠得最整齐,是内务第一。很多学生第一学期拿完奖状回去后,家长和学生都很开心,说这是第一次在学校拿到奖状,自信心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了。”

除此之外,伊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发展平台,平时有各类音乐活动、各种层级的美术展览给学生展示能力和特长,并将学生的作品推荐到国外乃至联合国的平台,引领学生取得成功的“突破口”,并由此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

“感恩”是学生素养的第三方面,“中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百善孝为先,百德感恩为先,习主席也提出‘立德树人,所以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那么德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感恩。”在陈峰眼中,一个心怀感恩的学生,即便能力有限,也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在学校里,伊顿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贯彻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各种制度之中。

谈到能力,陈峰对伊顿的教学方式也如数家珍,尽管“能力”二字难以直接表现在学生的卷面上,但学校还是以“六个核心”构建了一整套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国际理解、民族意识、环境保护、冒险精神、领导能力和服务他人。“我们以团队和学生合作的形式来提升学生能力,围绕这六个方面建立各种各样不同的团队,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有能力服务他人,进行社会保护,并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学生、教师、家长三方联动

收获属于教育的幸福

在这所学校里,无论是提升学生素养还是加强教师管理,乃至与家长的家校联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学生,陈峰提出“让孩子享受幸福的教育”,以学校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果一个孩子整天不想来上学,需要家长逼着上学,那就坏了。每到周末,孩子在家里面待上两天之后急着回学校,这样才是成功的学校。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在学术能力、成绩素养不断提升的同时,学生方方面面得到成 长。”

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对年龄尚幼的孩子更要多加关注,为此伊顿为学生宿舍配备了专业教师与学生同住,帮助学生处理穿衣服、系鞋带等生活细节,督促年龄小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细节在这所学校中随处可见,对学生的关怀与帮助已成为学校的氛围。

陈峰还提出了“让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老师得到的是家长和学生的感恩,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师道尊严在我们学校得到了完整诠释。”

同时,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也非常紧密,“让家长享受优质的服务”是伊顿建校的重要理念。学校设置了专门服务中心,家长无论向学校提出任何问题或是建议,想法,都有专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接洽与讨论。得益于此,学校也能解决学生的相应问题。

“我们通过深入了解,有些存在问题的孩子,其实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家长身上,所以我提出,要教育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一定要让家长也能理解和配合。”陈峰说,除了教书育人外,学校在社会中也应当承担社区功能和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了“家长学校”的概念。

如今学校成立了家委会,并首先成立读书会,为家长分发书籍,阅读后家长需要每周一次分享读书心得。在这一基础之上,伊顿将这一理念延伸开去,逐步推广到全校家长,在“家长学校”里,既有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和心路历程,也有专家学者开展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我们提升家长的素养,孩子的素养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功能也能达到它的最高点。”

面向世界 胸怀未来

做“有中国灵魂”的世界人

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也是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的陈峰,为伊顿外国语学校这所国际化学校掌舵时,对基础教育国际化颇有心得。

“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其实这也是如今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一个起始点。”陈峰始终认为,教育需要“开门办学”,让孩子们了解国门之外发生的事,掌握世界发展的趋势,“这样,学生们才能够融入这个地球村,在地球上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在他心中,国际化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精英人才,同时也要有世界眼光和格局,看到世界的发展与大 局。

当然,“开放”绝不等同于“照搬”,这一点在伊顿的教学中也体现得分外鲜明,无论是重新编排的教材、课程还是中外结合的教学方式,都彰显着伊顿的培养理念。“我们站在民族这块沃土上,首先要学习、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把国外优秀、先进的文明与我们嫁接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坚固。很多学校把国外的东西直接拿过来,不学汉语拼音甚至不学汉语,不用中国教材,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对的。”对目前国际学校中存在的问题,陈峰也并不讳 言。

成立于2018年的伊顿,还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但在学生和家长之中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口碑,发展势头正劲。陈峰对这所国际化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我的规划里面,我们学校的规模还能发展得更壮大,开放合作更深化,管理制度更精细,管理体系更完善。作为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我校始终坚持将中国的课标作为核心,融入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在建立高端品质学校的同时,不断完善学校的社会功能,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让学生可以终身受益。路漫修远,但我们会稳步前行,勠力同心,共建知识、能力、素养全面提升的知识殿堂。”

拎客

广东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

广东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是新加坡伊顿国际教育集团主办的高端国际化学校之一。学校于2018年9月开办,占地152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美丽的东莞黄江镇,毗邻深圳光明新区和东莞松山湖开发区。学校目前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及国际高中部四个学部,在校学生2600多人,教职工370多人。

学校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如室内游泳馆、标准足球场、室内篮球馆、高尔夫练习场等,还有电脑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以及陶艺室、厨艺室等二十多种完备的功能室。采用智能管理系统,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有效联络学生家长。

伊顿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多元化发展,并以培养国际化的时代精英为己任的高端素質教育学校。学校采用全寄宿、全封闭管理模式,教师团队由文化课教师和德育教师组成,采用中英两种语言教学。学校采用小班制教学,走因材施教的道路,部分课程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模式。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发展个性与特长,培养自信,培养能力。同时还建设了广东省标杆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高年级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上课。

猜你喜欢

陈峰伊顿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当母亲走进我的婚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单身吧
无解≠增根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活动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